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和实施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23 浏览:20753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26-02

什么是赏识教育?实施赏识教育有何意义?针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如何实施赏识教育?下面笔者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师长!”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和指责庄稼;而孩子成长有缺陷时,父母或教师却更多的是抱怨、指责和惩罚孩子,很少反思自己的错误.也正是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促成了孩子成长中的许多缺陷.赏识教育是一种与抱怨、惩罚相反的教育方式,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而赏识教育的操作原则就是信任、尊重、激励、理解、适度宽容和提醒或温柔惩罚.其特点是以孩子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并给以肯定和鼓励,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以实现孩子在有效激励的作用下的“正强化”教育.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和奥苏贝尔的附属内驱力理论等.


二、实施赏识教育有何意义

赏识教育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必要性,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和班主任,肩负着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教育义务.近几年,我针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实践和运用了赏识教育法,深深地体会到了在小学实施赏识教育法的重大意义.主要有:一是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二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五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六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七是学风、班风、纪律性等相对来说要好些.

三、如何实施赏识教育

1.明确几个相关问题

1)谁是赏识教育者?孩子不只是成长在课堂里、学校里,更多的时间是生活在家庭里、社会上和自然界里,因此,实施赏识教育者不只是教师,还应该包括父母和社会相关成员.

2)赏识什么?赏识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人的素质要素包括品德、价值观、性格、兴趣、体能、智力和能力等,因此,对孩子实施赏识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实施赏识,而应该是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教育者针对人的素质的各要素在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闪光点”施以赏识.这里的“闪光点”,指的是孩子的行为结果,是孩子通过劳动或努力所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父母所给的、先天的优越条件.如:相貌漂亮;衣服好看;生来聪明;个子过人等.

3)对赏识教育者有何要求?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门艺术.教育者的素质越高,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要求教育者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和遵循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灵活运用实施赏识教育法的技巧,做到既有育人的爱心又有育人的本领.

2.实施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1)赏识孩子同时也要对孩子提出要求.“赏识”实际上是改变了孩子的心理感觉.如果只是赏识而不同时对其提出合理要求,也就是努力的目标,那么我们赏识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了,如果告诉其哪个地方能够再改进一下,那么,孩子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感觉下向着目标迈进,这样我们赏识的目的就达到了.杨小军,对车、船、飞机之类的玩具非常感兴趣.在一次小作品展览中,小军用泡沫材料制作的舰船,外形非常逼真,受到同学的好平.老师特别赞扬了小军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说,遗憾的是船只是静静地浮在水上,要是能动就好了.这一赏识和要求,大大地增强了小军的内驱力.第二次在全区的小作品大赛中,他的作品荣获了一等奖.他将遥控玩具车的部件改装到泡沫舰船里,将小车轮改成螺旋叶,可通过遥控器控制舰船在水中的行动,将螺旋叶还原后,舰船又可以在地面上行驶,这就是他制作的水陆两用舰船.老师的提示和要求,激发了小军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使赏识教育的效用倍增.

2)表扬要具体,不要太泛化.当孩子出现了我们期望的行为时,一定要表扬其行为,而且越具体越好,不应含糊其辞地表扬其整个人,把表扬太泛化了,也不要太庸俗化.表扬太泛化,一方面对具体的优质行为起不了强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会以为自己全部很棒,这样对别人对他提出来应该改进的就不容易接受.表扬太庸俗化,会使被赏识者感觉被讽刺.

3)不要无意励了不良行为,爱的赏识一定要有原则.大人说,“该睡觉了”,孩子抱怨或哭闹,大人让步.这样,大人无意励了孩子的抱怨和哭闹.鼓励不良行为和鼓励优良行为是一样的,都会使这些行为得到强化.孩子的任性往往是老师、父母或他人无意励了这种不良行为造成的,一次又一次的强化,任性的习惯就形成了.这种任性在家有表现,在学校有表现,将来成人后在单位会固执、要强、难以与人合作,其实这些个性都是小时候养成的.

4)赏识,并不排除提醒和温柔的惩罚.不用恐吓、讥讽、打骂等方法,而是用让孩子看到他错误行为的自然结果,或必然逻辑结果来警示.许多孩子玩带彩灯和音乐的玩具,老师规定只能在课堂外玩,如有违规者,收缴玩具,一周后退还.有一次,李睿在课堂上把玩具弄响了,全班大笑,老师不能继续教课.这时,老师必须执行规定,让孩子心理感觉到,社会生活是有规则的,而且要学会自律和遵守规则乃至法律.奖励和惩罚是相互作用的,都是教育方法,但运用时必须有原则.赏罚标准关系着孩子人格发展,所以老师或家长在赏罚时必须谨慎.一般来说:多奖少罚,大胆奖谨慎罚,公私下罚,生气时或高兴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赏罚不当.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温馨的抚慰,都可能让被赏识者铭记终生,改变人生轨迹.

5)鼓励孩子要有技巧,少用物质手段,少与他人比较.杜文同学把倒在地上的椅子竖了起来,同时把地上的一片纸屑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这一行为被刚进教室的老师撞见了,老师既没有责怪其他同学没把椅子竖起来,也没奖给杜文写字本,而是将杜文带到自己身边,贴近自己的膝下,欢欣而又温馨地抚摸他的头说,“真乖,做得好!”此时,杜文的心情怎样,我们可想而知.老师的一句简单的评价,足以认可杜文的这一普通之举,足以激励杜文同学继续努力,也足以使其他同学意识到杜文同学的行为是良好品德的表现并决心向杜文学习.老师之所以没有加大表扬和渲染,其一是老师的言行已经达到了目的;其二是以免打击杜文身边的同学.

6)要充分发挥赏识的效应作用.孩子的身心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他们的品德、价值观、性格、个性、体能、智力和能力等都没有形成定势.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赏识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教育者承认差异,承认各有长短之处,并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的长处或闪光点并对其进行鼓励和赏识.在赏识孩子的某一行为结果之后,孩子的附属内驱力加强,他必然会向新的层面或新的领域做出新的努力,这就是赏识的效应作用.教师或父母应充分利用赏识的效应作用,做到关爱孩子,耐心引导,持之以恒,不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朱涛同学转校插班不久,老师就发现他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成绩差,胆小猥琐,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给人一种经常受人歧视,缺少关爱,失去自信的感觉.有一次,老师发现教室打扫得不同寻常的干净整洁,老师知道是插班不久的朱涛值日所为.在新的班集体里,他所作的努力,渴望得到的是什么呢?不就是同学的认可、老师的鼓励和赏识吗!老师抓住这一良好机会表扬了他,并发现值此之后,他的表情和精神面貌与以前不同.于是,老师经常主动接近他、关心他;在下课时,把他揽在腋下,讲解练习题;放学后,老师牵着他的手,有说有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体会到了努力带来的收获,体会到了老师对他的重视和关爱,体会到了与老师相处的快乐.此时的老师不是对他放手而是密切关注和进一步引导,课内鼓励他发言,课外鼓励他参与群体活动.朱涛变了,老师在不断地满足他对“赏识”和“爱”等基本层次的需要,他的自信心加强了,各方面向上了.对他表现的一个“亮点”的赏识,导致其他方面的好转,这就是赏识的效应作用.学会赏识,家庭、学校充满欢乐,孩子心田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