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手记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353 浏览:66555

每个国家的父母都有一套养育孩子的道理和做法.它们源于自己的文化历史传承,建立在自己的社会背景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所以,无论它们看上去很美,还是看上去很怪,都会在各自的土壤里繁衍千万代,生生不息,愈发绚烂.那么,作为中国的父母,当来自世界各国的新思路、新理念频频冲撞到眼前时,我们如何从或羡慕崇拜、或质疑批判的复杂情绪中走出来,找寻到最适合我们自己的那一条路,几乎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


他国育儿之“怪现状”

如同老外对中国“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那么多家庭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和“居然有把尿这回事?”充满疑虑—样,我们对他们在育儿上的做法也充满了好奇.

比利时

·注重孩子的艺术修养.幼儿园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接触和感知艺术,除了每天在课上让孩子大量绘画外,还经常组织他们参观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这能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情趣,增加未来的幸福感.·从小进行环保教育.比利时政府通过宣传来告诫孩子们,不要被玩具外面那层漂亮的包装所诱惑,它们也许正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而最好的玩具是那些能造福于环境的“绿色”玩具.

德国

·寓教于玩.6岁前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工作”就是玩!·老人只愿意做孩子的临时玩伴.德国的爷爷奶奶不会放弃自己的生活来无条件地照顾孙辈.

法国

·钱是用来花的.法国父母认为过于勤俭等同于不懂得享受人生,他们会采取积极的鼓励办法,让孩子勇敢大胆地去消费.·除了多了一个孩子,妈妈和之前的状态没什么区别.即使是全职妈妈,也会认为将孩子送到半日托管班来让自己喘口气是理所当然的事,根本无需心怀歉意.

瑞士

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习三四种语言.

加拿大

·孩子也能当义工.加拿大社会的一个共识就是,慈善是每个人的事,孩子也不例外.·“裸B运动”.裸,裸露;B,新生baby.让新生儿裸露身体在合适温度的室内翻躺着玩耍,或帮他滚来滚去,又或者将他倒转身体学习抬头,让宝宝天然地接受外界的刺激,用身体直接感受世界.因为是“运动”,所以同时会有若干家庭一齐参与.

美国

·一直穿着纸尿裤.他们要孩子顺其自然,直到自己学会大小便,才会摘掉纸尿裤.·从出生就开始训练独立.每个宝宝从出生开始,即便没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也要睡在单独的床上.·打孩子犯法.在美国打孩子会被指控儿童.正式判决前,孩子会被放到寄养家庭,若罪成立,打孩子的家长将被剥夺孩子的抚养权,并罚社区劳动上百小时.

阿根廷

大多数父母都习惯让孩子晚睡.他们觉得家人共度欢乐时光远比坚持让孩子每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睡觉更加重要.

英国

·不给孩子让座.英国父母很少开车接送孩子,而是让他们自己背着书包徒步或乘坐校车去学校.在公共汽车上,英国人唯独不会给孩子让座,他们认为孩子是需要锻炼的,应该鼓励孩子独立.

芬兰

·成绩不是拿来比较的.发考卷时,老师会将考卷朝下,不喊出分数,一个个学生发.成绩是个人的隐私,和班级、别人都无关.·不将老师划为三六九等.学校不给老师打考核,没有督察,也没有评鉴报告,坚持教育平等.·更重视“后进生”.因为“学得快”者“得天独厚”,“学得慢”者“先天不足”.为了弥补造化的不公,他们“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

日本

大练三九.躺在手推车上的婴儿要光着脚丫,女孩子大冬天也穿着迷你短裙,大寒时节幼儿园和小学里更要组织孩子上身,到户外拉练.

新加坡

·从出生即开始性别教育.从婴儿时代的服装颜色选择,到语言/认知启蒙的性别告知,到幼儿园第一课就是认识厕所区分男女标志,新加坡的性别教育可谓是做在了“起跑线”上.·将子女规划妥当才准离婚.国家规定:凡是要求离婚的有子女的夫妇,必须向当地家事法庭提交一份详尽规划孩子未来的计划书,其中包括孩子的监护权如何行使,孩子将入读哪一种或哪一所幼儿园、学校,离婚后夫妻双方应尽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如教育、经济、探望、辅导等,人们称之为“育子方案”.

新西兰

·IamspeciaI.孩子们通过画画、手工、作文从自己的相貌入手,学习认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接纳和喜欢自己.这样的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西方的月亮比较圆?

在各种来自国外的育儿资讯应接不暇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就陷入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质疑和批判,继而盲目去推崇和照搬那些我们认为更好的理念.每一种育儿方式的背后总会有自己的理南,让我们一起先来寻找,看看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差异?

正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文化传统存在着干差万别,育儿理念和方式才会有所不同.比如文化环境就是塑造育儿之道的一种非常有力却常被忽视的力量.在谈到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别时,旅美10余年,有13年幼教管理经验的王东异博士一语中的,他说:“西方发达国家倾向于把孩子培养成社会的人,而中国人的思想是‘这孩子是我们家的’.”正因为是要给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以西方对品格教育、人文素养、兴趣培养等方面更加重视,特别是他们从小就教育和鼓励孩子发展独立性,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比如在美国的本土家庭里,大人出学费供孩子读大学的只占5%,70%的学生都使用教育贷款,毕业后用挣到的薪水来偿还,还有25%的大学生完全靠在校期间自己打工赚取学费.

而有着“子承父业”“光宗耀祖”传统的我们因为是“给我们自己家培养人’,所以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的需求,同时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比西方国家的父母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因为孩子的表现牵扯到整个家门的荣耀,顾及到旁人的眼光,故而我们也更容易陷入育儿的焦虑和恐慌.我们注重对孩子个体的培养,有强烈的升学压力,认为想让孩子考进名牌大学,就需要读好的中学、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超前地让孩子训练某些技能,以便让他在后面的学校教育中占取主动,“赢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对我们有更大的诱惑.只是,我们真该停下来想一想,事实是这样吗?我们更注重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有认识,才能有反思,才可能会带来改变.必须承认,每一种教育都有自己成功和不成功的地方.扭转所处环境这艘巨轮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调整我们自家这艘小帆却是易如反掌.

“观念不变,我们就永远停留在照相、踩水的阶段”

寒检测去澳洲度检测,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如果你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观念不转变的话,到了哪里都是一样.在黄金海岸,欧美人看见海都是要玩的,冲浪、游泳、沿着海岸线跑步、沙滩排球等而大部分亚洲人都在拍照.一个是“留影纪念,证明到此一游,看别人享受”,一个是“我要全然拥抱、享受当下这一切”,这完全反映出了对生命和生活的两种态度.

为什么一篇关于西方教育的文章或片段经常能一石激起干层浪?为什么我们不由自主地会去向往那样的教育?不是因为它表面看起来的快乐和轻松,而是源于它从内心深处更贴近我们的天性,更尊重成长的规律.上学的时候,最容易被牺牲掉,让路给所谓“主科”的课程是体育、美术和音乐,而恰恰这三科是最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科目.这种剥夺本能造成的后果当时不会显现,但20年后必然让你尝到苦果.反之一个人如果内心充满着美好的事物,即使没有获得社会普遍意义上的“成功”,脸上也会经常绽放出幸福的光彩.

“80后”父母生力军值得期待

由于两代人所处的社会条件、经历背景不同,上世纪十年代出生的人对于生命和价值观的理解早已和他们的父母不同了.从小没有生存和经济的压力,他们更敢于挣脱束缚,释放自我,也更愿意遵从孩子自己的内心.所以他们可以接受纪伯伦在《论孩子》里提到的“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而渐渐不认同“孩子只是我的私有财产”.

教育从来都是一种选择,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是当被问到“你是会留100万元给孩子写房?还是用这些钱给他增长见识”时,相信越来越多的“80后”父母会给出与他们父母截然相反的答案.

畅游5国育儿观李雁宁

中国人一直坚持的信念和方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绝对是件好事.让我们从下面这些国家在育人方面最引以自傲的品质和价值观人手,看看他们是如何将其传递给国家未来的主人的.

美国:用童子军传达核心社会价值观

200多年前英国的五月鲜花号将第一批被流放的清教徒运到美洲新大陆时,就以人为载体将“崇尚独立性、责任心和自信心,以及勇气与创造”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带到了这片土地上.在美国,童子军被称为塑造优秀美国公民和杰出领袖的训练营,它通过让孩子参加一系列户外活动,把美国重要的一些价值观,诸如自尊、公民意识及野外生存技能等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能够自立的公民和未来的领导人.童子军成员要按期参加军事和技能的集体训练,目的是使他们将来成为坚强的人,能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主要的训练科目是急救、发信号、骑自行车、游泳、露营、徒步行走、观察自然环境、划船、手工艺、学习森林知识和河流知识、狩猎、钓鱼、获取食物以及制造各种器具.在训练中成绩优秀的童子军队员可以获得荣誉奖章.童子军常常会组织一些活动来给每个孩子提供获得晋升的机会.而每一晋升级别中所设置的若干个步骤则以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及帮助他人为主.

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开出的“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本图画书”书单(以下所列为国内已引进,因人力原因也许未能收集齐全,如有遗漏请见谅)

《亚历山大和倒霉、烦人、一点都不好、糟糕运顶的一天》《安迪和狮子》《弗朗西丝和面包抹果酱》《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妈妈的红沙发》《咔嗒、咔嗒、哞》《黛西快过来》《小熊可可》《好奇的乔治》《恐龙嗷呜吼》《别让鸽子开巴士》《鸭子骑车记》《小恩的秘密花园》《乔治和玛莎》《走开,绿色大怪物》《晚安,大猩猩》《阿罗有支彩色笔》《好脏的哈利》《恐龙是怎样道晚安的》《要是你给小老鼠吃饼干》《小猫咪追月亮》《狼婆婆》《鳄鱼莱莱》《玛德琳》《让路给小鸭子》《高空走索人》《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100万只猫》《和甘伯伯去游河》《我的兔子朋友》《打瞌睡的房子》《大卫,不可以》《奥莉薇》《阿文的小毯子》《爸爸,我要月亮》《极地特快》《穿靴子的猫》《逛了一圈》《下雪天》《爱花的牛》《小黑鱼》《驴小弟变石头》《比得免的故事》《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疯狂星期二》《好饿的毛毛虫》《野兽出没的地方》《小玻在哪里》《狼大叔的红焖鸡》

总统亲自挂帅的“阅读战争”

阅读从出生开始(BomtoRead),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提出的.1994年,全美教育进展评估委员会进行的一项统计,发现美国四年级的学生有40%达不到基本的阅读水平,而这成了教育改革的催化剂,从克林顿、小布什到奥巴马,历任政府开始出面抓阅读,开展阅读研究和实践,而阅读对提高个人与国民素质的作用现已开始显现.

如何从0岁开始培养出一个好的阅读者?以下是美国图书馆协会给出的建议

1.从出生开始每天给孩子读书;

2.给孩子唱歌,反复念诵儿童童谣;

3.带孩子去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故事时间,借书回家读;

4.选择有彩图的、文字简单的甚至无字书;

5.有感情地朗读,或者仅仅是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讲故事;

6.拿书的时候让孩子能清楚地看到画面,让孩子玩书;

7.孩子1岁以后,鼓励孩子指出书中的物体、重复书中的单词或者是谈论书中的故事;

8.对于孩子喜欢的书,要满足孩子反反复复的阅读需要;

9.用对话式阅读(Dialoglcreading)方式帮助孩子参与到故事中去,从而发展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用开放式提问(Open-endedquestions],比如“你觉得为什么×××这么样”,“你觉得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来代替只给孩子机械地读文字;10.用你感觉最舒服的语言去读书或者讲故事,不一定必须是母语;给孩子讲你自己家庭、种族文化等方面的故事;

11.通过和孩子玩关于单词的音、押韵的游戏帮助孩子发展音囊意识(Phonologicalawareness),让孩子真正理解单词是由一个个小小的音组成的;

12.鼓励大孩子给小孩子读书;让孩子看到父母读书,给孩子做阅读的榜样.

——摘自《出国不出国》

法国:将艺术如生命般对待

法国孩子是世界上公认最富创造力和艺术天赋的孩子.在法国,所有的幼儿园都把美术教育看成是教育的根本,80%以上的幼儿课程都和美术有关.在地理、音乐等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积极鼓励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以此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热爱.

回到家里,为了营造艺术的氛围,父母们也会给孩子写很多手工制作的材料.他们喜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他去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生活与艺术;法国的孩子们对建筑物、美术、音乐有独特的感悟与认识,他们看见一幅画,甚至就能谈到它的配色、素材、明暗、构图等,并能说出对画的感想.

法国音乐人眼中中国琴童、家长和老师

学习艺术是要有对美的感觉和追求的,我觉得很多中国的父母不是从帮助孩子了解艺术的层面上来让他接触音乐,老师对音乐的理解也非常死板,没有意识到深层的灵魂.如同歌剧的台词上不会标注“这里呼吸5秒,那里抽泣3秒半”一样,不是老师让你在这小节慢你就在这儿慢.多听多体验,有自己的感受才能产生真正的热爱.否则,用错误的方法学音乐完全是在浪费生命.

——朱力安,知名主持人,法国人,出生于音乐世家,5岁起学习钢琴.

16岁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巴黎音乐学院大提琴专业.

德国:从劳动开始自我磨练

在德国,法律禁止进行学前课程教育,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被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兴趣班、培训班.同时,法律还规定:6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干家务.德国的职业教育全球领先,这里的孩子很大一部分选择职业教育,上大学并不是首选.德国孩子动手能力强,跟其民族观念有关:劳动不丢人.对那些技术熟练的工人来说,他们的双手就是生活的保证.

德国人几乎都在地下室里辟出一间“家庭小工厂”.尽管各家“小工厂”规模、大小、条件和设施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用来为家庭怎么写作,供大人和孩子在这里维修、拆卸、安装、加工制造、做实验等.“家庭小工厂”的家底是几代人攒下的,基本上是要啥有啥.从小看着大人们自己修理汽车、电器设施、橱柜家具、上下水管,孩子们得到的是耳濡目染的身教熏陶.即使不到2岁的孩子,老师们也鼓励他自己吃饭,孩子们获得的不仅仅是动手能力的提高,更是生活的本领和做人的基础.

日本:独立人格从娃娃抓起

能够在自然资源极为匮乏,国土面积狭小的不利环境和条件下跻身世界顶尖国家,毫不夸张地说,日本的今天全仰仗其把“人口”变为“人才”的素质教育.吸收了东方儒家思想和西方先进理念之精华的日本,十分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从社会、学校到家庭,都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上课甚至全家人外出旅行的时候,孩子们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他自己的物品,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是如此.统一的社会氛围让他们从小就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学后,也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外面参加劳动,赚取学费.

芬兰:揭秘“奇迹教育”

一个缺乏自然资源、人口稀少、强邻环伺的北欧小国,不追逐众多国家和社会笃信的“精英教育”,反而以众生平等的观念,打造出了一个整体水平既高又平均的国力.在针对世界各国15岁学生的评估项目中,芬兰学生在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科目上均拔得头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干百年来对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基本教育理念,在芬兰被扎扎实实地付诸实践.

人生是场马拉松人生不是需要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学习,不是为了夺冠军,争第一,而是为了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不做起点不公平的较劲所有的评估与考试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改进,考试的目的,不是要给学生带来挫折和惩罚,而是要让学生和老师共同了解对于学科的认识到了哪里,最终求得大家共同进步.用家庭教育赢过全世界芬兰父母从小就教孩子们读书,但不把学业当成唯一,在与学校的沟通中,也不只在意孩子们的成绩.

——摘自《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从以上不同的育儿观中,我们看到每个国家、不同文化对于育儿的理念差异,而这也印证了,育儿没有最好的模式,更没有固定的某—种模式,不同的教育体系会培养出不同特点的人.

这些书,帮你更全面地考虑孩子的未来

更多地了解国外教育的期待和细节并从中体会国外教育对人才的评价际准,这样我们才更有可能培养出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孩子.但在开阔眼界,吸收精髓之余,一定要停下来思考用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构建更有效,更适合自己的理念和方法.

《怪诞育儿学》美玲著中信出版社

亚洲人为何总能在学业上出类拔萃?爱好美食的法国父母如何教孩子从小选择健康食物?玛雅人的孩子为何天生就会做家务?如果将这本书的英文原名直译过来,则是“爱斯基摩人是如何给宝宝保暖的?”,这些疑问,激发了祖籍为台湾的美国人美玲作为记者天生的好奇心,让她遍寻全球的人类学家、教育家、幼童照顾专家,并记录下不同地域的“怪诞”育儿法.借着作者的眼睛,也让我们来—次全新的全球育儿之旅,获得更广阔的育儿思路和崭新的启迪.

《望子成人一家庭教育在美国》黄全愈著人民大学出版社

旅美教育家黄全愈出版过一系列的“美国专辑”,他的叙述和分析发人深省,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这本书讲述的更多是父母可以做的地方,想要更全面地了解美国教育,他的另一本《美式校园——素质教育在美国》也同样值得推荐.《法国妈妈育儿经》帕梅拉·德鲁克曼著中信出版社

怎么才能让宝宝不大喊大叫,安静愉快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怎么能让他的童年更轻松,但日后的学业也—点儿不费劲?作为妈妈,我怎么才能更轻松?这些莫过于是全天下父母的企盼吧!前华尔街时报记者、专栏作家帕梅拉在巴黎养育孩子之后,惊讶地发现:法国父母看上去并没有做什么特殊的功课,但比起美国孩子,法国孩子行为得体得多,更有耐心和自控力.你也可以借此学到一些“法式育儿”的智慧.

《出国不出国——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启示》安妮鲜花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对国内教育再不满,如果抱有出国就能解决一切烦忧的想法,结果只会更让人失望.在加拿大工作生活多年,并养育两个孩子的安妮鲜花,帮我们开阔了北美教育的视野:看似轻松的课业负担背后老师到底教授的是什么?而想成为塔尖的少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和基本功训练一样不松懈.引导我们出国或不出国,适合中国孩子的路到底在哪里?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芬兰教育给教师和父母的45堂必修课》陈之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来自台湾的陈之华因为两个孩子与十余年的跨国搬迁,开启了自己又对于不同文化、社会与教育的深刻反思,在旅居芬兰六年后,她写出了这两本书.前者让我们领悟到了“什么才是世界第一的教育”,记录了作者从一个母亲和跨文化研究者眼中的芬兰教育,而后者是前者的延伸,更多剖析了“怎么做,才能更接近世界最好的教育”.初读时,你也许会皱眉撇嘴——讲这些遥不可及的好听故事来馋我,又有何意义.但端正好心态后,你会开始理解作者的初衷,它给了饱受课业压力的亚洲孩子的父母一个自我省视、重新思考教育本质的机会.

做最好的自己,培养最好的孩子

你也许会想,不管国外的教育怎么好,也没有条件给孩子啊.虽然事实如此,但永远不要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任何一种教育都不是完美的,对中国教育和优质的海外教育客观分析、扬长避短,并选择一条适合自家孩子的未来之路,才是明智之举.

每种教育都有成功和不成功的地方,也没有任何一种教育适合所有人.比如,北美的精英教育让想当精英的少数群体认可更多时间和金钱的付出,同时社会多种考评系统、方式和归宿,让另外大多数人可以不以学业成绩论英雄,乐于按照兴趣选择自己的生活.但另—方面,因为动力方面的缺失以及过于强调自由,使得一部分孩子甘于混日子,也引发了不少青少年的社会问题.而在“全球教育第一”的芬兰,提倡的是均衡教育,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后劲生”上,对于10%~15%真正有学科天赋的学生而言,也不能不说有失公平.

该如何运用我们的优势?

我们既不要盲目崇拜,更不应妄自菲薄.谈到中国的家庭教育现阶段最应坚持的是什么,这次采访的几位专家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刻苦”二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中华传统理应传承下去,也正因为家族对个人的影响,我们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这些普世价值观都值得继续发扬.只是,违背了传统提倡的“中庸之道”,我们又太容易陷入物极必反的境地.

虽然“刻苦”是我们引以自傲的美德,但很多时候,我们是否又把刻苦用错了地方?很多中国孩子,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孩子,幼儿园期间就“刻苦”地把小学—二年级的知识学完了.我们看似“扎实”的学前和基础教育,背后又是靠孩子付出怎样的代价换来的?而早期的“优势”为什么没接着延续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国外看似轻松的初级教育,把工夫花在了哪里,才能足以让学生们应对他们日后严苛的高等教育?

因为重视教育,我们是否就以为对孩子真正的好就是帮他代劳一切,以及创造最好的机会和条件来满足他?我们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做出的违背孩子的意愿、不重视其成长规律的事,比比皆是.在人们连大脑开发所为何事都搞不清楚的时候,盲目地仰仗自己的想当然,听信商家不负责任的宣传,使用不经考证禁不住推敲的理论和产品,对孩子进行好一番的耕田开采,用过多的知识灌入孩子的大脑,让详尽的日程表填满孩子的生活,缺乏探索、思考和想象,缺乏艺术和人文素养,缺乏对生命和社会的教育.检测使有个别人成了高分的机器,走出校园也一样是个低能儿.

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面对学长对大一新生要求只穿内裤接受检阅的下马威,特立独行的主人公兰彻用勺子做导体,连接上电线,让朝他房门撒尿的学长当场痛不欲生躺倒在地.盐水极容易导电,这是初中时每个人都学过的物理知识,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并能自如运用呢?我们不需要会念书的人,我们需要的是有创造性,有爱心、合格的社会公民.教育的目的,决不仅是送给孩子一个海量信息的存储硬盘,而是要赋予他一颗处理迅速、兼容性强的CPU.因为他们将要面对的社会,不是知识的比拼,而是能力的博弈.

如今的中国是全球都在关注的对象,飞速的发展在国际上彰显出不容小觑的地位.当我们用几十年就达到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达到的社会成就时,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急迫的心态,各种思潮纷至沓来,缺少连接过渡必然会出现文化上的断层,理念和形式上的功利,每一个家庭都面临不小的教育挑战.不过幸好,我们也许无法控制社会如何影响我们的孩子,老师怎么教授我们的孩子,但始终家庭教育这把舵能被我们牢牢地抓在手心.

蒋佩蓉

我们永远没法比白人更自,我们要有的是对长期的规划

现在很多西方输入的早教理念被父母们全盘接受,却发生了严重的文化接轨问题,因为这些“个性化”,“让孩子自由”的育儿理念是建立在一个宽松和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的,跟国内的应试教育体系水土不服(对于经过国内严厉管教与摧毁灵魂的批评教育长大的父母,他们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跑到另外一个完全不愿意给孩子任何约束或批评的极端).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身文化和传统,结合东西方最好的教育理念,将下一代培养成为最好的他们.我认为当下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以及人生缺乏完整的长期规划,有的只是被动的见招拆招,只想解决目前最直接和最迫切的要求.而父母的目光越是长远,在为子女指引方向时,就更能站得高望得远.因为他们知道,现在某些微小的矫正有些真的不需要,或者没多大的意义.父母的责任,不是迫使子女拿到那些额外的分数,狭窄地将一切定位于孩子未来的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和婚姻问题上,而是使其心甘情愿地运用自己的天赋、才干和兴趣去改变世界.

王东异

父母最需要上的课: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中国人把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是大人的问题,而不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屡屡越权,凡事都帮孩子解决,干涉他自己的意愿.

孩子一张嘴,还没听懂他要说什么,我们就开始了喋喋不休地劝慰、建议、疏导、权威、压制、威胁等而且更可怕的是我们居然还乐在其中,觉得这样更显我们为人父母的够格.

重视孩子成长规律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最根本的是重视人本身和孩子自身成长的规律.无论哪个民族、国家,人的身体成长和心理发展都有其共同的规律,不遵守科学规律,功利化地追求表面效益,个体发展就必会受到惩罚.每个孩子内在都有一种发展的潜力,我们要给的东西不是在他小的时候就能发挥出来的.帮他建立内心富足的安全感,从小培养他基本的规则意识和道德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解决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这些受益终生的品质,其他的就请交给孩子那独特的天赋,让他顺着自然的成长轨迹生长吧.

尊重孩子身上你不认同的部分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也意味着你要允许他身上有你不认同的特点,孩子是一个全新的基因组合,有他自己特有的个性.接纳并鼓励他去张扬个性,从种族进化的角度讲,这将是他比你强的部分.就像一台机器,必须以自己的方式运转,才能产生它的价值.遵从孩子内心,做他自己想做的事,就利用好了他的天赋.父母少一些世俗偏见,孩子就能多获得一些幸福感和更成功的机会.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需要更高的智慧

进入学校统一的评价体系后,你要做的是边抱怨学校边做环境负面影响的帮凶?还是公然反对学校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还是在这一暂时不能改变的大环境下,更关注孩子的心理,缓解他在学校背负的压力?睿智地和周遭的不满抗衡,孩子从你的身教中会学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