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择业观念与就业渠道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60 浏览:14631

面对近年来“艺考热”火爆的态势,大量的艺术类毕业生走向社会,情况如何呢?根据《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状况》显示,包括音乐学、美术学等多个艺术类本科专业的就业情况均不乐观.

本文着重围绕艺术类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渠道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分析导致上述情形的影响因素,同时在访谈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艺术类大学生择业时的方式和途径,结合就业指导的工作经验,提出了非艺术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思路.

艺术类大学生择业观念特点分析

1.择业动机上功利化倾向明显.从薪酬期望来看,艺术类毕业生在进行专业学习时往往需要长期的“高投入”,“高投入必然高回报”的思想普遍存在,突出表现在轻易放弃待遇不理想的单位的就业机会;在地域选择上,因各地区的差异和不均衡,艺术类学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倾向更为明显;在工作单位类型上,受各方面影响,艺术类学生择业时大部分也盲目期待进入对此类专业要求稀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

2.职业目标认知上模糊.据相关调查显示,艺术类毕业生在高考选择报考专业时,了解甚少,过于盲目,就算在大学期间付出许多努力,却很少考虑与未来职业发展的联系,常常到了毕业时才“临时抱佛脚”.

3.择业理想上渐趋多元的矛盾.艺术类毕业生在面临毕业去向选择时,对于继续进修深造、参加工作和出国等存在诸多矛盾心理,往往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失去很多机会.

4.择业心态上自信、忧虑并存.大学生的特点是充满热情,具有某些特殊专业技能,但缺乏经验,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很容易出现高度的盲目自信.与此同时,他们在择业中一旦碰到挫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又会担心自己不能胜任.

影响艺术类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因素

1.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型.从社会环境来看,高校的扩招和就业制度改革已转变为双向选择模式.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不同于以往只将精力集中于学习知识、提高技能,而是转向于考虑如何才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大学生的择业观较多地把“好工作”定位为“工资和待遇高的工作”,忽视职业目标的其他方面.

2.学生个体及其家庭的影响.从艺术类学生家庭和个体来说,目前高招体制下,由于对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分数要求较低,使得考生与家长将其视为捷径.直到毕业时,长时期的高投入,使得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在择业时较少考虑跨专业选择和去基层就业,不得不面临相对狭窄的职业选择空间.

3.目前的招生和教育模式.近些年很多高校跟风开设了艺术类专业,扩大了艺术类考生的招生范围与人数,甚至降低艺术类考生的招生分数线.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生源质量有所下降,而且形成艺术类学生轻视文化素质积累的投机心理.在当前国内高校普遍严进宽出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下,虽然很多高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开设艺术类课程,但其教育模式并未考虑市场需求和专业特殊性,无法满足艺术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由此造成用人单位不愿意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高薪岗位和练习机会,而大学生却在盲目追求与学历相当的高薪职业.

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研究


笔者依据北京工商大学连续3年来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过程进行的调查,经过数据统计和进一步访谈了解,可从下述方面来探讨艺术类毕业生求职途径和就业去向.

1.择业过程中的主要信息来源.就业信息是成功就业的首要因素,学校艺术类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从高到低依次为:校外网站、校内招聘会、本校就业中心网、熟人或教师推荐、人才市场或校外招聘会、自主创业、报刊杂志招聘广告.其中,校外网站(59%)、校内招聘会(51%)、本校就业中心网(47%)等所占比例较高,而选择自主创业的极少,不到10%.

2.艺术类学生主要就业去向统计分析.学校目前共有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广告设计和数字娱乐四个艺术类本科专业,根据以上4个专业近三年来升学、出国、就业情况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升学和出国人数较少,比例低;二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实际签署就业合同或者三方协议的比例较低;三是艺术类学生毕业时选择灵活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类专业.

3.初次就业后的二次培训.艺术类毕业生初次就业后大多需要参加二次培训以适应其职业发展的需要.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性强,随着行业发展中的新领域和新课题不断涌现,要求从业人员除需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外,还需有熟练的操作应用技能和不断更新学习的能力.目前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因教学设施有限,且学生人数众多,在教学中往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这使得相当数量的毕业生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人不得不在走出校门后再接受二次培训以适应职业发展.

新形势下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导向与对策

如何解决上述困境,真正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乃治本之计,但这是包括严把入口关提高生源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教学能力、注重实践的培养过程和创新专业实践模式等在内的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笔者认为,在现有模式下,需要从以下做起:

1.艺术类毕业生重视素质内化与个性发展.艺术类大学生从入学起,就需要积极了解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认清就业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具有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包括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等文化素养的积累,强化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增强职业技巧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学习,利用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和检测期等深入了解和明确职业目标,切身体会劳动力市场和职业技能的需求,逐步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专业人才.

2.政府主管部门科学的机制引导和就业统计.对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要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人才市场资源合理配置,使毕业生就业机制和运作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对艺术类毕业生来说,既然存在“结构性就业难”的矛盾,就需要根据社会市场需求控制盲目扩张的招生规模,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考虑提高艺术类考生文化课录取分数线,通过增加考试难度,给日益盲目或投机的艺考大军以正确引导,纠正部分高校和社会存在的误区心理,从源头上提高艺术类生源质量,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另外,国内各地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广泛存在职业选择自由性大和频繁跳槽等客观情况,现有就业统计难以如实、及时地体现真实的就业情况,无法发挥风向标作用,亟需改进现有就业统计口径和方法以反映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

3.高校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创新实践型教学模式.承担着人才培养主要任务的高校,则必须前瞻性地认识到伴随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再是单纯的艺术教育和培养艺术家,而是需要面向社会、面对市场,树立以就业为学生培养和专业建设导向的理念,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等不能继续照搬原来的艺术教育专业.

当前,国内部分高校针对艺术设计等应用性艺术类专业,探索出项目驱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等,即完成了相关设计理论和基本技法的教学后,或进入企业进行实训(与企业联合培养),或在有经验的教师带领下,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加强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环节,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训,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强化了创新能力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切实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和不断总结,从而推动艺术类专业教育与时代同步发展.

毋庸置疑,艺术类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和就业困境,对于高校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但也要认识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文化创意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多,只要真正立足于市场需求和以学生就业为人才培养出发点,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和总结提升,依托学校原有的办学优势,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