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908 浏览:141802

〔关 键 词〕心理健康教育;任务;途径与方法;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3)21—0022—0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是挑战未来社会的制胜法宝,是新时期人才的必备素质.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使其心理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性任务.主要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适应性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适应环境、适应集体、适应学习生活,形成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3.防治性任务.主要是预防和矫治学生各种异常心理与行为,使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尽快摆脱障碍,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生理卫生课中增加心理卫生的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年级的特点,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

2.提高自我调控能力.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控制自我.教师、家长要积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带来体验进步和成功喜悦的机会.

3.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小组成员对本组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团体共识,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

4.开展多元化的集体活动和主题班会.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在班级、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建立团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开展针对青少年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的讨论辨析活动,伟人、名人受挫成才故事的演讲活动等,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5.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并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心理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6.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相结合.教师、家长应对学生的情绪、人际关系、社交能力、合作能力、意志力、性格、自尊、自信等方面进行测试,成立心理辅导室,通过心理咨询、心理信箱、心理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怎么写作.

7.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如设立心理教育专题板报、编办心理教育校刊、开设心理图书阅览室、制作“心理专题”手抄报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同时,教师应在指导学生多读书的同时加强阅读后的内化教育.

8.成立家长学校.采取“家长与学生同时接受教育”的策略,提高家长的心理教育意识.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教育知识,促使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心理教育工作.

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1.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测试相结合.心理测试主要是运用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测量理论和工具,对学生行为确定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其内容主要是学绩测试和人格测试.学校要根据测验结果反映出来的规律、特点和问题,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建立心理咨询室,以此为依托,向全体学生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根据学校实际,与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合作,开展针对学生、家长特殊需要的心理咨询活动.

3.心理辅导与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正训练.一方面,通过个别辅导矫正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的问题行为.另一方面,以活动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心理渗透辅导,使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养成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良好行为.

4.心理教育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相结合.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班级管理工作中,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十分密切,只有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笙编辑:陈富祥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