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126 浏览:68244

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数学概念是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计算、推理证明应用的基础,理解掌握概念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概念进行细致深入的讲解和剖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概念的本质,并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数学概念教学的目标.

一、切实做好中小学概念衔接教学

从小学过度到中学,数学概念的衔接教学极其重要.教师要以学生直接或间接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教学活动,获取某一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由算术数到有理数、实数,算术运算到代数运算的衔接教学,分数与分式的衔接教学,长方形与矩形的衔接教学等.做好数学概念的衔接教学,就会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加强概念的引入与生成

数学概念的形成,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直观具体地建立在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给出概念,解释概念,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概念的本质特性.只有把握好概念教学的切入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设生活故事情境引出数学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认识,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引出数学概念.例如,到银行存钱记正,取钱记负;天气预报中,零度以上记正,零度以下记负.以上生活情境学生均不陌生,由此引入正负数的概念,学生容易理解,从而进一步讲解负数的意义.介绍一些数学发展史或数学家的故事,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数学概念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对象的存在.

2.利用实验情景引出数学概念

要让学生得到理性的知识,更好的掌握数学概念,教师要改变“师讲生听”的教法,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从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例如,让学生准备两组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木棍,一组能围成三角形,另一组则不能.通过实验对比,引出三角形概念:只有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连组成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同时也为以后讲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性质埋下伏笔.

三、注重概念的理解与归纳

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掌握概念的本质,教师要从各方面揭示概念的内在和外在属性,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不产生歧义,才能真正为应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怎么写作.

1.概念教学中突出关键字词的解析

概念是用字词表达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概念中关键字词进行分析.例如,“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是同类项”,此概念的关 键 词是“相同”,“相同”的是什么?是字母和它的指数都相同.又如,“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此概念的关 键 词是“只有”,“只有”什么?只有符号不同,其它都要相同.掌握了关 键 词的含义,也就掌握了概念的本质特征.

2.概念教学中要善于用图形来解释文字

许多概念都是学生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出来的,在课本中这种图形只是符合概念的一般化图形,要想让学生对概念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必须罗列不同图形,引导学生结合概念进行对比辨别,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掌握概念.例如:等腰三角形概念,教师可列举以下三种三角形来解释“两边相等”的含义.(1)两边相等且与另一边不等的锐角(钝角)三角形;(2)两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


3.概念教学中努力做到抽象思维形象化

数学概念是抽象概括出来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将抽象思维形象化.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教师必须进行逐层剖析,揭示其本质特征.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说明: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2)“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说明:变量x是在一定范围内取值,即所取的值必须使函数有意义.(3)“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说明:Y与X是唯一确定的对应关系.(4)“y是x的函数”最终揭示了函数的概念.有了以上的剖析,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更为透彻.再通过具体实例的讲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

4.概念教学要强化非标准形式变式

对于一些概念,学生易受感性经验的影响,定势于某种概念的标准形式.此时可通过概念的非标准形式变式来强化其本质属性.(1)变图形.如三角形高的概念,不仅要有锐角三角形,也要变式到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底的位置不仅要有下底,也要变式到上底、纵底.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的概念也是如此.(2)变数据.如扇形的概念,有的学生以为半圆或大于半圆的扇形就不是扇形了,我们可通过改变扇形的圆心角度数让学生来辨别.(3)变文字.如:“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可变形为: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垂直、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既是菱形又是矩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通过以上等价变化拓展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5.概念教学中要注重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许多数学概念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比对,分析两种概念的从属关系,区分它们的异同之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等式和方程:(1)相同之处:都表示相等的数量关系;(2)不同之处: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不一定含有未知数.即是否含有未知数是区别方程和等式的依据.

四、加强概念的巩固与应用

学习概念就是为了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它是概念教学中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通过对概念的应用与反馈,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概念.例如,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它们从左到右是乘法运算,从右到左则是因式分解;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得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平方差公式可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即分母有理化).由此可知,通过对概念的正用、反用、变用的练习,让学生在解答、变式、探索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逐步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概念的学习应遵循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因此,在学习中,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师在讲解和应用概念时,只能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用和反馈,逐步加深印象,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一个更全面的提高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