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背景下存在心理学人性关注的升华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71 浏览:21808

摘 要:人本主义运动后兴起的两大心理学分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它们几乎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人本主义运动大背景下孕育出的一对孪生兄弟,既同宗同源,有着类似的核心价值观,又在二级概念的理解和解释上存在分歧.存在主义心理学所阐释的人性,尽管依然包含人本主义的特色,但他更朴素和归真,更接近人本性.

关 键 词:人本主义思潮;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性关注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69-02

作为一个具有独特个体经验和性格特质的人,不可避免地都会去思考,至少涉及一些超脱于物质生活的形而上的问题.这不仅被心理学家哲学家所指出,也反映在各类型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现代文学《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了不起的盖茨比》、《活着》、《冰岛渔夫》、《伊豆的舞女》、《红楼梦》,都反映着普通人生活中也闪现着对人性的反思和关怀.欧文·亚隆姆曾说,几乎50%的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都会涉及对人存在本质的思索和困惑.对于这样一个亘古不变普世性关注的话题(如圣经·传道书中所言,“日光之下了无新事”),无论是个人还是思维群,都存在一个趋势——从个体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表面到本质.在这种思考脉络上,任何一个小小的分歧都可以带来整个思想界的震颤与分裂.然此乃人之为人,既是不同,又是大同.存在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人本主义运动大背景下孕育出的一对孪生兄弟,既同宗同源,有着类似的核心价值观,又在二级概念的理解和解释上存在分歧.本文试辨析当代两个同源而又有不同走向两大心理学思想,并探讨他们对心理学领域的影响及方法论意义.

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

1.人本主义的兴起的历史、社会、哲学背景

从历史方面说,人本主义可追溯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起初的人本思想并不是很清晰,先哲们呼吁的人权更多的是对抗中世纪严酷的宗教统治和精神禁锢.从这一起点开始,历史上的任何一次运动或战争都避免不了附庸人本的特点.人们更多地关注到自身作为人的意义,人的成长、幸福的获得,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性定位;关注到人与人的关系,从整个社会关联的角度思考人类的发展和走向,而非类似于宗教的附属.

从社会层面说,人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后种种现象的反思.起初,一战后的美国独享天时地利人和,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逐渐走向垄断主义.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浮现出来.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过分看重利益、高效的生产方式,一味追求刺激的快餐文化,都在压缩人性.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点不同,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使人的生活不断机械化的可怕后果.弗洛姆在其爱的艺术中就批判机械化的工作,称其剥夺了人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他呼吁完整的生活状态,是思维、时间、劳动、价值实现统一的状态.这种情况刺激了人本主义运动抬头.

从哲学方面说,人本主义的兴起有三方面的起源.一是作为“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一派的胡塞尔现象学起源以及“哲学人类学”的舍勒(M.Scheler)的反形式主义价值哲学起源.二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从克尔凯格尔到海德格尔到萨特,存在主义者将个人的存在的思考推到极致.寻求人的本质,存在的本质,在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思想中,在审美和宗教中,在人性和神性中,在社会和个人中寻找一个站立点和一种平衡.既是对个人世界极致的挖掘,也是对人类本真的探索与追求.最终归为存在本身.毫无道理且绝对的存在.人类即在预定的存在下适应并创造存在的意义.三是狄尔泰及其后继者的方法论解释学起源,强调社会、人文科学要求对文本(text)或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詹姆斯可谓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引荐人.在他的《心理学原理》中,反复强调人作为个体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传统心理学对人性的机械、悲观阐释越来越遭受学界内不满.在价值观混乱,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人们急需重燃对人性美好的渴望和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反战运动”和“反主流运动”应运而生,越来越多心理学家们正式加入人本主义运动的阵营,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运动.


马斯洛提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强调人具有正面的力量和动机,给予被传统精神动力学和行为主义统治的心理学范围一股清风,一方面回归了作为独特个体的人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掀起了积极取向研究的浪潮.

罗杰斯以自身的咨询经验提出了“来访者为中心、无条件关注”的人本主义咨询观.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从独特的向上的个体推广到如何对待这样的个体上.作为心理学工作者,除了要重视“人”、“个体经营”以外,还要具备真正的对人的关怀,这不仅仅是科研的态度,也是人文价值观的要求.

二、存在主义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定义

传统上,把以罗洛梅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也归类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内.但实际上,不少学者也发现,二者虽然同源,且都关注“人”的独特性和经验性,但二者对人性的解释有着明显分歧,由此到这二者在延伸的研究、应用领域各具特色,甚至受用范围也有差别.

存在主义心理学所阐释的人性,尽管依然包含人本主义的特色,但他更朴素和归真.他们认为人性不是单维的向善或者向恶,而是更多地处于一种选择当中.类似于基督教所申明的人的自由性——上帝给予人自由的灵性,可以为也可以不为.然而,存在主义也强调人具有选择的能力.而在存在的状态这一层面上,罗洛梅倾向于一种折中的存在观.即人处在自由和禁锢两个极端的天平之上,任何一边的偏重都意味着一定风险的承担,选择自由就要承受更多的不确定性或则“可能性”,选择禁锢就要承担压抑自我的痛苦.

可以从更多的影响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中来了解存在主义心理学关于人性的概念.吉姆·布根塔尔把人的存在放在双重性的天平上.一端是掩饰本性的取悦的理性的正确我,一端是纵容本性的不羁的体验的犯错我,因为害怕孤独和否认,个体不断地在正确我上加码,压抑了很多本真的需要释放的我,在这样的努力中,孤独和否认的风险降低了,可是个体会发现那个本应安全和满足的自我却越来越微弱.

心理学家很早就试图在镜子现象中,窥探人找寻自我的轨迹.拉康所说的镜像,罗洛梅所说的交会.人类引以为傲的自我,终究建立在一堆不属于我们的周围世界中.生命是上帝借给我们的一段过程,而存在是过程中的体验.所有的能量,正面的、负面的,都在过程中释放.罗洛·梅在《受伤的治疗师》中提到,生命不在乎你能活多久,也不是你能多活几天的问题.当人们完成任务后,很多人更喜欢选择死亡.想象希腊神话中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地坐着将巨石推上山顶的西西弗斯,他的存在在于他与巨石的斗争,他的力量源自他的工作对象.阿谬怀疑西西弗斯神话的悲剧性.他认为,只有当这种无休止的重复进入意识时,才是悲剧的开始.诚然,存在的意义对于芸芸众生来说,也不外乎每日重复生命的过程,自己的,抑或他人的.婴儿期,追寻母亲,学龄期,渴望获得老师的认可,青春期,追逐异性,成年,结婚生子.千百年来,若同一日.最深刻的原因,在于存在本身太短太浅,个体摸索生命本质的过程,是看着他人找寻着自己.诗人的存在感,也许仅仅是触动他情感的一颗青草一阵微风,音乐家的存在感,也许仅仅是某个瞬间划过耳边的一段旋律.这被罗洛梅称为与自然的交会.从圣经的观点解释,是上帝将神性的记忆赋予人类,当人类敬虔地赞美神的杰作,那种洞察就会成为人与神的融合.爱情之所以铭心刻骨让人又爱又恨,是因为在爱情中,在另一个与自己如此不同又如此契合的个体中,人看到自己.这种近乎神性的体验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称为极端幸福的,窥见真理的,甚至是狂喜的巅峰体验,并区分了三种不同的状态,一是与异性结合时,二是成就感获得时,三是感叹自然风光,感觉融入自然时.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却直接的把巅峰体验描述为信仰的升华,是人对上帝旨意的通达.

三、存在主义心理学相较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关注升华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性的解释更侧重导向意义.他发掘了人性的积极能量,并在适合的时候能诱发个体的积极力量,但这样的契合需要条件,无论是受众个体本身,还是“人本”所能解释的范畴.这样的解释对于传播一种新的观念有着强烈的效果,但容易犯绝对化的错误.在一定的时间过后,往往会被发现缺乏深刻的解释力.一方面是理论的薄弱,另一方面是时代迁移,导致人本主义越来越成为一种价值观性的基础,而不能坚持研究和实用技术的阵营.

与此相对,存在主义心理学之于人性的解释更接近人本性.他把人性放在一个二维的选择上,把存在还原于多元的空间.正如施耐德和罗洛梅合著的《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中所探讨的存在——整合心理学的历史起源,存在主义心理学与文学,哲学(东西方哲学),心理学所表达的人性观点都能很好契合.

罗洛·梅所表达的存在,是一种自我接受和自我实现的结合,自我接受是承认作为人的局限性,并悦纳“有限”的状态和对生活中种种可能性的承担,自我实现是认识个体具有打破局限的能力从而获取更高层次的体验和创造力的升华,是折中的既定中的不一定.他并没有因为承认人性的黑暗和局限就否定人具有神性的潜力和创造的力量,反而因此更加鼓励人们拿出打破存在的束缚的勇气去更新生命,完成更有意义的存在.是一种更切合人类实际,而又有迹可循的升华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