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834 浏览:130367

摘 要:我国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不断加大、网络化趋势持续增强,以及受教育者本身多样化发展的情况下,必须直面自身存在的弊端与局限,探索出新形势下一套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开拓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光明道路.

关 键 词:主体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32-03

一、理论的现实需要

纵观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的是“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模式,即是“主—客”两级框架,是“自我”或单一主体性.在“主—客”框架中,主体具有自主性、主观性和自为性,特别强调主体自我思维、自我意识、自我创造;而客体则被看成是用来满足主体价值需要的价值对象,是服从主体的无意识、被改造、被意象化的世界,衬托主体而存在,主体对其进行改造,控制和驾驭,忽视受客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致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效应低、效益差,长期处于一种低效运转状态.久而久之,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无位(不受重视)、无力(软弱无力)、无用(缺乏实际效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三无”状态[1].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第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平等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模式单一,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者以自我为标尺来打量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忽视与受教育者的共同经验和可交流性,教育过程变成简单的我(教育者)讲你(受教育者)听,我(教育者)问你(受教育者)答的状态,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两者之间的不平等性使学生应有的丰富学习能力异化为机械的规范教育.

第二,教育内容僵化.“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从学生出发,而是从教育内容出发,教育内容的是目的,学生则成了掌握教育内容的工具或容器.”[2]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往往与社会脱节,缺乏人文关怀,很难引发受教育者的共鸣,缺乏说服力,甚至引发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抗拒教育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回避一些有争议性的、人性敏感的话题,害怕学生的讨论会偏离主流价值观念,奔向人性解放的另类道路.“以人为本”要求把这个颠倒的手段与目的再颠倒过来,把学生当作主体和目的,作为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单纯的“瓶罐”.

第三,教育手段滞后.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依靠教育者的单方面灌输,将既定的教学内容以肯定的语气和态度,不容置疑地要求受教育者全盘接受.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网络遵循信息分享的规则,在这个背景下,如果还是抱残守缺,知足常乐于“听、说、读、写”的传统教育手段,回避开放性课堂的构建,局限受教育者的思维开拓环境,滞后的灌溉手段必将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的思想渊源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主体间或主观间所形成或建立的性质,可以译为主体(观)际性、主体间本位、(交)互主体性、主观间性等.主体间性范畴正式成为哲学话语,肇始于德国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他在《笛卡儿的沉思》中首次提出“主体间性”一词,他认为主体性意味着自我,而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共同体(我们),因此主体性原则带有个体主义,自私自利的倾向,而主体间性原则包含着集体主义、互助互利之意.海德格尔从本体论角度将主体间性看成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是自我与他人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伽达默尔从解释学的角度认为主体间性是对解读活动中读者与作者之间交互作用的认同,是主体间的“视域交融”.马丁·布伯通过“对话”强调主体间性的“我—他”关系是非本质关系,而应是“我—你”的本质关系.哈贝马斯则从交往行为理论的理论论述主体性,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主体的相互“理解”与“共识”,这些理论都丰富和发展了主体间性理论.


三、理论的核心内容

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张耀灿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界定:“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一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源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一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3]也就是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从占有式教育走向交往式教育,从对象化活动到往来型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它把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教育主体之间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主体之间是整体性和和谐型的存在.

具体而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交互性

哈贝马斯认为人类的存在并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人为基础,而是以双向的交往作为起点的.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性,是通过主体交往行为的方式而达到双方在情感、观点、思想、意见、理想、知识方面的互相启发、互相理解、互相肯定和互相认同.这种全方位的交往使得双方互相倾听对方、理解对方,在动态构建对方的关系中不断重构自己已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相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统一,前者从后者那里学会和掌握教学方式,确认教学目的与途径的同时,“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4]可见,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把对方看成客体,来取得其他主体对自己的认同和理解,也不可能直接改造其他主体.主体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语言等相似度检测,投射到对方身上,并在对方的自我构建中内化为其心智结构的组成部分.2.尊重双方的话语权

福柯指出:“权力是通过对话来行使的,对话的结构可以为组织的下级或边缘人员提供发言的机会.”[5]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参与提供和创造了条件,使他们共同参与到对话与交往中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双方达成共识.在对话和交往中,“师生双方在倾听和言说,即在语言的交流中,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对方,同时又把自己投向对方,获得理解和沟通”[6].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平等的“人—人”的“我—你”关系,实现了师生共享话语权的回归,形成了对话话语系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是平等的交往主体,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单一、静态、平面的教育,而是多样、动态、立体的话语表达,丰富了教育内容,活化了教育主体.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人与人的交往式双方(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你我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7]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敞开心扉进行真诚的交流,彻底改变了教育者居于“权威者”的位置,拥有权力的“说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成了教育者“独白”或“自言自语”,教育者话语处于绝对彰显、凌驾一切,而受教育者处于“失语”的独断论教育状态.

3.达成共识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育,它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引导受教育者主体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的交流和沟通达成共识,以谋求受教育者价值多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默契与和谐,同样,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还谋求基于这个默契基础上对个体思想政治行为的差异性的宽容和尊重.共识不是各个主体认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经过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双方的话语权的前提下,对问题一致的理解.“任何理解都以共识为背景,理解所唤起的是共识的缺陷.理解所要批判、要超越的是共识的规范结构,理解所向往的是建立新的共识以取代旧的共识.”[8]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追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精神和实践世界的共识,不是一方的见解压倒另一方的见解,而是双方的理解达到视界融合的境界.不仅能彼此了解,在了解对方中了解自己,而且在接纳和学习对方中提升和优化自己.教育主体之间不断的彼此契合,“两者其中一个的思想点燃了另一个的思想,而借着这一种交互作用,他们两者乃得以于语言之介质中缔造出意义上的‘共同世界’.”[9]

四、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规律的历史性把握

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中,不仅容纳了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理论和学说,还孕育着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胚芽,并深远地指引着契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体现人本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体说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规律的历史性把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确立了“双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两者的关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核心的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他们都有主体性,这种“双主体”思想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一元主导论弊端的“强心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对立统一关系的原则,所以,这种“双主体”又是存在差别的双主体.不同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地位、作用的区别,交互性和尊重话语权的特点又展现了两者的统一性.“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10]受教育者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愿望的机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不同观点、意见可以在讨论和交流中相互吸纳、互为补充,达成共识,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体现是“双主体”的重要内涵.

2.肯定了现实生活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是回归生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生活世界”一词最初由胡塞尔提出,是针对:“科学世界”而言的.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社会结构分为两个层面,即“生活世界”和“系统”,“生活世界”是人们始终置身于其中的境域,“系统”是与“生活世界”相对应的概念,如,社会的政治、经济系统.个人的生活世界由三个要素组成:文化、社会和个性.文化指可以随时动用的知识储备,社会指合法的秩序.个性指获得言语和行动的资格和能力.现代社会深受科学世界的宰割和技术理性的支配,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生活的底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话语权与交互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天上”回到“地上”,从“空洞”走向“丰满”.

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不仅思想政治教育知识通过在与“双主体”的合作的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只有借助于“双主体”的生活实践获得.因为,唯有参与共同活动,才能有公共之了解,才能培养真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品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合理地组织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使教育者增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体会与了解,以此完善教学手法,不断发展受教育者的自我学习能力,尤其是受教育者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判断、思考并做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在不断实践的生活世界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得到全面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