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题目,构建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80 浏览:9281

【摘 要】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稍有不善,“全盘皆输”.审题应高度重视题干的每一个句子,尤其是那些关 键 词语.很多情况,题目暗含提示,只要我们挖掘内涵,顺其思维,答案就有章可寻,甚至可以“囊中取物”,“偷”到答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挖掘题目,构建答案,为语文高考探究审题技巧,为本文宗旨.

【关 键 词】挖掘内涵;探究技巧;构建答案

题目是设题者的意图所在,它暗含出题者的所思所想.审题在解题中的作用无庸置疑,老师一再强调,学生也高度重视.但真正意义上的审题并非思想上重视、口头上强调就够了,更重要的是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挖掘题目内涵,依据题目进行思维,构建答案.根据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在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的基础之上,再结合自己所教学生高考得分的情况,我悟得一些值得参考的审题技巧.

1.题目暗示答案

有些题目问问想承,第一问是在为第二问做铺垫,有时第一问问的句子就在提示第二问回答的方向,甚至回答的内容.比如,下面这道古代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分)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①灞上:又作“霸上”,位于长安东.

(1)请对首联中的“频”字进行赏析.(2分)

(2)“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渲染了何种气氛?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5分)

第⑵小题的第一问“渲染”一语,其实暗示了第二问“写法”思考的方向,我们都知道“渲染”经常与“烘托”相连,所以依据这个,我们可以结合诗句思考,这两句是不是运用了“烘托”的写法?明显的是运用了.而这个题目的参也是如此:

运用烘托手法,以露水滴落枯叶之“声”烘托园之清冷空寂,用的是以动衬静之法(以有声写无声);以为邻者仅有一个绝迹尘世的野僧烘托出自己孤独的处境和心情.

2.题目提示思路


有些题目题中的一些语句给考生提供了答题的思路,答案就是依据题目中的一些句子构建.比如,下面这道题就是这样的典型题例:

行家称道余秋雨这篇美文“自然而深邃”,请你细味本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由此生发的人生感慨,谈谈对这一评价的认识.(6分)

题目中的“自然而深邃”就明确提示考生所谈认识应该扣紧“自然”与“深邃”两个方面来构思,后一句子中的“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由此生发的人生感慨”又提示考生应该围绕“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人生感慨”两个方面从“自然”与“深邃”两个方面来构建答案.结合参可以进一步体会,参如下:

文中,作者无论是描写自然景观还是自己的动作心理,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一种自然之美,这种美来源于笔下的自然景观,也来源于作者情感的真实变化,还来源于作者清新传神的描写语言.(写景自然、情感自然、语言自然,三点答到两点得4分)而作者因爬山观湖生发的种种感慨,已经是对人生遭际的普遍认识,因而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之美.(哲思或哲理深邃,2分)

2009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卷的古诗鉴赏题也有类似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三月晦日偶题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词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5分)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

第一题题目中“理趣”和“情趣”就明确提示了考生答题的方向:要抓住区别点“理”、“情”入手,结合具体诗句组建答案,秦诗分析的应该是阐发一种什么事理,而元词分析的应该是传达一种什么情感,审题把握了这个关键点,就不会答非所问了.我们可以结合参体会:

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惠顾,认为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第二题题目提供的起句分析,其实就是给考生在提供分析尾句的思路,告诉考生尾句的分析也应该像起句分析一样必须从这些角度分析,应该包含这些要点.我们只要看看参就更加明了了:

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奏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是凸显此词蕴藉之特点.

3.题目点拨思维

有些题目中的语句,可以激发考生的思维,点燃考生智慧的火花.如果我们能把握一些有触发性的语句,考生既可以拓展思维,也可以大量节省时间.该投机取巧的时候,我们也不妨耍点小聪明.近年高考增加了一些新题型,其中有些省份有一题是关于新闻写作的,有的是写一则15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这一题目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题目里面的一些语句,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下面这一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从2001年开播时的默默无闻,历经八年变成了全中国最火爆的电视讲坛节目.主讲人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孔庆东之于鲁迅作品,于丹之于《论语》等等,每一个讲解者都复活了一本书或者一段历史.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产生了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同时主讲者们也据此扬名立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于是“《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一日过万册”等新闻屡见报端.在大众文化盛行的背景下,面对这个迅速崛起的热点,社会舆论纷争不已.部分媒体高度颂扬主讲者为“国学的启蒙者”.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主讲者不过是“文化奶妈”,这种热点不过是:“奶妈”们吃了一点“文化之草”,再挤出点“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罢了.(选自《南方日报》,有修改)

你认为这些主讲人是“国学启蒙者”还是“文化奶妈”呢?阅读材料后,请你写一则150字左右的短评.

做题前,考生必须认真阅读题目,把握材料的关键内容.考生写新闻短评最困难的就是思维难以展开,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去对新闻事件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善于借鉴题目材料中的一些句子,那么其思维就可以迅速展开.比如说,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抓住题目材料中的这几个句子“每一个讲解者都复活了一本书或者一段历史.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产生了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来构思答案,这两个句子有两个角度,一是主讲者的角度,一是读者的角度,学生就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拓展思维,分两个层次来写构建一则新闻短评,比如下面这则短评例文就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而写成的:

主讲者是“国学启蒙者”

尽管主讲人不是最有水准的学者,不能给社会提供学术典范,但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讲学方式,架起了古典与大众之间的桥梁,传达出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长期与古典文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滑,已经很难弄明白古代经典的字意.这些主讲人将枯燥无味的古典文化通俗化,使听众对所讲授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产生兴趣,使百姓愿意亲近文化,引导大众步入古典历史文化知识的殿堂,从而达到了启蒙之效.

正是这批文化启蒙者,引导大众关注国学,重新形成了“国学热”,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播起着积极作用.

这一例文,第一段,从主讲人的角度构思;第二段,从读者的角度构思;第三段,从“主讲者”和“读者”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层次清晰,思维明朗.考生如果能以这一题目举一反三,加强训练,一定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4.题目暗定要点

高考的题目讲究规范,要利于高考评卷,特别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一般是按得分点评分.所以往往题目后面括号里的分数就暗定了答案是几个要点,比如,4分可能是四个或两个要点,6分可能是三个或两个要点.我们可以从2012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看到这一特点.

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的能力.赋分6分,答题时就要考虑一般是三点,注意分成三点答.每答出一点2分.

我们从参可以看出果然是三点:

【答案】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夸知音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的失去深感无奈.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不过从这里可以受到一些启发,特别是在结合具体文本阅读后,做题的指向可以更加明朗.

高考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神奇,它同样有规律可寻,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在不断地思考中,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收稿日期:2012-12-20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