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599 浏览:44133

【摘 要】学校是育人的园地,担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的重任.一个人德差,即使是在有才,将来也不能为社会做出大贡献,因为有才无德是小人.而我们的小学教育正好是基础教育,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心理品质,只有从基础教育做起,才能培养出孩子正常、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因此,抓好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关 键 词】德育工作;常规教育;行为习惯

本文阐述的德育是指狭义的德育,也就是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影响,即教育者有目的的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是指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引领;政治教育是指对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进行影响,使其坚持的领导;思想教育是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这三者中,道德品质教育占据第一位,政治教育占据第二位,思想教育占据第三位,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对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共同起作用.

一、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目前我国正在把德育教学纳入正常的教学过程中,但是事实上德育教学与文化教学还有很大差距.

1.教育部门对德育教学重视不足

很多学校至今仍紧抓着应试教育不放,以提高升学率为主要目标,以此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成绩的标准,淡化了思想道德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教师也是如此,他们不会做一些与自己工作质量无关的事,而是侧重把精力放在了文化知识的教学上面,所以才造成了重知识轻道德的状况.

2.没有充分发挥家庭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学校一贯认为知识是教育的主导,家长由于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始终认为知识是孩子的一切,所以,如果孩子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的道德培养,那么在家中就更不会有道德教育的痕迹,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造成影响.

3.没有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但在教学工作中,德育要求并没有贯彻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甚至有的教师根本没有德育教育的概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也就不会涉及德育教育,结果口号大于实效,学生也就不会有德育的概念.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改进措施

1.注重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用

在小学里,各班的班主任老师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多数活动都是他们组织开展.小学生离开家庭步入校门,主要的教育者就是老师,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教师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带头做到.教师的一言一行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注重抓常规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的训练要常抓不懈.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教师不但要讲求耐心,而且还要细心.大家都知道,喜欢听表扬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是表扬也要运用得恰当.教师可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有利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把批评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们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达到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目的.


3.注重德育教育的量化管理及落实

学校采用必要的德育量化管理,也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的好形式、好方法,德育量化管理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学校、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结果.如:小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了解决迟到问题,各班级就通过点名、登记以及相应的处罚等,来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制度,自觉安排好学生上课学习的时间.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班级,还要家庭、社会三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管理,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4.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中来

让家长走进校园,定期举行家长会或组织家长到学校进行观摩活动,让家长在观摩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以便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让教师走进家庭,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活动,不仅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要求,也使学校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状况.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双方互动,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

总之,人们一般在小学阶段度过自己的少年时代,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和注重改进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