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计算机特长生培养,提高中职生技能水平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54 浏览:23664

摘 要:本文以中职计算机专业为例,探究了项目实践型计算机特长生的培养模式,引导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及专业技能训练模式的改革,从而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 键 词:中职计算机专业项目型计算机特长生培养模式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怎么写作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一方面为社会输出各类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为高职院校提供继续教育的优秀生源,因此,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国内中职教育在过去几年取得重大发展,但在完善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弊端,比如: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淡化,课程内容设置与企业要求的技能不能实现有效对接;部分中职学校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技能和专业特色得不到真正体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没有跟进,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本身技能特长缺乏,实践能力不强;种种现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无法满足市场行业岗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再教育的需求.本文以中职计算机专业为例,探究了项目实践型计算机特长生的培养模式,从而引导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手段、专业技能训练模式的改革,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发展的现状

从信息化建设市场背景的角度看,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繁荣使得计算机产业潜力巨大,前景看好是毋庸置疑的.但从企业用人的要求来看,大量中职应届毕业生的项目实践能力严重低下,上岗后不能进入角色,与实际脱节,这相对企业要求差距巨大.此外,计算机类专业技能训练方法也是强理论、弱实践,模拟多,项目驱动少.因此,以项目实践型特长生培养为契机,引入计算机行业专家或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参与,承接各类企业项目,并参加各类中职技能竞赛,从而实现新经济时代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项目型计算机特长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1.项目型计算机特长生培养模式简介.

项目型计算机特长生培养模式是选拔计算机类专业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通过校内外特长生导师的培养,以特长生工作室为载体,结合软件开发工具、完成各种工程项目和软件开发,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开发能力.

具体做法是:由校内具有一定特长的老师或者企业的专家、技术能手担任特长生导师,由学校审核确定;特长生导师公布拟研究(开发)或课题(项目)及招生人数,学生可结合自身兴趣及特长选择课题和导师;导师根据对申报学生的综合条件进行考核,确定特长生人选,然后共同制定特长生培养暨课题(项目)、研究(开发)方案.在培养周期内,特长生导师采取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培养原则,根据培养计划,为特长生创造实践和创新的机会,采取开放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指导,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导师设计的仿真虚拟项目、企业承接的项目、技能竞赛项目为载体,从而使学生具备某门学科或专业的专项技术特长和创新能力,并取得所承担项目或技能(学科)竞赛的成果,完成综合专业技能的训练.

在特长生培养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项目相结合,从而培养面向区域、面向行业的计算机特长生,做到了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近距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就业意识;学校可以有效利用特长生的榜样和带头作用,做好学校的宣传作用;校企合作培养特长生使学生尽早进入企业角色,企业也可以选拔优秀的特长生进行就业,减少员工的上岗培训环节,达到校、生、企三方共赢的目的.

2.项目型计算机特长生培养项目设置的探索.

项目型计算机特长生培养过程中,项目如何设置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做到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的差距缩小到最小,培养中即采用知识负载于项目,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平均分配到项目中,让学生在项目开发和训练的过程中获取项目经验,达到技能提高的目的.

培养的实际内容采取项目化,项目设置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初级阶段采取老师设计的仿真项目或模拟项目,尽可能负载本岗位所需的大多数技能;中级阶段导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中职相关技能竞赛,目前相关技能竞赛通常由企业挂名,企业出题,聘请企业专家担任评委,因此竞赛题目结合实际岗位,反映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学生技能训练的平台;并且部分竞赛获奖学生有了到企业实习或者就业的机会;培养的成熟期,学生也可以在导师的帮助下,参与到企业项目的开发中.特长生导师可以由校内外师傅共同培养,学生可以直接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实践和体验,并由企业的师傅进行专业的指导;通过一段时期的项目实操,学生可以了解企业项目开发的流程,培养项目开发的实战能力和进入企业的综合工作能力,并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备特长生培养周期结束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该企业就业.

3.基于工作室的管理运行模式.

基于工作室的管理运行模式在高职院校已有实践,但在中职院校的实施不多;实际上,基于工作室的特长生培养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也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特长生工作室建设可以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计算机专业特长生工作室的建立与别的专业相比,成本较低,利用率较高;比如机械类特长生工作室,如果单纯建在校内,需要大型机器、耗材,以及场地空间;而计算机类特长生工作室,只需要电脑或相应的网络设备,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即可.

基于工作室的管理运行模式是按照计算机专业的特长生方向划分成若干个工作室(比如网站设计与开发工作室、多媒体制作工作室、计算机技术怎么写作实训室、软件开发实训室、网络组建实训室).实训室模拟企业真实场景,一切教学培养行为均可以根据导师的教学需要灵活安排空间并转换空间,工作室可以是企业,企业也可以是工作室;由特长生导师及各特长生分别担任企业具体职务.以多媒体制作工作室为例,由导师担任经理,特长生分别担任导演、编辑、摄像、编辑等工作;学生进入特长生工作室就像进入了一个多媒体公司.特长生培养在工作室中,以项目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开展教学,引进“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这一核心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由于实训基地对中职教育非常重要,特长生工作室的建立实际上是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效融合.校内实训基地投资大,学校可以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寻求专业对口企业.企业出资将基地建在学校、设备等由企业提供;学校将又学又专的特长生安排在特长生工作室里,为企业开发实际项目.这样企业和学校共建共享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专业把市场真正需要的技能带到特长生工作室,项目来自企业或者为企业开发,切实发挥企业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从而将“学生能被企业用,能被企业用好”作为中职院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特长生培养与技能竞赛结合.

目前教育部和各省市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针对中职生的技能竞赛贴近岗位,一方面能够引导职业教育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提高参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录取中职院校毕业生时,优先选择在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甚至部分高职院校有免试入学的优惠政策.另外,由于企业冠名或者企业专家出题或者担任评委,使得高职教育市场化,唤起社会各界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因此,各中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各类技能竞赛.

中职计算机特长生的培养要和技能竞赛紧密结合,在特长生培养过程中要把他们作为参赛的主要人选,而特长生工作室也为学生备赛、参赛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证明,将技能竞赛的项目开发融入特长生培养中,不仅极大地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增强了技能操作环节的综合性和设计性,而且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耐挫能力,提高了特长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兴趣.此外,由企业技术能手担任特长生导师,能对竞赛的作品的主题、技术及效果等进行更为实际的指导.

三、关于项目型计算机特长生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1.建立科学的特长生质量评价体系.

因为特长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和宣传作用,所以特长生的考核和一般学生的考核要予以区分,特别注重他们的项目开发结果,要把“绩”作为考核的重点,包括培养期项目开发情况、对外社会怎么写作情况、技能竞赛成绩,以及培养过程中综合素质的体现、个人能力的发展等.学校应该对验收通过的特长生予以相应的激励政策,比如验收合格的学生,经相关认定,可以加上相应的课程学分,使得特长生肯定自我价值,形成特长生培养的良性循环.

2.加大特长生导师的培养力度,完善激励机制.

特长生导师对于特长生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中职院校要加大特长生导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和完善激励机制,要建立具备因材施教,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并且和企业有紧密联系的特长生导师队伍,保证特长生培养取得成效.特长生导师必须认真制订并实施特长生培养计划,检查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过程监控,及时总结经验,注重培养结果.

此外,中职院校应该为特长生导师的发展创造条件.第一,学校和特长生导师共同积极寻求对口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合作,一方面特长生有了项目开发的来源,有了方便的渠道进入企业进行现场知识的调研、学习.另一方面导师可以对相关岗位操作技能进行训练和取证,和行业大师和技术能手进行交流,了解市场需求.第二,特长生导师可以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在模拟企业真实环境的特长生工作室里,将正在运作的科研、社会怎么写作、校企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或者特长生培养项目,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提高中职教育质量.

此外,各中职学校建立激励机制,譬如在晋升职称、业绩考核、评选各类先进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特长生导师,从而调动广大教师投入特长生培养工作中,这对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3.学校在其他方面要对特长生培养予以制度保障.

特长生培养工程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程,学校要从政策上、经费上予以保障,从而将特长生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实现高技能实践型特长生培养的目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