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56 浏览:16394

摘 要:音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本文从音乐美学的原理出发,通过教育家和音乐家的引论,从美和美学之源切入,讨论了美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并塑造完美的人格,同时也讨论了美育的意义和地位.本文论述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几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提出素质教育的五个主要特征,并提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本文还论述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方式应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教程,而不是一味的强制灌输.在对大学生进行音乐审美培养的时候,应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真正实现音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教育目标.

关 键 词:美;美育;音乐审美;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9-002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通过悦耳动听的声音音响和灵活多变的声音组合形式,感染着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生活.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音乐欣赏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在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音乐审美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

1音乐审美的概念和意义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以艺术的和现实的美为教育手段而进行的教育方式.被称为“人世楷模,学界泰斗”的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这样定义美育:“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心灵的科学,是关于人类自身美化的科学的、特殊的教育手段.它使人们通过生动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和直觉感受,激发和净化感情,潜移默化地起到教育的作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它渗透到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和社会生

活的各个领域,贯穿在德育、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的整个

过程中,内容丰富多彩,途径非常广阔.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说:“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伟大的一个,它难道不是最深入人心的艺术吗?只有音乐有力量使我们回返到我们的本真.”美,无所不在;美育,无所不在.那么,何为美呢?

美,Aesthetics,源于希腊文aithesis,词根含义为“感觉”、“感兴趣”,“感性的”,而非sense(感觉,直觉,感知).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感性知识的完善就是美.而科学意义上的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最初是由被誉为“美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AGBaumgarten,1214-1762)于1750年提出的.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知、意和情三个方面.知,即理性认识的逻辑学;意,即意志,相当于人的道德理性范畴研究的学;情,即感性认识的美学.所对应的哲学范畴即真、善、美.黑格尔说:“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梁启超则说:“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和文学三件法宝.美育即情感教育.”由此可知,美感即情感,它是以各种艺术形式为载体而表现出的个体感性的美感体验.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由于其非语义性、非真实性以及虚幻时空性的特质,从而与人之情感具有了异质同构的运动性特点,是最善于表达情感的艺术.因此,音乐教育即情感教育,音乐审美教育就是音乐情感教育,它担负培养人之高尚情操与品格的崇高职责和使命,这是美育的根本目标――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塑造完美人格.

有关此,许多古今中外音乐教育家不乏精辟的阐述.春秋时的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即:诗使人从道德上受到启发并使人兴起;礼把这种感发变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制度并使人遵从、受到约束而自立于世;而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和德行从而使人性格品操完善.他指出了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完善高尚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则直截了当指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也曾说过:“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故必须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铃木镇一则说: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一些少数伟大的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小孩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到极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而1967年美国各界权威人士联合发起的“坦格尔伍德(Tanglewood)宣言”认为:当代教育必须把生活的艺术,个性的建构和创造性的培养作为主要目的,由于音乐特有的特殊审美功能,因此,倡议把音乐教育作为学校课程设置的必修的基础课,旨在把音乐教育延伸到每一个学生,融进每一个青少年心田,从此纵深地推向整个社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地位.

2素质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关于素质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较有代表性的以下几种:

2.1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2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3素质教育是教育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并实现个性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教育;

2.4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生活技能素质等)为目的的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一种“通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2.5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以及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三要素为:(1)面向全体学生;(2)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让学生主动发展.

各种界定尽管各不相同,但其核心和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德、智、体、美)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从素质教育的涵义界定可看出其主要特征:①教育对象的全体性;②教育目标的全面性;③教育机制的主体发展性;④教育内容的基础性;⑤教育空间的开放性.而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3音乐审美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内容,从而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极大提高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音乐教育真正的实现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和性质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教程,这个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只有在长期的反复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审美教育才能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审美标准意向和情操,从而使人格得到完善.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时,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因而,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音乐审美培养的时候,只有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最终实现音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