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946 浏览:107782

当代教育应当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感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不能互相配合的现状比较严重,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

新课改协调教育要求途径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他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当代教育应当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新课改对学校、家庭、社会如何协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新课改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学生的生活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培养具有完善个性、乐于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生活化”的个人,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家庭和学校不仅是学生最重要的两个生活场所,而且是对学生生活最重要的影响者,双方只有积极沟通、协调,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新课改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落实基本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可是在现实教育中,在对待学生价值体系的问题上,学校与家庭往往不太一致.在目前全社会价值体系异常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方向上的错位,必将大大降低教育的整体功能.所以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需要家庭与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3.新课改期望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保障改革顺利进行

从操作层面上看,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新的方式,这些方式能不能顺利实施,取决于家庭能不能积极配合.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减少或者不留家庭作业,这时家长不能理解和接受,这些家长希望老师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以充分安排孩子们的课外时间,这样他们才觉得放心,才觉得老师尽到了应尽的责任,这种理解上的差异,需要通过协调、沟通来消除.

二、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要各自发挥作用

1.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不可少的.青少年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学校教育目的明确、计划具体针对性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较之其他方面的影响具有更多的优势.

2.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层次.家长自身的知识、品德、情趣、修养、仪态、举止、言谈等会使孩子先入为主,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质量产生一定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而且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是非常重要的.


3.社会教育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所以各种校外教育机构在吸引青少年参加有益的活动、占领校外教育阵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无疑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一个补充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也各有不足之处,三方面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仅靠学校教育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或者学校教育显得孤立无援.

三、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结成教育网络

根据目前教育中出现教育分力,影响教育效果问题,我们提出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发挥各自的作用,又形成一股合力.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或放弃任何一个方面,否则,会出现残缺的、不成系统的教育,遗患无穷.

1.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教育,在方向上要保持一致和统一,共同的教育和要求使学生努力方向更明确,避免了不知所措和犹豫徘徊.三方面的教育都要按照教育目的提出的要求,作为教育的统一目标和要求,当然在内容上、措施上可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家长要积极和教师沟通配合,不能各行其事;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起手来,创造必要的环境,使学生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感受到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目标一致,使他们更加坚定信心.

2.教育作用的互补性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各自发挥着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那么,要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结成教育网,除了统一要求外,还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使其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提供各种追求和选择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条件,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则应该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还应根据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3.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中,学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一些,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因此,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与配合,如向家庭宣传教育方针、政策、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还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设立家庭教育辅导站等,以推动家长和学校教师共同研究教育经验和规律,普及科学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另外,还可以采取与家长书面联系、对话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互通情况,共同制订教育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家庭教育在学校的指导与配合下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也要同社会教育取得联系和密切配合,发挥学校教育优势,使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支持,校内外结合,控制学生所处环境,减少消极影响,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从三个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从而形成一支多功能、全方位、网络化的社会教育队伍,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教育工作得到社会、家庭有力的支持和积极的配合,三位一体,形成同心,同步、同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教育模式,使学校教育呈现“事事有人关心、处处有人留心、时时有人操心”的大好局面,全社会齐抓共管,必定迎来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