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物理性学习能力的教学途径

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50 浏览:21508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物理新课程学习形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和渗透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科学素质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文分别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类型、一般程序,以及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作了简要阐述,以提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关 键 词: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类型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能力

中学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在丰富的物理知识中包含很多社会科学和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提高科学素养.

一、对研究性学习的两种理解

1.作为一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狭义上理解,研究性学习就是一门课程.2000年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增设的新课程——研究性学习,就是这一理解的体现.具体而言,研究性学生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

广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适用于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习,其目的在于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素质、重视创新,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过程性和综合性等显著特征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教育理念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与应用.

二、研究性学习的类型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根据研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可细分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

2.按照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分类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研究是最常采用的组织形式.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个人独立研究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定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用几天到几个月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是指全班同学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合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所有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之后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或进入下一轮研讨.

三、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1.问题情境创设阶段.

本阶段是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开设讲座等,其目的是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探究动机,提出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课题.

2.实践体验阶段.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学习和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及上网、问卷调查、访谈、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优劣、真伪,识别、选择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且有价值的资料.

(2)调查研究.小组成员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根据确定的研究方法,进行合适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如实记录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整理、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作品”,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

3.成果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对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的环节.

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1.创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与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有必要创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创建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即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建立起发展观,对“满堂灌”、“题海战术”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革,并建立以调动学生内在活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研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保进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的做法是:根据学情认真备好教案和学案,采用优化的科学教学程序:提出问题→探索规律→深化规律→实践反馈.在引入课题时要创设良好的研究性学习情境,如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社会情境等,激发学生产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在需要.

2.教师示范.

学生刚从初中开始进入高中,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这种示范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习惯养成及方法的形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应让学生明白教师为什么提出研究课题,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特别是教师示范讲课时要细讲精讲,把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提出问题和分析、思考问题、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过程全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学会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物理知识和规律的同时,体会和掌握物理知识规律的研究方法,为今后的自主发展性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课堂研讨.

(1)精心设计.好的论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认真阅读、思考、准备,积极投入研究.


(2)灵活恰当地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恰当地引导和鼓励,才能使学生踊跃发表自己意见、观点,提出不同的探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使讨论有效而顺利进行.

(3)扼要归纳总结.在课堂研讨结束进行扼要明确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强化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参与,独立训练.

“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存在严重弊端,学生缺少课堂观察、阅读、思考、研究讨论,以及理解和应用等独立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压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能力.学生缺少自身的学习、研究和探索、理解和应用,是不可能形成独立性研究学习能力的.学生只有具备独立性研究学习能力,在开展协作性研究学习时才会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试讲专题研究,问题辩论,课余学生自编命题,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或小论文,或小制作等方式锻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物理研究性学习能力产生质的飞跃.

五、结语

研究性学习是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去尝试、去探索.它不仅能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学习,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