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MTI翻译技术课程的现状与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29 浏览:107477

摘 要:信息时代使翻译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翻译教学应当适应翻译信息化的要求,培养能熟练掌握翻译技术的高质量人才.目前,我国MTI翻译技术课程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完善该课程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目前我国MTI翻译技术课程的地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做了分析,并结合所在学校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 键 词:MTI翻译技术翻译技术课程现状与思考

1.引言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交流的不断增长,不少企业和研究机构动辄提出百万字的翻译项目已是常事,一个人、一支笔、几本字典的小作坊已经完全无法满足要求,翻译市场迫切需要精通信息技术的翻译人才.根据王华树(2012)对国内三大招聘网20家语言怎么写作公司相关翻译招聘的调查,专职翻译除了要有过硬的语言技能之外,还要熟练使用计算机及各种办公软件,熟练使用Trados等CAT工具.苗菊、王少爽(2010)在对60家翻译公司的招聘信息调查中也发现,86.67%的公司要求翻译人员具备娴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国际上早已如此,Reuther(1999)在对欧洲翻译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提到,翻译市场缺乏合格的信息技术人才,翻译人员在学校中很少能学到和掌握有关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主要依靠在工作中积累,企业对翻译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变得必不可少.

如果说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要紧跟市场的发展变化,那么在市场看来,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不容乐观.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宣布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简称MTI).而在2009年,教育部决定扩大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范围,最终要实现与学术型研究生互为50%,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了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黄友义,2010).从2007至今已有相当数量的MTI毕业生进入了职业翻译市场,那么社会对这批MTI毕业生是否认可呢?王建国、彭云(2012)的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认为通过MTI培养出的高级翻译人才所占比例不超过20%,50%的翻译用人单位负责人认为MTI毕业生的主要问题是实践能力不够,总的来说,社会对MTI毕业生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实践能力不够,究其原因,除了翻译教学中对细分行业(如科技、法律、经贸等)翻译训练不足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部分高校对翻译相关信息技术,即翻译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MTI毕业生对在翻译现代化的新环境中开展翻译、审校、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本地化怎么写作等的流程了解不够,认识不清,不会借助信息技术提高翻译效率.要求企业对其进行二次培训,又会增加运营成本.我国MTI教育中之所以会出现翻译技术课程落后于市场的现象,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下面笔者将结合所在学校和其他高校MTI教育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思考对策.

2.MTI教育中翻译技术课程的地位

截至2013年,全国具备MTI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单位一共有159所,其中第一批培养单位15所(2007年),第二批25所(2009年),第三批118所(2010年),后来吉林华桥外语学院也获批加入其中.《关于转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7]78号文)的附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中对MTI的课程给出了指导性建议,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技术)被列为选修课,即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与师资特色确定.截至2009年,40所高校中开设翻译技术课程的不过五六家(张霄军,2010).截至目前,笔者浏览了多家具备MTI授予资质院校的网站,发现在其公布的MTI培养方案中均提供了翻译技术课程,但多遵照《培养方案》规定为选修课,只有北京大学将翻译技术实践基础课程规定为限定选修课,南京大学虽然将语言与翻译技术课程规定为必修课,但只针对语言学和翻译研究方向的硕士及博士生开设.课程的开课时间也有先有后,如笔者所在学校规定第一学期开始选修翻译技术课程,山东大学规定秋季开课,同济大学规定春秋季开课,而南京大学在MTI课程设置中则规定在了第五学期.

从整体来看,MTI教育与MA教育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同质化,MTI没有体现其应有的特色和初衷,最大的表现就是仍将翻译专业理论课程作为必修课,而将翻译技术等翻译实践课程作为选修课,人为地让本该成为MTI核心特征的课程降低了身份.从根源来看,提供MTI教育的机构多为各高校的外语学院,这些院校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传统,观念一时无法迅速转变,与社会有脱节现象,较少关注当前翻译行业的新变化,导致翻译技术这一类翻译相关的实践课程开设不足,即使已经开设也并不引导学生选修,因此很多MTI毕业生连翻译技术的定义也不甚明了.

事实上,国外高校在翻译技术教学方面一直居于前列,许多高校均对翻译类研究生和博士生开设了翻译技术课程,如英国的利兹大学、斯旺西大学、伦敦帝国学院和诺丁汉大学,其中利兹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一种翻译软件,计算机辅助翻译开课时间跨两个学期,且为必修课,另外还开设了其他翻译技术的选修课程(张霄军,2010).可喜的是,国内北京大学利用其特殊优势走在了其他高校的前面,专门开设了CAT硕士专业,将翻译技术提高到了学位高度.

既然翻译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翻译行业的必然趋势,正如国际作家集团的主要创始人JostZetzsche博士在第19届世界翻译大会首场发言中强调的那样,计算机虽然不会代替人工翻译,但后者将会被计算机与人的组合所取代,那么我们的MTI教育就应该有足够的前瞻性,培养学生对翻译技术的兴趣和认识,鼓励他们熟练掌握翻译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其紧跟翻译技术的发展,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筹码,又可以降低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如果说过去翻译行业的主要要求是“准”的话,那么现代翻译行业的新要求就是“快”、“准”、“稳”,反映在翻译教学中,就是通过增加翻译技术课程实现(如图1所示).《培养方案》毕竟为指导性方案,各高校不必照搬,而应多联系翻译产业实际,突出培养职业能力,注重实用性课程的设置,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穆雷、王巍巍,2011).笔者认为翻译技术课程应该仿效北京大学规定为限定类选修课,甚至必修课,提高其课程地位,至少也应该鼓励引导学生重视和选修这类课程.3.翻译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

翻译技术课程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内容不系统.首先对于翻译技术的概念,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似乎所有与翻译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或信息技术都可以归类于翻译技术,如机器翻译、翻译记忆、术语管理、本地化工程、电子词典、语料库、双语对齐、桌面排版、CAT工具,等等.国内外学者曾经尝试对翻译技术进行了分类,如Hutchins与Somers(1992:148)按照机器和人的参与程度,将翻译技术分为四类:全自动高质量(机器)翻译(FAHQT/FAHQMT)、人助机译(HAMT)、机助人译(MAHT)和人类翻译(HT).但Quah(2008:20-21)认为,这四种分类的界限正随着翻译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模糊.例如,作为主流CAT工具之一的Trados已经集成了机器自动翻译系统,如果其自身的翻译记忆系统足够强大,也可以视为人助机译甚至全自动机器翻译系统.这种分类在现在看来过于笼统,甚至过时,显然不适合用于确定翻译技术的教学内容.

国内王涛、鹿鹏(2008)将翻译技术分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puter-assistedtranslationtools)、机器翻译工具(putertranslationtools)、一般工具(generaltools)和电子资源(electronicresources),各个分类又可以分为若干子类.这种面向译者的分类似乎更有利于确定翻译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翻译技术属于信息技术这一特殊范畴,其飞速的发展同样要求我们及时对各种具体分类和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即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翻译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另外教学内容也应该考虑到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学生能力、技术本身的难易程度等.

鉴于多数翻译公司在招聘信息中均明确要求掌握至少一种CAT工具,而熟练掌握CAT工具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可以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类作为翻译技术的核心课程.该分类下的翻译记忆系统、术语管理系统、对齐工具和软件本地化辅助工具等已经成为某些CAT工具软件的核心部件,可以结合某一软件进行讲解和演练(考虑到Trados的市场占有率、强大的功能和开发团队,这里主要以Trados为主).另外主流CAT工具软件版本更新较快,要注意考查翻译行业的使用情况,选择较新且性能稳定的版本,例如Trados可以选择最新的2011版,同时考虑到2007的用户量,要对两者进行比较和评析,而2009版由于性能不够稳定可以忽略.软件本地化工具、网页本地化辅助工具、字幕辅助翻译工具和桌面排版(DTP)工具实际上都属于产品本地化工程的范畴,而且前两者均要求较高的计算机能力,可以针对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选讲.


机器翻译工具目前虽然已经进入商业化,但是其可用性和适用范围并不理想,学生只需要简单了解其原理和现状就可以了,而且目前主流的CAT工具软件和一般工具中的电子词典也已经集成机器翻译功能,可以在前两者的讲解相似度检测绍如何设置和利用机器自动翻译功能.

一般工具类包含的工具软件种类繁多,可以考虑经过翻译实践检验的常用软件进行讲解.这类软件通常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随着版本变化和大型软件的扩展,有一些已经淘汰或者被其他软件集成,如拼写检查工具、字数统计工具、光学文字识别工具,等等.

电子资源类主要包括电子词典、电子百科全书、网络搜索引擎、单双语语料库等.这一类工具主要是辅助翻译查询参考资料,通常以教授学生搜索翻译相关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技巧为主.谈到语料库,笔者认为只要让学生知晓其概念和目前有利用价值的知名语料库,明白它与翻译记忆库之间的关系,学会检索语料库的技巧,至于语料库语言学理论、语料库的创建与工具,以及其他应用,如帮助改进机器自动翻译,利用语料库研究翻译语言特征、译者风格、翻译规范等,应该属于学术研究范畴,初学者可以忽略.

图2展示了笔者所在学校翻译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考虑到本校学生绝大多数为文科背景学生,且计算机水平不高,笔者根据多年翻译经验对难度进行了调整:

最后要提到的是,国内可以见到的翻译技术相关教材主要有三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的《译者的电子工具》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的《翻译与技术》②,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辅助翻译》③.教材的选择范围较小,而且由于教材编写时间和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第一本所讲述的内容多数已经过时,第二本侧重于理论阐述,第三本是国内较为时鲜的综合教材,遗憾的是其相似度检测绍的不少软件已经出现了多次更新,因此翻译技术课程教材的编写与更新永远不会跟上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不能完全依赖于现有教材,而要紧跟翻译行业的新变化,这是对该课程提出的一大挑战.

4.翻译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对翻译技术课程已经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教学模式,如北京大学配备了CMS教学平台、翻译技术实验室,研究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译员训练平台(CATTP)等,并与本校软件与微电子学院、CAT软件开发企业和知名语言怎么写作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这些对教学设施、师资水平、本地资源等均有较高的要求,一般院校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笔者将结合所在学校翻译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经验体会.

翻译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或简化理论阐述,以实际操作演练为主,学生上机时间要保证至少占1/3的课时.教师可采用描述、演示和案例的形式,描述要简练、演示要细致、案例要(接近)真实.课堂要有小组或集体讨论时间,解决模拟或真实的翻译情景问题.而考核也要采取上机测试加情景对策的组合形式.

要保证教学效果,翻译技术课程对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要求相对较高.教室内要为每位学生配备联入互联网的个人电脑,并提供局域网环境,如架设FTP、创建翻译工作组、配置翻译怎么写作器等,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目前各外语院校都可以提供专门机房,硬件设施比较容易实现.软件投入主要是CAT工具,但国外CAT工具软件较高,像Trados动辄几万元的让人却步,国内同类软件相对较低,如雪人CAT标价只有2000左右.不过多数软件都提供了免费试用版,其功能也足以供教学使用.翻译技术的跨专业性质为外语学院的教师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他们多来自文科背景,长期以来多从事理论语言学或翻译学的研究,在翻译技术领域投入较少.在1996-2005十年期间,国内所发表的翻译技术相关论文总共88篇,但大部分是有关机器翻译评价的论文,共58篇,而翻译技术教学探讨的论文总共才有6篇,教学研究投入与市场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吕立松、穆雷,2007).有些学校外语学院只能从计算机学院抽调教师,但由于没有像北京大学那样开展深度合作,教学磨合并不理想.另外企业资深专家资源也因地区差异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学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关注翻译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补充新知识,拓宽翻译研究的视野,积累经验,探索新路.

5.结语

近几年来,在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和专家学者的推动下,翻译技术正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的关注,大家对翻译技术的兴趣也日益高涨.从2012年起,北京大学就成功主办了两届“北京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与写作邀请赛”,并且参赛高校由北京地区扩大到了天津和西安,预计将来会有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参加这个赛事.虽然多数高校在翻译技术课程的教学、设施、师资、资源等方面仍面临着不小的阻力,但随着我们的认识不断提高,翻译技术课程终将普及和完善.

注释:

①《译者的电子工具》.FrankAustermühl著.2001年由圣哲罗姆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

②《翻译与技术》.ChiewKinQuah著.2006年由麦克米兰公司版社发行,2008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

③《计算机辅助翻译》钱多秀主编.2011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