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与三年级数学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957 浏览:80893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的一种平等教育,使学生在同一课堂教学中达到达到接受教育条件相对均衡、获得教育效果相对均衡、享受教育的资源相对均衡,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教育均衡发展呢?本文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达到接受教育条件相对均衡;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达到获得教育效果相对均衡;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达到享受教育的资源相对均衡三个方面来论述教育均衡发展与三年级数学教学研究.

【关 键 词】教育均衡发展,三年级数学,教学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的一种因材施教方法,使学生在接受教育条件相对均衡、在获得教育效果相对均衡、在享受教育的资源相对均衡,其根本就是平等教育.而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思维形象;学习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呢?一直是我们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我们作为教学第一线教师,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运用到我们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去,提高我校的数学成绩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措施.现从三个方面简论如下: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达到接受教育条件相对均衡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九周岁,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数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一基本能力,从而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条件上相对均衡.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

1.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培养学生无意注意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其无意注意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凡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例如:在教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数是二位数的乘法,引导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新知识.具体步骤如下:原有知识准备题:

在讲解准备时,有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是关键.学生的知识经验一方面来自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由于我们抓住了三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区别情况加以运用这些知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每个学生都循序渐进地获得了新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了进步,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1.2有张有弛,培养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性还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三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已有知识的引入已使学生兴奋的情绪得以稳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成了中心环节,我们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阶段,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可以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理解和运用.正是因为张弛并用,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发展.

2.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达到获得教育效果相对均衡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记忆知识.对三年级学生就不能依然停滞在这样的水平.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特点又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为此,我采取由直观教学入手,并且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使学生在同一的课堂教学中,获得相对均衡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可采用如下的步骤: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乘法时,三个数相乘,结果不变;和除法时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结论.这样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根据学生思维特点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达到获得教育效果相对均衡.

3.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达到享受教育的资源相对均衡

学生原有的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掌握,这是知识的正迁移;也可以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这是知识的负迁移.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上都容易依赖旧知识,对新知识不易接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做法是:

3.1温故知新.三年级是整数学习的最后一年,多位数运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这部分教材的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全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赖于一、二年级各种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我们不可能抽出整段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而只能把一、二年级学过的进退位加减法,一位数乘二位数,试商等内容编成口算、听算训练题目,有计划的安排到各节课,作为课前练习.使旧知识对学习起着正迁移作用,促进学生相对均衡地享受教育的资源.

3.2运用比较.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经验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向迁移作用.例如:教学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对偶题目:


51600÷700等于73等500

往往有一些学生算错为:

51600÷700等于73等5

在启发学生用验算的方法发现错误.进而说明余下的“5”是被除数的百位上,应该是“500”的道理.最后帮助学生与以前的有余数的除法做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消去相同个数的“0”之后,按以前学过的方法求商和余数,这是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如果有余数,应该在余数后面也添上被消去的“0”的个数.当然,这只是指法则的记忆而言,在算理上是完全统一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能记住了.这样通过比较防止了学生依赖旧知识的负迁移作用,促进学生相对均衡地享受教育的资源.

3.3改错练习.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到从正确的方面教给学生的知识,而且注意到从反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例如,讲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除了用上面的比较法,在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我还注意到学生由于死背法则,往往对其中的关 键 词语记忆模糊或者理解不深造成的可能错误,编了下列错例,让学生改错:

第(1)题由学生依赖旧知识75÷25等于3,忽视了被除数被消去两个“0”,除数被消去一个“0”不相同而造成的错误;第(2)题由学生依赖旧知识1300÷3等于400等100,忽视了除数是300不是3而造成的错误.通过改错,让学生认识单纯依赖旧知识的负迁移作用,促进学生相对均衡地享受教育的资源.

总之,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不同的思维方法,不同的学习方式基础上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