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性学习方式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187 浏览:59688

现今,各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虽然已取得不小成效,却较难深入开展,而且不少只是落实在表层.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已充分发展的高中生而言也显得过于表面化,若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可以发挥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自我反思,促进学生自主成长.而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亦更加深入地推动着新课程改革与发展.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以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开展,既符合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又适应山区普通高中学校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一、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山区学校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内容比较单薄,形式单一,而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极大地推进和丰富了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山区学校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探究活动难以开展,甚至根本没有办法开展,大多采用从书本到书本的“讲授式探究”.很多都是在纸上“做实验”,在卷子上分析“学生心理素质”等,山区学校师资薄弱、经费短缺,探究活动的开展,要结合自身实际,从“探究身边的人和事”入手.探究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心理素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重视模仿、继承,接受知识等,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缺少的,但它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这种传统教学已不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它使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低下,使学生缺乏质疑问难的创新品质.

(二)学生对自身心智心理方面感兴趣、好奇,但缺乏必要的常识,说明开展心智训练活动既有需求又有必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较成熟,一味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心理剧、讨论和辩论等形式,学生会感觉没新意、太表面化,因为很多活动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学生按程序操作就可以了,这让学生缺少自我探索和自我反思的机会.因为学生心理困惑渴望自我了解,渴望与同龄人沟通,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自己.

(三)把“心理问题”作为可实践、可学习、可评价的客观问题,探究既符合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又满足山区普通高中学校探究性学习的需要.如高一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显著,如何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克服不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及如何发展等问题都很模糊甚至迷茫.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独特问题出发,将外在的知识和活动与主体的探索结合起来,走进学生内在的心灵世界,让学生主动地汲取相关知识、探究问题,获得内心的感受和领悟.例如:我们通过“高一心智训练活动”的研究课题,就是让同学们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查找及寻求一些可靠的数据和问题等,完成系列活动案例设计,并组织实施活动、体验探究等,使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社会生活为自我怎么写作.

二、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步骤

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把学生的主观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规律.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以“高一心智训练活动”为例子)

情境创设阶段

1.活动任务

(1)进行必要的应变能力训练;掌握探究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高一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特征及情况的相关报道、资料等;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3)设计一份“高一学生心理状况”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访.(4)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汇总信息,归纳问题,提出子课题.(5)确立探究活动子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指导建议

(1)营造探究活动氛围,向学生提出“高一心智训练”活动主题,并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教材,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方法与技能的通识培训.例如:如何进行访谈,如何设计活动案例,如何撰写论文,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如何对实验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等.

(2)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问题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自身.让学生带着“高一心智训练”的活动主题,通过书刊查找、网络搜索,收集有关心智训练发展的资料,如了解高一这一阶段学生心智特点,为设计问卷调查表提供第一手资料.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探究活动主题讲述一些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激起探究的“火花”.

(3)结合学生讨论,要求学生把通过深入问卷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等形式获得的信息记录在“探究活动资源卡”上,建立探究活动资源档案.

(4)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结合调查问卷分类汇总的结果,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子课题,并填写好子课题申报单.

(5)综合学生申报的子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整理,确立若干子课题.

小结:该探究活动是分层次的,让学生凭着个体的潜质与爱好、基础与经验对知识进行选择性汲取.教师根据活动主题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的对象变为主动探究的角色.学生不再感觉到学习的无奈与重负,他们享受到的是浓郁的人文气息、平等的求知空间、愉悦的成长场景.

实践体验阶段

1.活动任务

(1)了解学生心智检测的主要指标,了解常见的测验手段.(2)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3)根据子课题的内容设计探究方案,规范操作过程,科学记录现象.(4)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提炼观点.

2.指导建议

(1)辅导老师要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目的、步骤、方法及组员分工等,指导他们制订出活动方案.


(2)山区学校学生的知识面不广,在探究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难以把握的,这个时候学生也许无法继续下去,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指导老师要及时给予帮助,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勇于探索.

(3)整理、总结、归纳子课题的研究成果,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探究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指导好学生如何把研究过程中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撰写研究报告(或考察报告、调查报告等),力求让学生把实验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等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次分明地进行梳理、归纳.同时老师还要分享学生收获成果的喜悦,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汲取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小结:让学生自主选题、主动探究,使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人,他们就会围绕着既定的活动目的主动参与;就会依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就会努力把已有的经验,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运用于实践中去体味.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个体生命有自由成长的空间.

总结提升阶段

1.活动任务

(1)学生汇报、交流探究活动中的做法、经验、教训等.(2)在小组间或班级间开展讨论,交流汇报.(3)科学评价,及时反馈.

2.指导建议

(1)根据学生探究阶段的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组织交流汇报活动,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表达能力等.

(2)根据各自探究实验的内容和收集到的材料,分析高一学生心智状况及呈现的问题,得出结论,形成小组建议,撰写有关的研究论文;开展高一心智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摄影图片展示等.

(3)指导学生根据探究实验结论和汇报交流体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开展辩论比赛,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结语

交流的目的不是评判探究成果的多少与优劣,而是创造一个真诚倾诉和启迪思维碰撞的机会,倾听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得感受.在辩论中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让他们在探究中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反思和探究,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指导老师除了要给学生一个物化的展示平台外,还要重视搭建一个各种活动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探究活动展示中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