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当前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69 浏览:20289

【摘 要】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学的衔接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就拿本人所教一年级数学学科来讲,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适应困难,同时也发现,入学时适应状况良好的学生在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中取得成绩也相对优异,与此相反,一开始跟不上或者失去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在后继学习中出现学习不良的状况也多.这些问题引起了本人的一些思考:在幼儿园期间学生数学学了哪些内容?其数学教育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和小学存在些什么方面的差异?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走访调查所在地区幼儿园及小学数学教师实际出发,探索当前解决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关 键 词】幼儿园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一、把握幼儿数学学习的需要,明确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

从幼儿的长远发展着眼,笔者认为在幼儿园中幼小衔接段的数学教育应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要让儿童有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已有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其兴趣、情感、态度等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儿童对某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他就会积极地进行探索,很乐意去发现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候,儿童是积极的主动的,乐于学习探究的,在这种状态下,他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也都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其次,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数学情感的发展、态度的形成、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数学教学中对发展数学情感、态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等的强调并不等于否认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因为数学能力运用需以这些基础知识、概念和基本技能作为基础,从而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数学情感、态度、能力及思想方法等是在建构这些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发展数学能力、形成情感态度的媒介,也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基石,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在建构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培养的.

二、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把握二者教学差异

幼儿的身心发展是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不断矛盾统一、完善变化的过程,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相邻的阶段既有不同质的特点,又是互相联系逐步过渡的.因此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需要加强两类不同机构的交流,搭建起沟通的平台.首先可以从搭建起幼、小衔接的教育教学研平台入手,这样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可以组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相互听课、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缩小差异的办法.如一年级的教师可以到幼儿园大班听一些相关课程,了解大班的教学内容、方法、原则及孩子的表现,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幼儿园也可以组织幼儿去参观小学,熟悉小学生的生活制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幼儿向往小学、当小学生的愿望.如到小学与哥哥、姐姐同上课、游戏、做操,组织“我向哥哥、姐姐学什么”谈话活动,请一年级的小学生到幼儿园介绍入学后的感受和变化等.1990年,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有助于开发所属组织的潜能,克服学习的障碍.教师队伍也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幼儿园和小学可以搭建起幼、小教研平台并以此构筑学习型组织,以此为平台引导幼、小教师通过共同的研究探索或在专家的指引下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敏锐地捕捉衔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为幼、小衔接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另一方面实现教师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交融,开发教师的潜能.

三、了解幼儿学习心理,合理进行衔接期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过渡性

儿童作为教育的对象,其发展是有着共同的特点与规律的.已有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科学研究成果,使我们能了解到儿童生长变化的普遍性顺序,从而选择不同阶段的关键经验.因此,对儿童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的把握是教师在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比如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初步逻辑思维的发展有着从具体操作层面逐步向抽象层面过渡的特点,那么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时应以此为一个方面的依据,考虑到首先应借助直观教具和材料,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感知、操作,去发现去探究,获得有关物体数量、形状、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帮助儿童主动建构表象水平的初步数概念,再由此逐步形成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2.教学方法手段的适宜性

选择教学手段时,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几方面的因素:第一,学习情境的特征,如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所选的媒体是否有效、易行,是否适合学习、支持学习;第二,媒体的物质属性,各种媒体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它们可以用来呈现沟通的物理特性间的不同,比如说,有的媒体可以呈现视觉的效果,但有的则不能;第三,学习本身的特色,在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学设计者必须考虑所预期的学习结果,在这方面,媒体之间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于互动的品质.当在学习动作技能时,对于学习者不论正确或者错误的反应提供适当的回馈,可以说是最能增进教学效果的关键.当在学习有空间顺序或时空关系的具体概念或规则时,教学中就有必要呈现图画或影响.例如在学习花的结构或是钟摆的摆动,最有效的呈现方式就是以图像的方式,而非文字的描述.

四、结论

总之,在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过程中,笔者认为既要从幼儿园的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也要从小学的角度考虑到与幼儿园的衔接,本研究在此主要是从幼儿园的角度为幼小教学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与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够对本地区的幼小数学教学衔接有一些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