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专业顶岗实习质量保障调查与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129 浏览:157482

摘 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机电专业顶岗实习的现场反馈和问卷调查发现,顶岗实习存在与专业对口的学生岗位数不足、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指导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使顶岗实习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应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在加强学生岗前教育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精心选择实习岗位及加强校企交流等方面的质量保障措施和方法,以期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

关 键 词:高职;机电专业;顶岗实习;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16-03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技能、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因此,各高职院校都把顶岗实习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运行情况不一,质量也大不相同,大多数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运行上进展不顺利,甚至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高职院校领导比较重视,顶岗实习情况运行较好;有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氛围没有完全形成,只有少数专业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其余专业甚至出现“集体放羊”等现象,致使顶岗实习形同虚设.

现结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8、2009级高职机电专业(以下简称机电专业)顶岗实习的现场反馈和问卷调查,分析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合理的现象,探讨顶岗实习合理安排、科学组织和规范管理的保障措施和方法.

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与实施现状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学完基础课和专业课后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要走出校门,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以“学生”和“准员工”双重身份进行生产实践,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作,体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同时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实现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将顶岗实习纳入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机电专业学生最后一年不是在校学习,而是在企业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2008、2009级机电专业学生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的7月份进入各企业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机电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施流程为:制定顶岗实习实施计划和任务书→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举行学院招聘会→系部统一安排或学生自主联系落实实习单位→选派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学生顶岗实习、填写顶岗实习工作手册→顶岗实习实施及过程监督检查→顶岗实习的成绩考核和工作总结.

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在机电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我院分别向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实际收回问卷462份.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巡察组反馈意见及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机电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数不足,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指导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一)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数不足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及专业对口率的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与专业对口的学生实习岗位数不足的原因归纳如下:

1.由于实习学生缺乏技能,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同时,企业为了保障自身生产运行及利益,不可能让大批学生进行轮岗或自由选择岗位,导致不可能所有的岗位都正好与学生专业对口.

2.顶岗实习时,由于学生缺乏纪律性和忽视生产安全性,容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对机电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2008级学生实习安全事故发生率达15.25%,2009级学生实习安全事故发生率达7.92%.因此,企业既要培训学生,又要管理学生,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风险,由此使得部分与学生专业对口的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导致与学生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数减少.

社会的实际情况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一般拒绝接受学生实习或只接受少量学生实习,从而导致符合学生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致使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的矛盾,使顶岗实习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

由于机电专业固有的特性,学生顶岗实习面向的均是机电加工企业一线,其学习环境、劳动强度、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方式等均与学校不同.在顶岗实习中,学生不能适应企业长期高强度的工作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方式,工作中怕苦怕累,缺少责任感和纪律约束,更缺少团队合作意识.加上学生与企业的工人、领导相处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产生矛盾时不知如何正确处理,由此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很快地适应实习岗位.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可从学生顶岗实习最欠缺的能力中体现出来.学生顶岗实习最欠缺的能力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由于学生交际沟通能力相对最弱,加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折能力不强,从而导致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

此次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独生子女占50.26%,部分独生子女吃不了苦且以自我为中心,对自我认识过高、好高骛远,表现之一是对薪资期望过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期望薪资与实际工资情况统计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实际工资集中在1501~2500元之间,占66.5%.

当学生的实际薪资达不到期望薪资的水平或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时,就会选择“跳槽”.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跳槽”原因及学生录用情况的统计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在半年的顶岗实习中,只有54.16%的学生没有“跳槽”,“跳槽”1次的占34.37%,“跳槽”2次以上的占11.47%.在“跳槽”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是与兴趣、特长不符,其次是对薪资不满意,再次是专业不对口,达18.82%.由此可知,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的大部分原因是学生缺乏一定的交际沟通能力,遇到问题无法正确与企业其他员工、主管进行沟通和处理,一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从而对实习失去信心或出现频繁“跳槽”现象,使顶岗实习质量大打折扣或半途而废.同时,顶岗实习单位或学校没有与学生签订相应的协议,对学生“跳槽”没有一定的约束力,学生不想干了就走人,也是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之一.

(三)指导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指导教师的素质和指导态度的优劣是决定顶岗实习成败的关键.学生对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态度评价的统计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学校指派的校内指导教师责任心“很强”和“强”的比例合计为80.73%;顶岗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认真指导”的比例达63.96%.但也存在校内指导教师责任心一般和差的,比例达19.27%;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不指导”的比例达6.09%.

校内指导教师责任心一般和较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学院选择校内指导教师仍以学历为主,其中一部分指导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加上一些指导教师实践能力有限,对自身定位不准,往往仅指导学生生活问题,而忽略了顶岗实习的关键所在.经调查,此类现象在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

顶岗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素质也良莠不齐.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指导教师“不指导”现象的原因是:一部分岗位技术含量低的实习指导教师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另外,针对学生不小心犯错或损坏工件,一部分实习指导教师通常采用批评、指责或开除实习生的方式处理问题,使部分学生不敢请教,指导教师也无法指导.

经调查,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在许多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广泛存在.因此,各高职院校正增强责任意识,立足长远规划,建立或完善相应的顶岗实习管理体制及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也意识到对顶岗实习进行合理安排、科学组织和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下面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顶岗实习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精心选择实习岗位,提高岗位的专业对口率

自顶岗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来,每所学校每年都有众多学生需要实习.为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学校一定要精心选择实习单位和岗位,以提高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率.因为岗位是直接影响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核心因素,岗位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顶岗实习能否顺利进行,也影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效果.我院机电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情况的统计如下页表6所示.

由表6可知,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性质主要是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其中在民营企业实习的比例最高.在顶岗实习中,大部分机电专业学生在中型单位实习,占59.4%;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技术或设备先进及较先进的占65%;单位管理手段严格和较严格的占76.7%.

因此,在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学校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精心选择实习单位.可从目前已有的顶岗实习单位中选择热心、认真、有合作愿望并与学生专业对口的单位作为下一年度的顶岗实习单位.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应尽量选择有一定规模、技术或设备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在本行业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且与学生专业对口、学生有较多实习机会的单位.

加强岗前教育,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学生顶岗实习时会在一段时间内脱离学校,处在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社会环境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以及种种无法事先预测的人和事,都会使学生产生许多想法,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甚至出现心理失衡等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前的教育,以提高学生对实习单位和岗位的适应能力.

在顶岗实习前,学院可结合顶岗实习单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如下教育:(1)目的性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目的性,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技能.(2)加强价值观、吃苦观和敬业观教育.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不以获取金钱为主要目的,不以报酬高低作为选择实习单位或岗位的主要标准,更不以报酬高低决定自己工作的表现等.要教育学生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要扑下身、静下心、吃得苦、耐得住寂寞,做到爱岗敬业,安心本职工作,对企业忠诚,避免因不辞而别对实习单位生产造成损失.(3)自我管理和安全性教育.学生实习前,要向学生开展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和劳动法规等相关知识的教育,教育学生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提高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另外,教育中要融入企业文化等知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职业工作领域.(4)加强学生心理调适和与人沟通能力的教育.高职学生缺乏的不只是技能训练,更缺少端正的工作态度及与人沟通、心理调适的能力,后者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更为重要.因此,在实习前和实习中,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强化教育,减轻他们对实习单位不适应的心理压力.二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学会与别人交谈及倾听的技巧,学会与领导和同事相处的方法.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教师整体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顶岗实习质量优劣取决于指导教师素质和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学校应尽量从校内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双师型”教师作为学生的校内指导教师,让其全面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和与企业的沟通协调等.另一方面,要从企业选聘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热心人才培养的专家或技术能手作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实习中的专业技术指导.对于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学校要提供一定的保障和激励措施.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院应要求指导教师不仅从衣食住行、思想和工作上关心帮助学生,还要与企业、家长沟通,做好安全教育等工作.诸如学生产生急躁情绪、工作辛苦疲劳、操作安全、工种调换等问题都需要指导教师第一时间费时费心地进行沟通、心理疏导和协调怎么写作等.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稳定学生的实习情绪,有助于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

同时,企业愿意接受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说明企业是需要人才的,企业也希望通过顶岗实习选拔一批对企业有用的人才.因此,学校可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借助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引导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政府可根据企业接受学生人数减免其相应的税收,以调动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使学校建立一批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

为保证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顺利、有序地进行,并达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顶岗实习的合理安排、科学组织和规范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学校要精心选择实习岗位,提高岗位的专业对口率;要加强学生岗前教育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要不断加强校企交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一批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