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工科生能力培养模式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15 浏览:21518

【摘 要】文章从培养模式、导师责任、资源配置等方面探究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并以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的成功实践经验为案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其他高校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北京理工大学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21-02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按照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未来10年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以及具体措施.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然而早在2005年,钱学森对温家宝建言时就提到,“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钱学森认为具有而又活跃学风的加州理工学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他指出真正的创新是“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

从2003年研究生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招收研究生从26万人到2013年的计划招生584416人,10年间翻了一番.然而,近年来,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2011年,硕士的就业率甚至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研究生作为建设创新国家的生力军,其招生规模扩大,而培养质量却没有相应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严峻的形势.西南大学王许人概括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三大原因:一是原创性成果少,创新能力不足;二是在选题和方法上缺乏自主探索;三是过分量化的评价机制限制创新.而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又有其特殊的成因,如何制订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并探索出可行的创新教育模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一所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的,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面临的工科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问题较为典型,并有较为成功的创新能力培养改革方案,具有可移植性.

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1.入学选拔机制欠合理,在读筛选机制不完善

在研究生之前的学习阶段,我国工科学生大部分接受的是填鸭式教育,在基础能力方面可以满足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再教育,在一般工作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运用现有科研方法的能力以及成果的表达能力等方面进步较快,但在杰出人才所必须具有的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通过调研,大部分入学选拔考试从内容和题型上看,大多数题目还只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很少有突出评估应试者创新素质的题目,反映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比例相对较少,在入学复试阶段也是走形式,没有精心组织设计考试过程,从而未能真实客观地考核入学学生的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水平,导致入学考试只选拔出“应试型”人才.与西方国家“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不同,我国则是“严进宽出”.入学后,没有建立起良性竞争的筛选机制,淘汰率低,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约在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汰率.这导致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只是为了获取一纸文凭,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2.导师角色“老板化”,科研平台“公司化”

研究生大规模扩招,而大部分高校并没有配置足够的师资力量,导师学生比例严重失调,现今一位导师带多名甚至数十名研究生并不罕见.这导致即使导师有足够的学术水平,也无法有充足的精力去指导每一位学生.教育资源紧张,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而学生只沦为替导师干活的工具.

科研项目是孵化创新成果的温床,深度参与科研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措施.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TS计划在高校预研中,研究生作为主力军得出许多创新性的设计方案.而在国内,某些导师变成跑项目、要经费的老板,交给学生的科研项目往往是没有创新性的工程任务;学生只需通过现有的知识和成熟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没能从科研项目中找到研究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突破口,整个模式与公司化的运作如出一辙.

3.团队协作意识薄弱,学术交流存在壁垒

一项技术的发明、一个工程的实现,无不依靠团队的力量.只依靠个人的闭门造车很难完成有创新性的成果.目前创新性的成果,多出现于交叉性学科领域,这就需要跨学科领域的合作.然而,在高校中提供这种跨学科交流学习实践的平台还相对较少,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弥补空缺的知识和技术.更有甚者,某些学生即使在同一实验室,他们之间也不进行资源共享和充分的交流,而是互相保密与竞争.这些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导致创新思维无法形成.创新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也就是说要想创新,必须广泛地了解和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科技前沿.而目前除顶尖高校和优势学科外,大部分专业领域的学生很少具有国际视野,而且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存在壁垒,观念较淡薄,与国外开放而激烈的学术氛围相比保守了许多.


三北京理工大学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北京理工大学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顶层优化设计,建立资源倾向优秀生源、优秀生源汇聚优秀导师的机制,激活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抓好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努力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针对不足,采取了如下措施:

1.拓宽选拔范围,完善筛选机制,采取可持续性的培养模式

研究生入学考试虽然有各种弊病,但目前对普通学生来说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而且无法在几年内进行彻底的改革,所以北京理工大学充分利用推免研究生的资格来实现对创新人才的有效选拔.国内外的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筛选功能.所以北京理工大学近年来开始逐渐重视竞赛对学生的影响,也加大了投入,并给予部分获奖学生保研的机会.近五年来,北京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参加国际、国家和北京的各类学科知识和科技竞赛一万多人次,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1138项.此外,北京理工大学以国家、市、校实践创新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常年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创新项目,近1/3的本科二年级以下学生参与申报项目,仅2011年就立项400多项.在连续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中,北京理工大学累计有7件作品获得“我最喜爱的十件作品”奖,蝉联“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冠军.这些创新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同样获取了研究生入学的推免资格.为了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北京理工大学还推出了“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相比传统的培养方式,更具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此计划同时引入了动态遴选和淘汰机制,实现对优秀人才早发现、早培养,并形成良性竞争,彻底转变了学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的功利性入学动机.2.完善导师责任制,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北京理工大学通过选拔优秀导师开设高端交叉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构建优秀研究生导师与优秀学生深入交流的平台,建立起优秀学生和优秀导师的双选机制;实行导师指导小组制,协同指导研究生.在研究生的招生、培养、淘汰等方面给予导师更多的自主权并明确相应责任;制定积极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使优秀生源向优秀导师倾斜;增加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加突出导师作为指导研究生第一责任人的重要作用.

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国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深度科研不够、没有任务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创新平台.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已建成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及教学实验基地19个.各学院在校外研究院所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68个,涵盖了宇航、机电、机械、光学、信息、电子、控制、化工、材料、生命、管理等学科领域,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北京理工大学已有7个硕士学科和5个博士学科进入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改进了创新培养模式.

3.搭建跨学科创新平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北京理工大学通过“985工程”三期建设,投入建设经费2400万元,重点建设可容纳300个学生科技创新小组的跨学科综合创新实践中心.在国际交流方面,北京理工大学也给予了学生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赴海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研究生人数显著增加,每年参加国际交流的博士生约200人,占博士生总数的11%.为提升研究生的国际交流层次,在积极开展公费资助留学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了中短期国际交流、中外交换生等校内公派项目,尤其是重点发展基于国内外导师合作研究基础上的短期交流和联合培养.此外,共同授予学位的联合培养模式正在形成,借助博士生的海外交流机会,与海外专家学者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学生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基地,形成“以规模带质量,以质量促规模”的良好国际化交流局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北京理工大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更高层次的顶层设计,导致各项培养计划之间缺少内在的相互支撑,未能形成完整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尚需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在实践中创新,任重而道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