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行为道德的元学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234 浏览:23530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条件下,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个人,其行为道德如何才能既使个人行为达到善的目标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从元学的视角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确保个人行为既能达到善的目标又能保持与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和谐一致,维护社会共同体的发展.

关 键 词:元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行为道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市场经济中的各种活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有个人的参与才能完成.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个人,其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如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其自身的各种素质,其中,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的道德素质.因此,个人行为道德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要求,将直接影响我国市场经济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笔者试从元学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行为道德做一理性探讨,以期个人行为道德能够使个人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和谐一致,个人行为效应充分发挥.

一、元学的内涵

(一)元学的内涵.所谓元学,就是关于术语的意义和道德判断的确证的科学.可见,元学是关于两个方面确证的科学,一个是关于术语的意义,另一个是关于道德判断.笔者旨在对个人行为道德判断进行推理,所以,对术语的意义的确证就不赘述.其实,元学的根本任务是对道德判断或判断进行确证,即道德推理或价值推理的逻辑.也就是说,元学研究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的或不应该的、是善的或恶的,也就是追问道德价值的基础.比如说,从现有的社会生活的实际状态出发,研究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才能使社会生活更健全;从生理、心理的事实出发,研究我们的心理状态怎样变得更好.所以,元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是”、“事实”、“事实如何”与“应该”、“道德价值”、“应该如何”的关系问题,即能否和怎样从事实(“是然”)推出道德价值(“应然”)的问题.所以,元学要追问的是一切道德判断背后的价值基础.

二、元学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个人行为道德

从元学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人行为道德规范得以形成的事实前提,个人行为道德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基本的事实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经济,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这个基本的事实前提从元学考察的需要看,是由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的结合起来的,且可以分解为下面两个条件.

1.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其竞争经济的基础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行为有以下特点:(1)个人行为以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动力.(2)个人行为具有竞争性,其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基本的目标是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以此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必然会使一些个人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充分施展才华,而使一些不思进取的个人处于待业或失业状态.(3)伴随个人财产的不断增加,个人超前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共存.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除少数人进入高消费领域外,绝大多数的个人,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节俭的传统美德.

2.社会主义更加重视公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性(如:以公有制为基础,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统一结合,效率与公平的根本一致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等),这就使个人行为更接近社会主义公正的价值目标即善的目标.

(二)个人行为道德要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行为道德,必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其个人行为的道德内容必须包含以下方面.

1.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有助于增强个人行为的开拓意识、竞争意识,鼓励人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因此,适度的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必然产物,是深化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必须培养个人对优胜劣汰的心理承受力,树立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独立人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自主权增强,竞争机会增多,风险与责任也增加.公民有权为生活得更好而自由选择,也有责任为自己未来的命运做出努力.为此,必须培养独立的人格,确立自我负责的精神.

3.平等、自由、公平的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它承认和尊重个人的主体地位,赋予个人充分的自主权、经济利益和一定的社会责任,增强了个人的意识、平等意识,有力地冲击等级观念.遵循等价交换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市场经济的这一特征,反映到道德领域,则要求个人享有平等的机会、平等的权利、平等的责任和义务、平等的人格.

4.互利共赢意识.追求物质利益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但它必须同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利益相结合,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行为当然同自身利益有关.在考察个人行为道德时,应该从其经济利益出发,这样才能体现出道德的真实性、可信性.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是平等和自由的.


但是,仅就个人利益来考察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行为的价值还远远不够.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就可能会损害以至牺牲他人利益维护自身利益.因此,个人在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时,必须处理好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关系,在承认个人利益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的前提下,协调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三、如何使个人行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

(一)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奏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我国的传统道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入时代精神和现代化内容.例如: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正如儒家提出的:“义以为上”、“先义后利”,就体现了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的原则,体现了个人与他人、社会、群体的关系.又如:“不义之财不可取”、“仗义疏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成为当今社会个人行为的准则,它要求个人在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时,具有社会责任感,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利己主义.

(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正当的手段获取个人物质利益.首先,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增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心理承受力.其次,增强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主体意识,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居安思危,富有紧迫感、危机感.要防止和警惕市场经济的利己性,避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丧失良心、道德.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正当手段、合法途径获得自身的物质利益.再次,加强个人行为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使个人行为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规范,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道德规范融入各种法规制度和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准则之中,约束行为,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修养和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