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字理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29 浏览:16971

【摘 要】运用字理就是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汉字,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 键 词】字理教学,文化素养

1.分析明理法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表意性,教师要掌握汉字这一特点认真研究分析每个生字,注意汉字音、形、义统一的问题.如教“阳”,教师让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汉字学知识,左“阜”与什么有关?当学生回答是“山”时,再追问:右边的“日”与山结合起来,又表示什么呢?当学生领悟是山向太阳的那一边时,老师再进行适当的讲解.“阳”是形声兼会意字,表示山南向阳的一面.如此形义结合,达到明理效应.

2.比较明理法

有些汉字字形相近,容易混淆,我们就可以采用比较明理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2.1借助字形比较明理.如教“寇”和“冠”.这两个形近字学生很容易写错.为让学生在识字一开始就有准确的认知,老师先展示“寇”的小篆字形,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字形是如何表意的.再把“寇”分解成“宀、元、攴”三个字符,“宀”指房屋,“元”是人头,“攴”是右手(又)持木棍,表示击打的意思.三个意符合起来理解,“寇”就是有人闯进屋里为抢劫而持棍击打主人的头;现在泛指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接下来,展示“冠”的小篆字形,也将“冠”分解成“冖、元、寸”三个字符.“冖”是用布帛蒙盖

的意思,这里表示帽子,“元”是人头,“寸”是手.合起来有“用手给头戴帽子”的意思.帽子在人的最高处,引申为最高、第一,就是“冠军”.学生经过这样的理解学习,不仅再不会写错这几个字,而且还学到了汉字学知识,提高了学习汉字的兴趣.这种比较明理,当然印象深刻、清晰明了.

2.2借助示音符号比较明理.如“狼”和“狠”两个字学生经常混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辨析比较,狼是动物,部首是反犬

旁;运用基本字“良”引出一串字“浪、娘、狼、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良”的韵母“iang”示音,“浪”跟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娘”指女性,部首是“女”旁;“粮”是粮食,包括大米、面、豆,部首是“米”旁.“良”是它的示音符号,所以整字读“láng”.而“狠”的示音符号是右偏旁,读艮(gèn)声.整字读“hěn”.再由“艮”(gèn)引出一串形声字,如很、跟、恳、垦等.由于重点比较了两个字的声符,学生能够记得牢、用得准.

2.3依据偏旁意义,比较明理.汉字中的形近字很多,即拥有相同或类似偏旁的形声字.在识字教学中,针对形声字和会意字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意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占有近百分之六十以上,所以引导学生掌握形旁表义这一规律很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不理解带两点水“冫”的意符含义,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导致学生经常将两点水写成三点水,于是又产生别字.如“冷”写成“泠”,“冶”写成“治”,运用字理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先从意符“冫”(bīng)入手,出示——(甲骨文)、(金文)、(篆文),引发学生观察想象:这像什么?最后才抛出正确理据——模拟水面结成冰时上拱或裂纹的形状,字义就是“冰”,是“冰”的初文(即开始写法).“冫”作为偏旁,习惯上称为“两点水”.带有这个意符的字多与寒冷、凝结等意思有关,如“冻、冷、冽、凌、凛、凝、冬、寒”.而“泠”则是与水的清澈有关,所以是“氵”旁.这样分析意符的不同含义,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字的不同含义,避免混用.

2.4比较形近部首.部首表意是汉字学理论之一,利用部首归类原理帮助学生识字是科学的识字教法之一.学生经常将“却”的右边部首“卩”写成“阝”,这是因为不明白这两个部首的意思.对此,我们在纠正学生错别字时,先给他们讲解部首“卩”和“右阝”的字理.我们先出示“卩”的甲骨文字形是人的跪坐之形,接着教给读音是“jié”,比如“节”的中“卩”就是起声符作用.“卩”在构字中,多起表意作用,表示字与人的活动或人的腿脚活动有关.“却”的本义就是退,如“望而却步”.再让学生说出带有“卩”部的字,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马上可以找到“叩”和立即的“即”,老师再反问学生是否知道它们为什么是“卩”

这个部首.学生马上明白了“叩”是人跪下的活动,所以用“卩”旁.但学生并不知晓“即”的意思.在学生充满探究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再做适当的讲解:“即”是会意字,左偏旁原写作“皀”(jí),甲骨文写作,模拟盛满食物的器皿;右偏旁卩,是跪坐的人,人在食器“皀”旁,甲骨文写作,模拟人跪坐着就餐.本义是就餐,引申为接近、靠近,如“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以此类推,学生在识字中如果遇到带有“卩”这个部首的字,马上就会联想到与人或人跪地而坐有关,进而理解字的含义.

而“右阝”则是“邑”作右偏旁的楷书写法,“邑”是“人群聚居地”之意,作部首表示地域、地名、城郭等义,比如“邦、邻、郊、鄙”都表示地域、地区,“邓、邢、邱、郑、邯郸”本来都是古国名,“郡、都、郭”都与城市有关.这样讲清部首义,使学生牢记了部首义及归类字,搞混“卩”和“右阝”的现象大大减少.

3.演示明理法

在日常教学中,让教师经常感到头疼的是“染”字,因为总有学生多写一点,将“九”写成“丸”字.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在教学“染”字时,讲台上,摆放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在观察中明确“染”的意思与偏旁的联系.教师用水调好各色颜料,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红色,教师又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绿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绿色.教师又让几个学生分别将几个棉球染成、紫色、蓝色.在学生惊叹中,告诉学生,棉球浸到红、绿等水中,由白变成了红、绿等颜色,这就叫“染”,大家看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氵”表示制成染料还需要加上


适量水,把要染的东西放进这有颜色的水中,经过多次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是表示多次的意思.这样在愉快的实验和观察中,学生理解了左上方“氵”和右上方“九”的来历.悟出了“染”字下方“木字底”的理据.于是,“染”字随着这个有趣的实验,深深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

4.迁移明理法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字以后,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会意字、形声字的学习中,让学生明白,用它们表义时,多与基本义有关.如“寸”作部首表示“手”,但从楷书上很难看出是“手”形.展示古文字形:(金文)、(篆文).金文是指事字,从又(手的形状),指手腕下一寸之处,中医切脉叫做“寸口”.这样小学生就明白了“寸”的构形原因,理解了“寸”作部首为什么是“牟”的意思.结合“寸”字学习相关的字:“导”是用手指路,“封”是用手封住,“尊”是用手举酒杯敬酒.“付”是用手给人付账,“射”是用手拉弓射箭等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未经过系统的汉字学培训,只认识“月”字旁,不知晓该部首是同形字,有两个称呼:一个是“月字旁”,另一个称作“肉月旁”.其实甲骨文是“月”字,模拟半月形.本义是月亮.带有“月”字旁的字与月相、光亮、时间等意思有关.在让学生理解偏旁构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寻找与这些意思相关的带有“月”字旁的字.学生可以打开记忆的闸门,搜索出“朝、明、朗、朦、胧”等字.此时老师在黑板上写“肌”让学生说说字义.当学生说出“肌”是人体的一部分——肌肉时,老师质疑:刚刚不是说带月字旁的字和月相、光亮、时间等意思有关吗?在学生陷入迷惑时,老师再出示甲骨文告诉学生这不是月,而是“肉”字,模拟切下的一块食用牲肉.古文字中“月”与“肉”形状相似,容易混淆.作偏旁时“肉”仍写作“月”,本义是肉.表示“肉”的“月”旁多作意符,所带的字与肉体意思有关,再出示“有、肌、肠、肾、背、炙、祭”等一串字让学生来理解字义.学生通过偏旁的辨析,理解带有这一偏旁的字的含义,达到了举一反三的迁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