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观念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984 浏览:96100

摘 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人本观念,以培养人、发展人为其最终目的.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扭转其社会价值倾向,转而关注人的发展;要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要注意培植学习共同体的校园组织文化;要切实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归根结底,思政教育应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最终目的.

关 键 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人本观念

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思想的统一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国际政治格局错综复杂,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得尤为严峻,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金钱至上主义也日益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以人为本观念来统筹思想政治工作.人本观念,即坚持以人为本,走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切实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学生本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观念,是高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保守,只注重社会价值而忽略了人的发展.

在历史上,中国长期是一个封建社会,封建帝王大都把统一民众思想作为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其本质即是向民众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借以维持社会稳定.因此,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者往往将社会价值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人作为个体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很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是被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目的仅是向学生灌输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维持大学校园的稳定.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丝毫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扰,更无法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相关高校的管理者应尽快扭转此种不良倾向.


2.相互矛盾的评价标准,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反映在大学生身上,便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相对于大学生的品质和修养,企业更看重的是其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无形中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换言之,大学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指标不一样,各有各的侧重点,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因为它无法给学生传授能力.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跟其他事务都是有矛盾的,事物本身也存在着内部矛盾,并非所有的矛盾都是完全对立的,学会如何兼顾矛盾双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一方面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人生观的引导,一方面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这就是解决此问题的症结所在.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过程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普遍单一,主要以说教法为主,高校的思政主管部门、辅导员经常会召集学生训话、学习新的国家政策或指示.这样的教育方式完全是走过场,见事不见人,其收效也是可想而知的.思政工作者面对的不是物体,而是有理想有主见的热血青年,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喜好,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接受这种死板的教育方式.思政教育方法应该向多元化趋势发展,教育者在采取某种教育方法时必须征得教育对象的同意,双方应共同协商教育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群体乃至个人,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发展,从思想上引导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以人为本,首先应在于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信仰和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发展的、科学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学生.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这是一种宏观方向上的教育和引导.其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思想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判断力有限,容易情绪化,容易走极端,不少学生因为缺乏信仰,导致精神迷惘.高校的思政工作者,要及时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净化其心灵.通过正面灌输、启迪心智、重塑人格,让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致力于把大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兼顾每个学生的利益.

根据唯物主义辩证法,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普遍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共同包含的内容,或者是双方都适应的准则.特殊性是指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标志,即一种事物所独有的内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必须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兼顾每个学生的利益.具体来说,就是思政工作中一些普遍适用的准则,如定期开展教育、教材内容的统一编写及一些管理规定等应该继续推广,因为它可以保证思政工作实施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每个学生的个性及思维水平是不一样的,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偏好,如果教育者在思政工作中完全一刀切,以固定不变的方法和模式来开展教育,其结果就只会使学生对思政教育越来越厌恶.教育者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外向型的学生往往比较活跃,可采用座谈会的方法来开展教育,内向型的学生刚好相反,他们往往不善言辞,拙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可采用课堂教学来施展思想教育,并要求他们完成一定的书面作业.只有因人施教,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将以人为本贯彻于思政教育中,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教育的塑人功能.

3.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注意保护教育对象的隐私.

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应该有良好的素养和职业道德,严守教育对象在交流中所吐露的个人隐私.如果大学生肯将他们的个人隐私倾诉给教育者,那么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方面说明教育者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另一方面说明教育对象对教育者已经完全信任.在此基础上,严格保守教育对象的隐私,不仅是思政工作者的责任,而且是最起码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另外,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都普遍脆弱,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自尊心较强,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偏执,如果思政工作者恶意地泄漏学生的隐私,就可能会招致他们的报复,甚至引发、退学等恶性事件.所以,保护教育对象的隐私,其实也是在保护教育者自己,必须充分认清学生隐私的重要性,给学生以适当的尊重和有限的个人空间.只有严格保守学生的隐私,才有利于思政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

4.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培植共同学习的组织文化.

在管理学领域,企业的组织文化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因为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它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大学校园便是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的主要场景,所以,自由、、开放的校园氛围便是思政工作顺利开展的润滑剂,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和学生地位平等,各抒己见,保证了思政工作能够取得好的成效.与此同时,学校管理层应该大力培植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文化.学习共同体,即是管理者管理对象双方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决策,就双方关注的问题共同探讨,使管理对象的地位由被动变主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以达到最大的团队效率.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文化充分尊重了教育对象,扭转了长期以来简单、粗暴的“填鸭式”思政工作方法,认可了教育对象的主动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高校的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大力培植这种组织文化.

5.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择业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问题成了大学生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切实做好就业指导怎么写作工作,怎么写作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怎么写作体系,帮助他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找准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定位.要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创业.目前,不少高校在校园开展创业比赛,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了其创业热情.以人为本不应是一句口号,而应是切实的政策和行动,是学生得到的切实利益,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是关切学生的核心利益,是思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