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自主性学习的探究与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43 浏览:12737

无论是有效教学的探索,还是高效课堂的构建,立足点都在于生本课堂模式下的实践研究.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如何实现学生真正意识上的自主学习,不是一种模式化的教学程序,更不是一种浮夸式的教学设计,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应该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一、探究与思考之一:运用语文课堂上的一些时尚流行用语是否就是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自主性学习?

许多老师苦于找不到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总怕让人说自己教学方式陈旧落后,于是便套用一些所谓的课堂时尚流行语,例如:

1.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几句或哪一段?

2.用你们最喜爱的方法朗读或学习这篇课文.

3.学了这篇课文你想提出什么疑问都可以,大胆发表你的看法吧.

我们以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草原》一课的教学提问设计片段为例:

师问:谁来说一说,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呢?

学生反馈交流:

生1:我们小组想展示课文内容的学习资料.

生2:我们小组想画一幅草原美丽景色的画.

生3:我们组想分段有感情朗读这篇课文.

师说:那好,就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开始读课文吧.

这样的环节设计表面看极大限度地实现了和开放,但是细细琢磨这些表面看似的课堂流行用语和教学环节充斥着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听起来形式多,样式新,似乎已经将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似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这种“华而不实,闹而不真”的课堂难道真的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二、探究与思考之二:课堂教学“检测”与“真”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我们不否认这些新用语的运用给课堂带来的新气息,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本身就意味着教学人本的回归和学习空间的拓宽,但必须强调的是,阅读教学要真正落实自主性学习,仅靠形式的效仿是无济于事的.许多教师运用这些课堂用语是为了顺应教育潮流,博得听课专家的赞赏,只停留在亦步亦趋、生搬硬套的表面浮华.

“你还有什么不懂吗?”这样的教学设计是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让他们得到了自由发问的权利,可是许多教师没有教学意识或者说没有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对部分问题进行归类探究,只是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自己教学设计中预设的“问题”,这样的课堂开而不放、疑而不究,出现在我们课堂上这样的“质疑”不过是自主学习展示的一种道具而已.

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大多数学生未认真思考便举手发言,有时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发言交流只是一些表面、浮躁的对话,体现不出对文本的个性见解.在教学中,只要是学生顺应教师,他们就永远是课堂的配角,成不了学习的主人.即便是在老师的暗示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各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视角独特、个人见解等多元解读的目标也无法真正实现.

三、探究与思考之三:自主性学习如何去实现?

自主学习的课堂不能搞形式主义也不需要形式主义.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驱除浮华的热闹,而回归真实的质朴”.

1.变“硬设计”为“软设计”.“硬设计”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教,而“软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我们常用的教案往往是线条的,缺乏弹性处理的机制.有的只是一些机械地照抄和重复,而“软设计”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去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步骤,这样的教案类似于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策划提纲.这样生成的教学目标就会散发出无穷的拓展空间.

现在有些教学设计,注重“问题的自主提出”、注重“选择”、注重“讨论”、注重“创新”,是否可以肯定这就是“软设计”了呢?是进行自主性学习的有效平台了呢?未必.试问,我们是否像心理学家坦思鲍姆一样曾经严肃地剖析过自己呢?“我虽然欢迎讨论,但是在一切说完做完之后,我首先还是要求班级得出与我的思路一致的结论.因此,从他们是否具有坦率、自由的各具探索性的这几个标准来看,这样的讨论,都不能看作是真正的讨论.我带着教学材料来到班上,实际上我把学生当作工具,我掌握情况,一步步引出我认为学生应当学习的材料的中心内容.”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语文学习的规律其实是“举一反三”,语言的学习,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数不胜数的成年累月的“例子”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喷涌而出”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自然认识到语文中的自主学习表现的舞台是在课外.因此,我们主张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将学生从对课文的强记与深挖中解脱出来,消除对于所谓“经典”的权威性崇拜.

3.变“忽略弱视”为“自主尊重”.为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要从关注“弱势群体”这个角度入手.“差生”在课堂中经常坐冷板凳,充当陪读的角色,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较冷漠,缺少参与的热情和机会,更谈不上主动探究.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活动教学,都是针对学生的差异而设计的.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点均是以儿童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减少课堂上和听课时间,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