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430 浏览:59677

摘 要:针对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分析了基于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类型从工作体系构建、培养方案制定、双导师制、实践环节及日常管理与资助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和具有实效性的工作策略.

关 键 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陈兴文(1969-),男,辽宁锦州人,大连民族学院教务处,教授;

刘燕(1970-),女,辽宁大连人,大连民族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DC110213)、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编号:Lslktsz2012-114)、国家民委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2DLZ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54-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2009年起教育部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采取逐步加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推进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预计到2015年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招生比例将达1︰1.

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比学术型研究生修业时间短,为了保障培养质量,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这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转变培养机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方向,也给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工作目标.如何适应新的培养模式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成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某一特定职业(行业)或国家特殊需求为背景,以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培养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和新工艺的集成创新与二次研发能力.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需加强专业技能、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训练.而目前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于应届本科生,普遍缺乏实际工作阅历和实际项目磨砺,学习过程中更多的着眼于知识学习,常常忽略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对社会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关注较少,毕业时势必产生心理预期与社会对职业能力需求之间衔接的矛盾.因此,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及自身的缺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及早地适应工作环境和职业要求,这是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本文提出了基于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实效性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二、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因此,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等方面.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的根基部分,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是支撑职业素养的表象内容,是通过学习、培训等可以较容易获得的.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是指跨职业的专业能力,这一能力是适应当今岗位融合度高的要求.

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人们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具有优良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可促进人在职业活动中进行创造和发展,提高工作绩效、业绩和职业成就感.

三、开展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选择

1.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但是目前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基本重复,由此很容易造成导师只是附带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或者纯理论研究的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现象发生,整个教学缺乏应用特色,不利于学生及时了解和体验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掌握本领域内的新技术,直接影响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违背了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初衷.因此,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开始就应该充分利用校外导师的从业经历和产业资源加强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并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和各环节中,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研究生面向实践应用的能力和素质,真正促进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转变.

2.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

职业性、应用性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特征,这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和就业等实际问题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困惑、师生和谐关系,也影响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怎么写作面向.这一问题解决的好与坏也对提升专业学位生源质量、促进专业学位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只有学生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优良的职业道德情操,才能满足社会各行业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从业素质要求.在加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利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和标准来引导学生,通过行业动态讲座、企业课程、企业实践以及研究生评价的制度设计等环节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

产学合作平台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作为准员工通过参加企业实践体验企业文化、热爱企业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他们如何做到维护公司利益,不做损害公司利益、为了短期利益损害长期利益的事,感受良好职业道德情操对个人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3.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加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来激发社会责任感;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用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诚实做人、守信办事做人,树立社会责任感.

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可使他们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有充分的理解和明确的努力目标,另一方面可培养他们积极、认真、严谨的态度,即使是在他们不十分感兴趣、不符合自己理想时依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通过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使他们对社会、工作、生活、他人、自己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向上的活力,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四、以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为主线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构建课内外、校内外、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的特殊性和培养目标的鲜明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应放在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渗透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全过程,并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的重要内容.特别要重视行业、企业专家在课程体系开发中的独特功能,因为他们既是学生的业务导师又是职业发展规划导师,是学生了解国家、社会、行业和企业需求的重要窗口.通过构建课内外、校内外、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

2.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突出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明确提出,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结合职业道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时,要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制定培养方案的主线,不仅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职业道德的内容,也要在行业动态讲座、企业课程和企业实践等环节中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训练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主要内容,目的旨在帮助他们尽早熟悉自己所在行业的职业操守、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尽快适应社会的要求,帮助他们为今后完成角色的转变打好基础.

3.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指出,“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这是适应新形势下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需要.”目前专业硕士基本上按照“1+1”模式培养,即第一年在校内学习,第二年在校企合作基地或者企业进行一年的实践.这一环节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职业能力训练的环境,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地了解社会、感知社会的教育环境.这一环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有利于增长学生的才干,有利于学生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形成,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4.发挥双导师制在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的学业成长、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中明确指出,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因此,应完善导师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制定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制的具体考核指标.在导师资格遴选过程中,不应只看重科研项目、论文发表数量和等级,还应考评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修读时间短,应充分发挥双导师的育人功能,明确双导师制的责任与义务,建立校内外导师定期沟通与联络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外实践阶段的思想状态.

5.完善研究生日常管理与资助体系

完善的学校、企业和导师日常管理与资助体系可以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逐步建立学校负责、企业参与、全程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共同开展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建立研究生与学校、导师及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渠道;建立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体系,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校内外岗位,承担教学、科研、管理辅助等“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工作;资助学生开展创新研究课题和承担企业项目,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创造了优质载体,激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五、结束语

以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且可以促进研究生形成良好的择业观、就业观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