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下高等教育

更新时间:2023-1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546 浏览:56201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教育的变革已经转变为基于互联网的e-时代.在信息环境下,E-learning和自主学习正在改变着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是促进终身学习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就信息环境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关e-learning及自主学习问题进行探讨.

信息环境高等教育e-learning自主学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教育信息化、网络在线学习、数字化校园等,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机会.我们无法准确估计出世界上通过电子通讯方式接受教育的人数,但是在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于网络的现代教育正在广泛开展,这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通过e-learning促进终身学习

在信息环境下,教育变为终身化.终身化学习将使高等教育重新调整.在网络和终身学习之外,教育组织结构中的学术职员行为需要变化.全世界对终身化学习的不断依赖以及新知识的不断应用要求高等教育反思其所有的系统和传统.高等教育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管理系统,重新定义大学中教授的角色,并将高等教育组织重新定位,使他们能够在新的知识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由于经济全球化导致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趋势将大学推向了市场,而导致了大学有可能放弃其最根本的教育功能.在这一视角下,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欧洲提出的“E-learning”.什么是E-Learning呢,国际上至今没有对E-Learning形成统一的定义和标准,关于E-Learning有以下几种不同说法.根据美国教育部2000年教育技术白皮书的论述,首先,E-Learning是一种受教育的方式,包括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些新的沟通机制是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内容网站、信息搜索、数字图书馆、远程学习与网络课堂等.其次,E-Learning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怎么写作.E-Learning提供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从而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在E-Learning中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E-Learning改变了教师的作用也提高了学生的批判和分析能力.

E-Learning的理论设计依据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E-Learning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知识.从理论上说三个主要因素决定一个E-Learning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首先,是对学习环境的管理,也即自我定向能力,学习者必须能确定他的个人能力,运用客观化诊断评估帮他们确定自己基本的培训需求.此外,制定计划,进行时间管理,学习上的自学能力也是自我定向能力的一个体现.其次,是与学习内容的互动,即元认知能力.元认知指对学习行为的高度条理化思考以及控制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如做笔记等,其也是一种自我评估能力.最后,为与虚拟学习怎么写作商和同学的合作能力.我们知道,在一个虚拟的课堂里面传播自己的想法与在一个实在的课堂里人们通过自己的声音进行交流是完全不同的,学习者要学会使用各种手段进行交流.

在以上三方面的基础上,针对E-Learning学习者,Maccoll提出了三种不同的E-Learning设计方式.第一种,是基于学习内容和支持的方法,他声称在传统的交互模型中,学习通常是以内容为中心.第二种,是打包型设计,其包含了更全的内容以及交互水平,并且变得更加动态.这种设计可以看成是认知学习理论.第三种,是整合型设计法,其引入学习群的概念,这里学习是一种协作模式,而支持是相互的.

由此,我们看到E-Learning将带给高等教育很多契机,Lippincott在其文章中分析到其包括利用E-Learning提升专业能力,在E-Learning学习环境中,设计不同层次的咨询素质课程,提升高校在数字环境中的能见度,等等.因此,重视E-Learning并组建其分支机构应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大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能力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立校之本,面对本世纪的挑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要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大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创造素质、信息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其中信息素质包括了:(1)信息能力.首先,是信息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提问能力和自查文献信息资料的能力等.其次,是信息的存储能力及检索和提取的能力,主要包括分类能力、实验记录与文档管理能力等.第三,是信息的交流能力,此外,还要求大学生具备外语能力、利用计算机和电子技术交流信息的能力.(2)心智能力.即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对事实和知识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及综合能力.(3)行动能力.即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包括决策能力、规划和组织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较强的预测能力、应变能力和选择能力.

无论是现在的学业课程,还是在未来的终身学习中,所有的学习者都应该掌握信息技能,这些技能对E-Learning和传统高校中的学生都十分重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培养.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IT辅助学习的固有规律

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尤其是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与学习机构、教学职员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传统课堂中的教育理论难以应用到远程学习环境中.其最根本的区别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已由教师转到了学习者.

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也不再只是讲授知识传递信息,学生成为积极的、自我主导的主体,是学习共同体的一部分.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陪伴教练”,信息环境下的学生面临的是一个个开放的问题,需要独立进行研究和解决.以技术为辅助的课程的成功取决于学生在利用信息资源和使用信息技术时培养的新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信息资源的广泛关注和评价取舍

为信息环境中学习者提供信息素养方面的教学,其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在传统图书馆查阅资料有一定的文献查阅方法,但是信息环境下学习者需要关注更多的信息资源,包括电子期刊检索、全文数据库、音频数据库以及各种类型的网络数据库.尽管在传统情况下,学习者也需要掌握定义题目,决定信息去要,定位、获取已经评价信息等技能,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接触了海量的信息,因此网络学习者更需要具备如何查找、选择、评价和使用信息的技能.

3.培养使用信息技术的灵活性

具备信息素养,意味着学习者可以熟练地运用IT技术.在信息环境下,学习者能够自如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交流工具,能够在提供教学的机构资源中导航,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使用信息技术的灵活性,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习者必须具备使用电子邮件、网页和相关课件的技能,同时,还会使用视频电视会议及远程教育系统.高等教育机构有义务为学习者提供在线技术支持,同时,学习者也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理解网络教育.高等教育机构必须首先了解学习者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确保他能够具备成功在线学习的技能.

4.信息素养教学的形式与课程设计

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素养教学的形式包括:(1)单机网络指南;(2)基于网络的信息素养学分课程;(3)整合在线课程中的信息素养教学.

一般情况下,信息素养课程包含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和文献检索课中.也有许多高校,信息素养课成为教学部门的中心任务.在这些机构中,信息素养的教学被整合在所有的网络课程中.信息素养成为网络远程学习者开展网络学习的必要技能.设计信息素养课程,应考虑以下几点:

(1)将信息素养测试作为学习机构提供的学生测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学生具有在线学习的必备技能.

(2)在网络教育学生注册之前,通过信息素养测验评估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

(3)使用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导航或信息素养方面的课程.这些辅助课程应该包括网络学生学习使用技术的各个方面.

(4)要求所有的网络学习者能够灵活使用教育机构提供的学习工具,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5)在学生注册或开始学习之前,向学生说明网络工具使用熟练性的要求.

无论是传统大学还是虚拟大学的管理者还必须将信息素养整合到课程中,以保障信息素养成为学习者教育体验的一个重要部分.

网络教育很多都是国际化的,因此对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训非常重要.随着全球网络学习机会和虚拟机构的不断增多,政策制订者必须保证了解学生的信息需要,帮助他们找到所需信息并正确地使用这些信息,这种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的重要途径.

三、自主学习与网络数字资源建设

自主学习就是由学习主体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选择学习方式或策略、自己监控学习过程及自己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模式,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中的反映.在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确定的具体的学习任务,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制定适当的目标,采用相应的策略,并随时进行自我调节.

高校可以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现代化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利用信息资源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检索的技能、技巧和方法,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数字资源的应用加速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的便利.资源数字化与网络化拓宽了学生学习内容和资源的获取渠道,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内容的时效性更强,学习沟通更便利.数字化学习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多层次地安排学习过程,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内容更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再加工,学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把握,更能体现陶行知的“在做中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同时使学习内容共享性更强,大大加强了学习内容的再生频率.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数字资源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


我国大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学科齐全、基础深厚、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综合体系,但是学术性依然是大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E-learning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育领域的新拓展,自主学习应该成为高校学生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效,而且是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大力开展E-learning及自主学习,对当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