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课堂效率

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39 浏览:18496

摘 要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引导学生自觉地、自愿地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本文就对小学科学课堂的效率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小学科学课堂效率

在小学阶段,科学课是一门融自然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题的小学生,老师的指导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自主探究的效率和.所以,为了尽快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我谈谈自己的尝试和看法.一、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引导学生自觉地、自愿地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课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对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儿童学习的好奇心和上好本节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通过猜谜语、故事和游戏等活动,给学生以悬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探究活动就开好了头,如:我在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上学生用实验验证了水中加盐后马铃薯会浮起来,而且兴趣十分浓厚,这时候,引导他们自己再提出问题,如:水中加那些东西还会让马铃薯浮起来?接着会猜测糖、味精、鸡精······学生猜测后,就明确知道本节课研究的问题了.这时候,学生动手、动脑,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也体现出了科学探究的本质. 调节好学生主体地位和老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提出问题、提出检测设、作出计划、进行调查、进行研讨、进行评价等.通过学生亲自参与,亲自经历,亲自体验,才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才能真正感悟科学的真谛.所以,教师不要仅靠自己设立的教学目标,按自己的思路意愿走,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真抓好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创设情景、选择材料,引起学生探究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散思维,确定探究问题,运用猜想、检测设确立探究的框架,制定计划,观察、实验,调查研究,进行探究操作.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在自己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之下,把学生主动权让给学生,尽量放手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最终掌握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同时,老师也要起好主导作用.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做好课题研究,简化高难度操作指导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形式,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条件,选择不同的课题来研究,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测量等.《课标》指出在科学需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在课堂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些实验的操作难度大,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和大量的时间进行活动前的指导,学生在实验时的效果还是很差,反而繁琐的指导导致了学生研究兴趣的下降.其中的原因一是教师没把握好本科教学重点,你这堂课是训练操作技能还是有重要的目标等待达成,那就要取舍把握往哪个方向去做.其二是教师没有采用边演示边解说的方法,而一味地解说,“这样做,要注意什么”,或者光演示不说,这样都是走极端花了,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适时地组合运用都是必要的.总之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下,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他们的创造灵感被激发,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活动才会成为可能.教师才能进一步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参考文献


[1]Dampier.W.C,张今,李珩.科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钮卫星,江晓原.科学史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崔鸿,刘晓蕙.新理念生物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