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034 浏览:130492

【摘 要】良好的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教育、日常生活中强化而来的,那么幼儿的礼仪的提高是在老师、家长的榜样影响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一次次的实践活动锻炼下形成的.本文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如何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作了多年的尝试和探讨,初步建构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进行礼仪教育的如下策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重视环境创设,营造礼仪氛围;礼仪课程化,在幼儿一日常规中体现;引导家长群体,巩固礼仪习惯.

【关 键 词】幼儿园;一日生活;礼仪教育;策略

幼儿礼仪教育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提要,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总体素质的提升;礼仪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思想觉悟道德素质、文化教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个人礼仪形象是我们自尊、自爱、自立之本.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家庭,幼儿园进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幼儿园是基础教育机构,如何培养幼儿从小就成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园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常规管理中,对幼儿的礼仪教育的策略上作了如下几方面的实践尝试:


一、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老师是孩子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拷贝着老师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在幼儿礼仪教育中老师不仅仅是实施者、教授者,更应该是学习者和实践者.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决定行动.礼仪不只是外在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内在的履行,品德也是决定礼仪成败的重要因素.为了让老师成为礼仪的垂范,修炼内在的功底.

因此,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自身的个人魅力.并且要求老师仪表方面端庄大方,不穿高跟鞋和时髦拖鞋、不披肩散发、不穿奇装异服.在行为上,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语言文明礼貌,幼儿招呼要回礼,不拿幼儿当出气筒,教育要得当正面.待幼儿真诚有爱心.对同事彼此谦让、彼此尊重、宽容大度,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成长.

二、重视环境创设,营造礼仪氛围

为了加强教师、家长、幼儿的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深入到一日生活中,使礼仪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针对幼儿特点开展各种礼仪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接待客人、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借助物质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礼仪的习得在时间与空间上得以延续,脱离了纯粹的教与学的单一模式.老师将幼儿在一日常规中表现最棒的进行积分并反馈到栏目上,有效引导孩子行为习惯规范.幼儿园对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凸现了幼儿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成为了幼儿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

三、礼仪课程化,在幼儿一日常规中体现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化、生活化,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教学计划,每周两次向幼儿展开礼仪教育.我们在教学中深入故事、儿歌,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让幼儿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使孩子们知道了哪些是礼仪,礼仪都有哪些行为.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出现一些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四、引导家长群体,巩固礼仪习惯

家庭是幼儿礼仪教育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效果.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人生的路途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向导,第一路标,家长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孩子.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加强与家庭的交流和合作,促使家长能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教育,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使礼仪品格教育延伸了教育的空间,切实巩固了教育成果.我们的礼仪品格教育要获得成功,必须家园互动、持之以恒.让每一位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持之以恒,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的任务是复杂艰巨的,其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只要我们和家庭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会取得卓见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