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家庭呼唤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93 浏览:19103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上演着许多“鹬蚌相争”的故事.由于孩子少,管的人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教育上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部分家庭甚至升级为家庭战争,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威胁.这种现象在重组家庭中尤为突出.重组家庭中,继子女与继父母的情感关系敏感而脆弱,加之家庭成员间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和管教方式等存在差别,常常会带来家长之问的分歧和争吵,这种分歧和争吵造成的教育真空不仅会使孩子对家长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态度,甚至会牺牲婚姻质量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本文就重组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问题展开几点思考.

一、重组家庭中常见的不一致性教育现象

(一)对孩子爱的方式不一致

每个父母对孩子爱的理解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有的父母重视物质给予,有的父母侧重提供更好的教育,有的父母在意陪伴孩子左右.重组家庭中,情况更为复杂.除了祖父母和生父母的教育情况外,还需要考虑继父母的教育介入因素.这些家庭中,继父母一方一方面要和子女培养感情,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方面又要参与到子女的日常教育中来;一方面要处理与孩子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又要处理与配偶、配偶父母及孩子生父母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会不可避免的体现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又要顾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养育习惯;对孩子爱的方式,可能一味的讨好孩子,可能一味的顺从他人,可能兼而有之,可能冷漠无情,可能客观科学.这使得孩子的教养环境更为复杂.因此,生父母一方不单单要坚持担负孩子的教育重任,还需要调动配偶的教育积极性,使夫妻形成合力共同养育子女.

(二)家人对孩子表达情感的方式大相径庭

几乎每个家庭对孩子情感的表达方式都有不同,有的父母认为强调严厉的作用;有的父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的父母会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调整策略;有的父母情感表达方式开放;有的父母情感表达的方式内敛.重组家庭中,孩子的感受可能更加丰富.祖父母和生父母可能更倾向于强调给予和溺爱,试图弥补家庭创伤对孩子的伤害,甚至会纵容和迁就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继父母可能会更加理性的面对孩子的成长.在一些复杂的教养环境中,对生父母而言,孩子沦为他们的“战利品”,他们将彼此的矛盾投射到孩子的教育上,相互争夺对孩子控制权,而忽视孩子的需要;对于新家庭来说,孩子容易成为再婚夫妻矛盾的“导火索”,教育的不一致性常常酿成剧烈的冲突,使得孩子要么谨小甚微,要么任性叛逆.这种差异如果不能协调统一,就很难形成和谐的养育环境.


(三)家人对孩子爱的方式存在矛盾

每个父母对孩子爱的理解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有的父母重视物质给予,有的父母侧重提供更好的教育,有的父母在意陪伴孩子左右.重组家庭中,情况更为复杂.除了祖父母和生父母的教育情况外,还需要考虑继父母的教育介入因素.这些家庭中,继父母一方一方面要和子女培养感情,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方面又要参与到子女的日常教育中来;一方面要处理与孩子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又要处理与配偶、配偶父母及孩子生父母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会不可避免的体现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又要顾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养育习惯;对孩子爱的方式,可能一味的讨好孩子,可能一味的顺从他人,可能兼而有之,可能冷漠无情,可能客观科学.这使得孩子的教养环境更为复杂.因此,生父母一方不单单要坚持担负孩子的教育重任,还需要调动配偶的教育积极性,使夫妻形成合力共同养育子女.

(四)隔代与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态度存在差异

隔代和父母对待孩子教育态度不一致的现象在重组家庭中既特殊又关键.我们在现实家庭中看到的一般的情况是祖父母与父母的教育态度、教育理念及教育行为有差异或冲突,重组家庭中除了有相似的情况外,还存在着更复杂的问题.如,祖父母和生父母的教育态度一致,而和继父母的教育态度有矛盾分歧.有些家庭中,祖父母和学校教育之间也存在着不一致.这些情况的存在,难以调动继父母教育孩子的积极性,造成继父母缺乏教育的责任意识.因此,隔代的教育态度在重组家庭中就显得格外关键.

二、重组家庭中不一致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不一致的教育会对孩子产生许多负面影响.重组家庭中的这种消极影响更为显著.它不仅会影响孩子价值观念的养成,还会危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

(一)破坏孩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孩子天生好奇,易受感染,其价值观念的养成与家长的关系密不可分,孩子是非判断的标准更是来源于成人.当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教育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同时,孩子的价值观念就很难健康养成.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孩子会钻这个空子,利用成人的分歧和矛盾,或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辩解,或为自己寻找“保护伞”、“避难所”,孩子不仅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还会是非不明,甚至误入歧途.拿孩子的无理要求来说,有的家庭成员对孩子要求限制,有的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就倾向于选择这些成员中的胜利者,从而向那些失败者,这不仅造成成人间的尴尬和对立,也会悄悄地滋生孩子的行为陋习.同时,相反的教育抵消了正确的教育效果,这种情况还往往使得对孩子要求严格的家庭成员在孩子面前失去权威性,孩子在有力的支持下敢于公然进行反抗,从而导致年幼的孩子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其将来人生极为重要的是非判断能力.

(二)威胁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镜子中的景象和谐温暖,孩子感受到的自己是清晰统一的;镜子中的景象矛盾对立,孩子感受到的自己是冲突混乱的.这种情况在重组家庭中更为严重.家庭重组后,新的家庭结构对孩子来说本身已经不再完美,加之没有和谐统一的教育环境,孩子内心的惶恐迷惘可想而知.家人对孩子教育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同时,会让年幼的孩子失去心理上的稳定感和安全感,会让孩子为了获得安全感失去自我、讨好成人,孩子会无所适从.长此以往,孩子会在性格上形成依赖性强、情绪波动大、不大合群、胆怯等个性特征;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家人面前,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时而乖巧,时而放纵任性,进而迫使孩子形成双重人格,总是看别人的脸色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不仅影响他们今后的社会性发展,也不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性人格品质.(三)削弱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主动的控制,也就是在没有外在约束的情况下,自己控制和支配自己.家长对于孩子自控能力发展的最佳态度是既合理接受又有原则的控制.而重组家庭中不一致的教养方式,削弱了家长的权威,阻隔了亲子间的交流互动,必然阻碍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

同时,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还与父母的控制能力、亲子关系和家庭成员养育态度的一致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因素在重组家庭中情况更多样更复杂,尤其是当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存在着种种分歧时,孩子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样做,更谈不上有意识的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削弱了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当孩子面对相互矛盾的引导方式时,他们的心理更多的充满焦虑、迷惑,他们的行为中更多的体现出拒绝、退缩或是攻击的特点.

只有成人坚持一贯的原则,不做无原则的迁就,孩子才会逐步学会控制、约束自己.也只有在成人一致的要求下,孩子才能学会评价和辨别自己行为的适宜度,从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三、关于重组家庭在教育一致性方面的几点建议

(一)家庭成员间需要相互接纳相互支持

重组家庭在探讨子女教育问题之前,首先要理顺的关系,祖父母、生父母与继父母之间要秉持为了孩子、教育孩子的前提,多交流多沟通,相互消除心理芥蒂,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重组使家庭成员间体验着新的情感,经历着新的融合、新的互动,而且是祖父母、父母和孩子三代人之间的融合互动.这就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互认同相互支持,增进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次,家庭教育离不开一个“家”字,家庭成员都是家庭教育的一员,要尊重每一位成员的教育成果.总之,家人间需要抱着理性、积极的态度,向着经营和建设好家庭的方向共同努力.在这个前提下,孩子的教育问题才容易达成一致.

(二)继父母要明确教育责任,提高教育能力

重组家庭中的父母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家庭的特殊性,生父母与继父母要角色清晰,职责明确,生活中对子女的教育要格外关注,并倾注更多的心血.继父母要在家庭中酿造亲情,提高家教意识,把孩子的抚养教育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培养高度的使命感.

重组家庭中的孩子面临着适应新环境、与继父母建立互信关系以及与继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挑战.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配偶间相互支持,多谅解和聆听,继父母需要放下对继子女先入为主的看法,预留夫妻相处的空间,切勿急于建立亲子关系.同时,继父母需要敏锐的评估对继子女教育的介入何时何地更适宜,并需要学习一些介入的技巧,讲求方法,合理施教.

(三)全家总动员,齐心协力教育孩子

重组家庭需要形成家庭合力,步调一致进行教育.孩子是聪明的外交家,如果家长间对待孩子不一致,他们就会无所适从,教育的效果就会削弱或抵消,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在不同的家长面前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这种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如何实现一致的要求呢?这需要家庭成员达成一致后,在孩子的参与下,明确的表达某些期望,如制定一些有益的限制、不可逾越的界限以及必须坚持的原则,并尽可能的去发挥这些规则对孩子的教导和约束作用.同时,家人需要知道他们比孩子更需要学会坚持原则,尤其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更需要严格自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赖.

(四)关注孩子的同伴环境

孩子融入新家庭需要时间,一般来说,他们对继父母的认识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观察——理解——信任——尊重,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观察期),孩子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不是非常频繁,他们可能更愿意和同伴呆在一起,因此作家长的要注意到孩子的这些细微变化,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过程,循循善诱,弥补他们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孩子的同伴环境,为孩子把好交友关,多为孩子寻找良师益友.尤其是当孩子游离于网络和不健康的书报杂志时,家人更要及时的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通过同伴来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从而在家庭和孩子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一致的教育环境.

(五)共同学习教育知识,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家长首先要接受教育,才能教育好孩子.重组家庭也如此.重组家庭中教育的不一致,与家人的文化程度、教育知识的多寡及教育理念的交流互动有关,尤其是老一辈的家长,教育多凭借经验,只继承传统而缺少创新,很难适用重组家庭教育的需要.因此,家庭成员就爱你要形成学习的氛围,文化程度高的家长要主动担当起学习的责任,并向其他家人普及教育知识,同时,可以通过订阅杂志、观摩教育光盘、家长学校等多种途径,学习必要的心理知识和教育知识.总之,家人要积极调动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对孩子的积极影响,让孩子在家庭重组后收获自信.

有责任,有关怀,有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重组家庭必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温暖的环境!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