非计算机专业Ja语言案例教学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60 浏览:12974

摘 要:针对当前非计算机专业Ja语言教学中的不足,研究Ja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引进案例教学方法,探讨案例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案例、实施教学案例.通过将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想结合,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可提高Ja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增强他们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关 键 词:Ja程序设计;非计算机专业;案例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夏红科(1979-),女,湖北随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北京10010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23-02

Ja语言是目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在开发网络应用程序和大型桌面应用程序方面均有很强的优势.J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是国内外许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骨干课程,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热门选修课程,其实践性和应用型非常强.但是非计算专业的Ja语言教学却不尽如人意.传统的Ja授课方式依然是课堂讲授知识点为主,通过验证性实验加以理解和巩固.学生对单个知识点能理解,但缺乏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熟练地用Ja语言来编写程序,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

究其原因,应该是从学生的兴趣和教师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来分析.如果学生没有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自然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师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一味采用单一的讲授知识方法,不仅完不成教学任务,也会让学生随课程的进展兴趣越来越淡.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因此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状态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在Ja语言课堂教学可实施的教学方法[1]中,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案例操作为中心,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思考,围绕着案例的讨论、分析而展开,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着案例展开,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是自始至终都处于活跃状态.案例教学法能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在Ja语言教学中应用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文将就案例教学法的开展过程分别进行介绍.

一、确定教学目标

在上课前通过面谈或其它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所在专业、学习过的计算机类课程、选修Ja课程的目的、期望学到的知识等等.由于学生的专业以及其他原因,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存在着能力及水平差异,而他们对学习Ja语言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教学才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明确教学对象的层次和水平,再结合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从而确定教学目标.

在选修Ja课程的学生中,既有像自动化、通信这样与计算机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学生,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强,学习了C语言、面向对象等知识,而且了解程序开发的基本过程以及不同的编程思想,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有像工商管理、工业设计这样和计算机专业关系不大的学生,除了自己个人的使用体验外,学生没有接触过任何系统的专业知识,不仅是面向对象的基础知识不了解,连C语言大都没有掌握.这些不同的授课对象在学习Ja语言之前的起点不一样,而且今后学习的进度、掌握程度都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授课前,需要对学生的水平及能力了然于心,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选择教学案例

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是基础.[2]教学目标确定后,需要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案例.一个完整的案例应该包括已经学过的内容,以及未学过的新内容.选择的案例应该是典型有代表性的,最好还具有实际意义、难度适中,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能解决,能让他们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新增知识能够实现.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所熟悉的领域内接触到的实例可以让他们更有熟悉感和共鸣感;而且充分锻炼了他们对案例材料的组织分析能力、对问题的归纳能力、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整门课程的所有案例设计应该从易到难,循序渐渐,逐步体现全部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Ja的基本语法部分时,由于所有编程语言的语法部分都类似,讲解过程也大致相同,对学生来讲没有什么难度,如果继续按照和原来同样的方式讲解每一个细节知识的话,不但浪费时间,而且简单乏味;而且如果选择和案例还是与C、C++中的案例一样的话就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而且会忽视Ja语言在语法上与这些编程语言不一样的地方.因此选择了一个计算销售提成的案例,该案例与现实生活中的计算过程类似,员工收入由基本工资和提成组成,在不同销售范围内有不同的提成率.学生见到此案例,自然就有了兴趣.

三、实施教学案例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基本过程[3]是:

(1)以案例激发兴趣.在学习新内容前,先给学生演示实际的Ja案例,让他们了解案例功能,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根据实际体验,对案例有了部分的熟悉,同时也乐于继续思索,这样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的.

(2)依据案例讲解知识点.并以此任务为主线,将具体的案例分解成若干简单的任务,结合要学习的知识点,将这些简单任务贯穿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来学习Ja相关知识.其中针对已学过的内容只需稍加提示,一带而过,让学生自己回忆具体用法并加以应用;而对于新的较难内容,则需要详细讲解.随着案例中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每一个任务的完成,直到最终案例的实现,逐渐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分析销售提成计算案例时,不同的销售额范围对应着不一样的提成率.可以利用条件判断语句来实现这种分阶段计算问题,具体实现是利用if或switch语句完成.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当某一个销售额是较高数额时,计算出的提成实际上是有几部分所组成,该销售额中较低的部分是按照低提成率来计算,除去这部分后剩余的销售额才需要按照较高提成率来计算出提成,所有提成额的总和是最终的提成数.这个例子乍一看很容易实现,但是经过分析后却不尽如此.从笔者几年上课的案例讲解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直接是按照一个提成率来计算,无法得到正确结果,只有少数同学考虑此案例时能得到正确的方案.

(3)案例引申.随着案例讲解的结束,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编程实现案例中难度大的部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另外还可以将此案例引申到其他类似的问题,这类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与案例很类似,但有着特殊性,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独立分析、解决问题,锻炼他们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销售提成案例的基础上,让学生考虑解决一下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根据不同的收入范围及税率来计算个人应该缴纳的所得税.像这类问题和实际联系紧密,而且以后可能会和每个人都有关系,因此学生都是非常热切地想解决问题,有很高的积极性.

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把握理论知识的讲解.虽然案例教学中以案例讲解为主,但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只介绍案例但是不讲授知识点.案例分析前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否则无从谈起.例如上述的销售提成计算问题中,学生应该提前了解程序结构中的选择结构,因此需要提前进行知识讲解和说明.在每次案例的教学中,需要控制理论知识的讲解时间,十来分钟即可.过短的话学生尚未理解,过长则会占用案例的分析时间.

(2)处理讲授与练习的关系.在对案例进行充分的分析、讲解与讨论后,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编程,来实现具体的程序.实践这一步必不可少,它是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如果只是分析但是不会实现程序,依然是纸上谈兵.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观察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常见的典型问题,并能加以解决,从而强化并巩固学习结果.

(3)注意后继知识的引导.案例讲解后的扩展知识也非常关键.就计算机而言,课堂教学的知识有限,需要在课后自己尝试学习更多的知识.如果教师在此过程中能充当学生的“学习引路人”,引导他们继续学习后继相关理论,并重点突出学习方法的培养,那么对于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必将大有裨益.

在上述销售提成计算案例结束的时候,将此案例换一种角度来分析.如果涉及提成金额的话,应该怎样计算销售额.这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思路,有的同学直接找到公式来计算销售额,通过不同提成金额来使用不同的销售额计算公式,这种方法较为直接简单.另一种思路是利用插值逼近的思路求解,它利用了插值逼近算法的思想,虽然说算法的理解较复杂,但在实现上比较简单,而且与机器的工作方式很一致,因此很值得向学生推荐.课堂上扩充了该算法的基本思想,让学生课后自己编程实现,会让他们对算法由理论到实现的整个过程都有了系统的认识,同时消除了算法的神秘性,为他们今后继续学习高一级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经过笔者几年的实践和探索证明,在Ja语言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创新性教学实践的方式.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了知识体系结构,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