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与建议

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75 浏览:2071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凡是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凡是管理工作做得好的领导,凡是教学成果比较显著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而且是实践教育科研工作的典范.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江苏洋思中学、盘锦实验中学等许多名校都是科研兴校的结果.这两所学校的校长蔡林森、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在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

现在,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教育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增强,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参与或主持科研课题研究的人数越来越多,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涨,并且普遍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一是校长的现学理念越来越需要教育科研理论的提升.

二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需要教育科研的指导.

三是办学品味的提高,越来越需要教育科研的武装.

四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来实现.

记得20世纪六十年代世界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琼?皮亚杰曾经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庞大的一个教师工作者队伍,这样专心致志地在全世界工作着,而且一般都有胜任的能力,却产生不了杰出的科学研究者,能够使教育学变成一门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其实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在我们的现实教育生活中存在着.在我们的学校里面,有很多勤勉踏实肯干的教师,他们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却不注重学习教育理论,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当学校布置的教研科研任务与其它工作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退而求其次.我想,相当一部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意识淡薄、参与教科研的热情不高也是现在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这些尴尬充分暴露了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育科研工作发展不均衡,各校重视程度差别较大

名校比较重视科研工作,行政参与有利于科研工作开展.而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先导性的认识不到位或者是错位.科研兴校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真是在笔头上重要,口头上必要,实际上次要,忙起来不要.还没有把教育科研工作真正纳入工作日程.有的认为科研可有可无,或认为搞科研不是教师的事,甚至认为搞科研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科研薄弱校依然存在.

2.科研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地位不稳定,有“边缘化”的趋势

有的学校科研部(室)专职科研人员少,素质不高.而县(市)区科研部学校科研室主任基本上都是身兼数职,事务繁多,领域不清.

3.基础教育科研经费匮乏,基本上是零运作

基础教育科研经费的匮乏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市县科研部门没有任何科研专项经费,基层学校在科研投入上也很有限.

4.教育科研的激励与制约机制不完善

有的学校追求课题级别或证书级别,而对是否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却不在乎,原因就和我们的激励制约机制不完善有直接关系.

5.科研的功利思想严重,浮躁跟风现象普遍

如有的学校追求课题数量,不顾质量;追求课题级别,不顾实际;追求课题立项,不求结果,课题主持人(校长居多)及教师缺乏真实的课题研究,造成了“空壳”课题;追求证书,不重实效.

6.基础教育科研和教研、教学相脱节

教育科研和教研、教学相脱节增加了参加研究工作教师的劳动量,使科研工作成为一种负担,这不仅弱化了学校教科研活动所具有的功能,而且还打击了一部分教师从事教科研的信心和热情.


以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科研质量的提高,需要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并妥善解决.

二、思考与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树立严肃的教育科研态度

教育科研工作是扎扎实实的事情,容不得半点含糊.“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不能停留在口号上.真正实现“科研兴校”的目标,就必须对教育科研工作有正确的前瞻性认识,切实转变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首先,要强化科研工作的领导,领导首先要有科研意识——走出教育科研工作可有可无、可管可不管的误区.进一步理顺科研管理体制.应把教育科研工作做为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校长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要认识到教育科研要讲求实效性、应用性——走出教育科研急功近利的认识误区.第三,搞教育科研要有自觉自为意识——走出“搞教育科研是负担”的误区.教师进行研究是工作所必须的,树立工作即研究的理念.教师的研究不是为自己增加额外负担,而是力图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就可以熟练地解决种种教育、教学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在不增加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就必须树立科学、严肃、求真、务实的教育科研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科研工作进入“创新思考—实践研究—成果运用—指导实践—提高水平”的良性运行机制.

2.校本科研,课题教研,实现真正意义的教科研训一体化

著名教改实验家华东师大顾冷元教授指出:“要把教师的研究指向自身的实践”.那种不顾学校和个人实际一味追求级别高的课题去研究或图虚名的做法是错误的,结果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进行科研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体现,实现课题牵动.从学校和教师的总体情况上看,能够主持和参与省、市科研规划课题的还是少数.大多数学校和教师主要是要进行校本课题的研究.参与或主持校本课题研究,就是要落实校本科研的基本理念即学校就是研究中心;课堂就是实验室;教师就是研究主体;师生成长就是研究目的.有校本科研就要有校本课题,校本课题不要追求数量,关键是质量;不要求大求全求名,而要求实求真求精.有了校本课题就要有课题教研,课题教研就是采用科研的选题方法,运用教研的组织形式,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立足改进教学实践,解决教学现实问题的小专题、跟进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我认为,一个课题就是一个团队,或者说是一批科研骨干教师队伍,从开题论证到课题实施再到得出结论,这个研究过程就是队伍历练和提高的过程.就是培训科研型教师的一个完整过程.科研、教研和培训能更好的体现集体的协作力和凝聚力,我们的目标就是最终实现真正意义的教科研训一体化.

3.推出精品,加强建设,形成市县校管理网络制度化

南方和教育发达地区教育科研机构都是相当受重视的,相对于我们北方来说教育科研机构的地位需要强化.我省市、县两级教育科研机构多挂靠在教师进修学院(校).仅大连市教育科研所独立的.沈阳市、葫芦岛市教科所已并入教育局.在学校科研工作开展日趋重要的新形势下,加强市、县、校教育科研组织的建设很重要.各县(市)区应设立独立的教育科研部(室),整合县(市)区教育研究资源,并有专人负责教育科研工作.建立健全我市科研工作网络,为课题实验校提供一个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在理解贯彻省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学校教育科研规章制度,我市好多学校建立了几种科研室建设方面的制度,如队伍建设制度;条件保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成果评审制度;表彰奖励制度.还有学校建立了两类教育科研规章制度,一类是规范教师行为的制度,如科研室主任职责,科研骨干带头人职责.另一类是促进教师参与研究的制度,如科研成果、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等等值得推广学习借鉴.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没有普及,科研工作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没有提高就不能展示科研水平的高度.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课题研究的高度,推出成果精品,让成果精品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怎么写作学校、怎么写作教师、怎么写作学生.在全国上下呈现课程改革热潮的今天,学校要应对来自各方面激烈的竞争,学校领导者在学校建设方针中,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新观念,必须把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素质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战略举措,努力建设一支善教育、精教学、能科研的教师队伍,使学校走上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