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心得笔记――乐师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34 浏览:19830

乐师者,师之乐也.说白了就是乐于教书.这样的话题,也许有人是不会接受的.在此,我不想过多的争辩,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价值观的不同,这是很正常的.

人们也许不曾忘记,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各个行业的待遇几乎是一律的.领导和员工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很少有什么岗位补贴之类,“灰色收入”,只是现在才有的词语.因此,尽管是教书,个人也无多大.参加工作便成了谋生手段,能够跳出“农门”人们已经羡慕极了,致于荣华富贵,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其实现在的教书者也不敢奢望).为献身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人才而奋斗终身,就成了那个时期教师的座右铭.抱着这个座右铭,很多人在一生的工作中找到了快乐,找到了幸福!

现在社会人人都行色匆匆,几乎都在追求快乐和幸福.有钱的,乐于钱财;有位的;乐于位置.无钱、无位的、就要乐于自己的工作.我不是要学阿Q,也不想自欺欺人.因为,在追权逐利的人生旅程中,有很多人会达不到目的而烦恼一生.我想,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本质的价值.有人认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实际上,快乐幸福乃心理感受而已.人们自身的幸福是不同的,有的本来就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就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客观地讲,百分之十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命运――腰缠不能万贯.他们的境遇,虽然好过工人、农民,却远逊于那些“生财有道”的和奸商.如果这些知识分子只乐道于金钱地位,那注定是要烦恼一辈子的.可是大多数知识分子不在乎这些,他们在事业中得到了心灵的补偿,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快乐地生活着,工作着.

颜回有过一句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虽败屋陋巷,“不改其乐”,可以说是人生的高境界.

套用一句名言,“难得糊涂”.我觉得,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快乐,所谓糊涂,则生活要求不必大较真,简单粗糙些,可能会更有滋有味.

社会不鼓励贫穷,但我还是更尊重穷而不颓,穷而不伤,一句话穷而快乐的人.这里,我并无妒富心理,富而有素养,富而有善心,富而心智散淡,心始终超然物外者,是令人羡慕和尊敬的.北宋的苏东坡遭贬岭南,有人问他感觉如何,他赋词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可怜的是严监生和葛朗台,有钱却不华丽深邃,叫人可惜了那钱.有人说,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自己的钱没有花完.我想,教师是不至于这样的.

当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当工作的意义,在不断满足我们自身需要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从工作中获得快乐,而做到这一点,我们要试图说服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人,不但有意义,而且在道德上是高尚的.


无论我们是否吧工作当作快乐的源泉,或是把工作当成令我们痛苦的原因,我们都必须考虑一个最浅显但可能是最难获得的答案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