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54 浏览:156114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作为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学生综合美术素养.为此,本文以新课改理念为出发点,对小学美术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 键 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给我们战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我们要加强对美术教学的改革和改进,最大限度的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美术教学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自由、宽松、轻松、的氛围中,保持学生身心的愉悦感,从而促使他们敢于表达自我,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绘画示范中,教师不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笔画进行创作,而应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新意和创意的作品,并针对学生的创意作品提出表扬和鼓励.

二、注重作品素材的选择,提高欣赏课的有效性

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欣赏课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素材的选择,既要体现出艺术元素,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乐于接受,容易接受,起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的效果.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和艺术创作能力,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感受身边美感、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美术的语言和思维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因此,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素材要进行生活化处理,是教材贴近生活、增强其实用性.

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

例如在教学“景物写生”时,如果采用常规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与乏味,此时,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如:教师可以将绘画对象用一块布盖起来,然后让学生上台摸一摸,猜一下布下面盖的是什么物品,然后将摸到的形状绘画出来.学生们为了弄清楚布下面到底盖的是什么,一般都会争先恐后的上台摸一摸,这就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绘画完成后,教师再掀开布,让学生与实物进行对照,看谁画的最与实物一致.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讲解具体的绘画方法,学生为了画的更好,自然会仔细倾听,并按照老师的指导意见进行绘画,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更为高涨,自然会呈现出一幅幅生动传神的作品.

四、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发现,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观察和发现是学好美术的重要方式,作为美术教师,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强引导,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发展,正确把握绘画对象的整体特征与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只要用心发现,就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多可以入画的事物,我们的眼睛实际上就是一部照相机,随时都可以发现生活之美.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他们如何把握事物的重要特征,如何用笔留住生活中的美.例如,在教学看似复杂的、形体较大的动物(大象、长颈鹿等)时,应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在作品中突出这一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快速并形象的将其呈现出来,也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要注重营造开放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探究问题,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五、多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中包含很多手工课,这种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家庭DIY制作”为手工课题,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将各种手工技巧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教育学角度来讲,实用性手工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生存角度来讲,实用性手工课程教会了学生怎样更好的生活.由此可见,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大力支持手工课的实用性开发,突破教材和文本的限制,努力开放出更具生活化的手工技术,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改进各种技艺.从而探究出更有价值的新技艺.例如,在教学《指偶剧院》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指偶”外形的基础上,制作手指宝宝,将废旧手套的手指剪下作为身体,用缝缀的方式制作五官和头发,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利用身边素材,制作具有创意的指偶作品.

总之,作为小学美术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新教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