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与保障高校教研教改工作的

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42 浏览:8657

摘 要:在我国教育实践领域,教研教改一直是作为解决教学问题而使用的具有正面价值的概念,是优化教学质量、提高育人水平的关键所在.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切实做好教研教改的落实与保障工作,是高校教学方式去旧立新的必经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实在领域,是高校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 键 词:高校教研教改落实保障

教研教改工作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办学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年来,各大高校在教研教改工作中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更多的高校没有大的突破,反而出现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甚至下滑的趋势.这些高校往往对教研教改工作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够,无计划、少谋划、缺落实、乏激励,最终导致原本行之有效的教研教改政令流于形式、盲目低效.因此,高校教研教改不仅应加强理论探索与建设,还应切实做好落实与保障工作.

1.党政牵头,建章立制

1.1积极落实教研教改质量责任制.

成立以学校党政一把手为核心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校党委和校行政对教研教改工作的研究、讨论和决策制度.校党委每学期要召开两次以上教研工作专题会议,全面听取工作汇报并就重大问题作出决策;要加大校长办公会对教研教改工作有关问题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力度,提高时效性和科学性;要强化和坚持领导干部深入系部调研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教研教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指导、督促和检查教研教改落实情况,进行效果评估,对教科研成绩进行认定和奖励.


1.2建立和完善校级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项目立项指南与申报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需要,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几大类定期发布教学研究项目指南,完善教学研究项目评审、管理、验收和评奖办法,注重教学成果的应用.认真落实对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的奖励政策和配套经费,保障教学改革有效开展和有序进行.

1.3建立健全教研教改制度.

制定与完善教学管理、教研活动、科研活动、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的基本制度,如集体备课制度、定期例会制度、指导检查制度、激励表彰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为教研教改的正常、有效运行保驾护航[1].

2.统一认识,规范管理

2.1加强教研教改管理队伍建设.

一支高效的教研教改管理队伍是完成教研工作、提高教改质量的有力保证.学校要鼓励教研教改管理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科研处管理人员和各系部从事教研教改管理的人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方针和政策,研究教研教改规律和新形势下的管理规律,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学校要想方设法开通从事教研教改管理人员的职称渠道,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

2.2加强教研教改管理建设.

2.2.1做好计划管理.成立教研教改领导小组,学期初研讨制订可行的教研教改活动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及方案的落实实行定期、定项、定性督导检查与评价.领导小组应切实指导与督察各教研室的教研活动,要求每学期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六次以上,活动主题有创新,杜绝不实际的无活动却有记录.

2.2.2做好过程管理.由于学期时间长,过程管理尤为重要.高校应对教研工作计划的实施及方案的落实实行定期、定项的督导检查与评价,定期组织研讨会,客观评价教研成绩,调控课题进程.

2.2.3做好质量管理.教研教改的目的在于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搞好信息反馈.质量管理成为加强教研教改定向、定度、定势调控的重要手段.领导小组可每学期对教研教改各项目进行情况,做一次质量测评,做一次阶段性总结,提出指导意见.

3.保障投入,加大激励

3.1努力改善教学基本条件和育人环境.

其一,要加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学中心、实验室、语音室等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和规范管理,提高各种教学设施的利用率;其二,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坚决杜绝各类占用、浪费教学设施的现象发生;其三,要大力美化校园环境,改善学生宿舍、食堂和各类教学场所教学条件,为师生营造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2落实和优化教学经费投入.

教学经费投入是是否重视教学的“试金石”.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积极落实“两个保证”,即保证教学经费和生均教学经费逐年增长,保证教学运转费、设备费、图书资料费等各项教学经费均达到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标准的要求;要根据学校办学实际,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学改革项目,加大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要设立教学奖励专项经费,支持对品牌专业、精品课程、重点教材和名师工程的建设和评选等.

3.3对教研教改项目实施保障与激励政策.

3.3.1实行经费配套制.以教研教改项目的级别为蓝本,制定相应配额制度,项目级别越高,学校给予的配套资金越多.如国家级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级省级重点教改课题等,学校应有明确的配套规定和实施细则.

3.3.2对省级教改自筹经费项目,学校可采取相应的经费资助办法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可将教研教改业绩与奖励及职称评审联系起来[2].

4.突出重点,细化研究方向与内容

4.1加强教研教改的落实与保障,重点要加强教研室的建设,强化教研室的功能.

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和课题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层次化及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教研室功能却在逐渐弱化,甚至出现“有教无研”、“有职无权”的现象,致使教研室不能发挥其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3].教务处、科研处和教研室主任都应高度重视教研室建设,努力发挥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防止教研室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流于形式,在团队合作与竞争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4.2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的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4.2.1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研究.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内化并发展教育理论.教研室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将某种教育理论确立为本教研室实践应用的研究方向,并开展系列化的应用研究活动.

4.2.2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系列化研究.课程方案是学科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是学科教材编写的依据.教研室可以开展从课程方案的宏观层面到教材的微观层面的教学统筹,明确学科教学中长期目标和课堂教学的近期目标.

4.2.3教学基本环节的研究.以如何“备课、上课、作业设计、学生辅导和评价”为内容开展教研室活动.

4.2.4教学方法的研究.从“教”而言,主要是要研究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有机整合,就“学”而言,主要是要研究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机整合,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5.推广成果,辐射带动

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大高校均积累了不少教研教改的成果与经验,但这些都还只是一个起带动作用的“点”,努力推进“面”上的改革与提高,才是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埋头做研究的层次,还应在推广教研教改成果上花力气、做文章.

如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可积极组织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课后由授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则应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作全面的评课,通过亲身体验和面对面的直接学习,将优秀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推广到教师团队中去.

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推广开”的办法,多举办创新教学研讨会,开展教研教改论文评选,组织教改成果专题讲座、汇报会,多开展教研业务大比拼.如组织教师拟写优秀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读书心得等研修作品;对已经开展的教学比武、课件比赛等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加强;拓展更多形式的教学、教研、教改竞技模式等.借助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展示教研成果,彰显学科特点,在课程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各方面进行学习研讨、推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