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770 浏览:94208

【摘 要】德育课是中职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中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应全面理解有效教学的含义、分析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探索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德育课有效教学策略,实现德育课教学的应有作用.

【关 键 词】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策略

目前,针对中职学校德育课的低效性,已有不少反思与对策的提出.2009年课程改革将现行的4门必修德育课调整为《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和《哲学与人生》.这就意味着中职德育课不仅仅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更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凸显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作用.中职德育课是育人的重要环节,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功能不可替代.因此,在对中职学生德育素质要求愈来愈高之际,分析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探索实现有效教学的对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关于有效教学含义的界定,人们一般从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的发展两个方面考虑.张璐教授对有效教学做了定义: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收获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二、影响中职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只有清楚了解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因素到底有那些,才能有可能从行为层面上分析有效教学的特征,也才有可能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有效教学的方法,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策略.当前影响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因素主要有:

1.相对于专业课,德育课容易被学生所轻视

中职学生学风普遍不浓,专业课的重要性不至于被学生所忽视,但德育课却往往被学生认为是空洞的和无用的.同时,中职的德育课考核侧重于过程,只要不出现重大违纪违法行为,学生一般都能通过.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学生对德育课应付了事的多,主动学习的少.

2.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德育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灌输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主导地位”变成了“主体地位”,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3.教师的教法不灵活

德育课教学,多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等固定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也严重制约了教学效益的提升.

4.教学目标不全面

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中,既要有认知目标和应用目标,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现象较常见.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5.师生互动不强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互动.从过去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单向的,即教师讲学生听.它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死板.

三、实现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鉴于上述存在的影响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因素,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主要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基础

作为一门学科,德育课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是在传授过程中,一定要选择让学生感到有用和实用的内容.从广义上说,德育课知识对学生都是有用的,但也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区别,存在必要与急需的区别.学生对德育课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是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脱离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的道理,无论多么重要和有用,也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所以德育课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深度上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准,在广度上要以直接实用为准.

学生选择职业学校的初衷是学习技能,而不是听做人的道理.虽然做人的道理和综合素质很重要,但是如果德育课教学不能为学生的初衷怎么写作,就会被学生认为是无用的.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努力做到与专业相结合.只有与专业相结合,学生才能切实感到德育课教学对他的发展确实有用,他才能产生兴趣,从而渐渐改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009年教育部对中职德育课教材进行了改革,对教学目标做了科学的定位.既有认知目标和应用目标,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且每一节开始都有一个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励志小故事和与专业相关的典型案例等等.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

从思想教育的规律看,德育课教学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使教学内容被学生接纳.那么,中职学生怎样才能相信教师的教育,这是中职德育课教师实现有效教学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育人工作取得成效的必由之路.在“情”与“理”的比较中,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还是以情为先.学生为什么要接受德育课教师的教学,这主要不是理的问题,而是情的问题.这个“情”具体为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及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教师因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而获得尊重.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德育课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出现理通情不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排斥德育课教师,教学效果必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中职学生轻视德育课是普遍现象.转变这种现象,德育课教师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突破口就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树立为学而教的思想,破除为教而教的观念.为教而教的观念是教师心中没有学生只有教材的表现.教学无视学生,学生必然无视这门课程和教师.树立为学而教思想,就要下工夫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是选择适合教学方法的前提.

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而言,只要学生认真学习,思想品德就会自然有所提高,但中职学生在德育课方面缺失的正是这种学习品质,而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这种学习品质的重要方式.学习是件十分辛苦的事,改造思想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要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有效性,就要通过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这个作铺垫,引导学生发展在职业学校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总之,在今天的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改革德育课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势在必行.在有效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分析研究,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课有效教学规律,中职的德育课教学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