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写作

更新时间:2023-1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318 浏览:131405

内容摘 要:在2012年高考中,田雪妮同学写出了一篇备受瞩目的满分作文《忧与爱》.细读田雪妮同学的这篇佳作,其意蕴丰富、思想深刻、文采飞扬,令人赞叹.希望这篇文章在审题立意、选材行文、语言表达等方面给有志于在高考中金榜题名的莘莘学子以启示.

关 键 词:审题选材语言阅读

在2012年高考中,我校高三(10)班田雪妮同学技压群芳,写出了一篇备受瞩目的满分作文《忧与爱》.这篇满分作文也助推田雪妮同学顺利考取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是田雪妮同学努力拼搏、大胆创新的结果,也是我校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结果.

细读田雪妮同学的这篇佳作,其意蕴丰富、思想深刻、文采飞扬,令人赞叹.希望这篇文章在审题立意、选材行文、语言表达等方面给有志于在高考中金榜题名的莘莘学子以启示.

一.审题立意有高度.审题立意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如同修一条高速公路,建一处高层建筑,初期的勘察设计非常重要.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沿袭历年风格,是命题作文.通常讲,这种形式的作文,在审题立意方面的难度不会太大.然而,这也容易麻痹一些人,认为在这方面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如:有人写个人学习生活中的“忧与爱”,有人写父母对子女的“忧与爱”,有人写社会上不同人“忧与爱”等等.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写或写不好,而是说如果在审题立意方面过于随便、过于轻泛,就会导致千人一面、万人同腔的平庸之作泛滥.

语言本身是思考的工具.写作不只是关乎语言表达,也应该关乎思想认识,作文理当具有较高的思辨要求.一些论者认为,要本着“塑造现代公民”的理念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呼吁“作文要有思想”.西方有哲人说“我思故我在”,作文应是个人心灵的流露,思想的结晶.有些考生片面追求词汇华丽,结构工整,但缺少一种鲜活的生活体验,没有心灵的感悟,导致文章无病,肤浅单薄.

田雪妮同学的作文写对“茶文化”的“忧与爱”,使她的文章在立意上脱颖而出.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一句平实素朴的“不如吃茶去”,蕴涵着多少生活的哲理和人生的禅意啊!国人早已视饮茶为生活的一大乐趣,饮茶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越来越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越来越多的人很难静下心来给自己泡一杯香茗,倾听自己的心声,品味茶带给自己的平和与安静.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虚妄和浮夸迷惑了多少人的双眼,还有多少人能“褪去铅华,闭门喧嚣,再为自己沏一盏茶”?数千年茶道的辉煌早已属于过去,中国茶文化似乎在走向没落,因此,茶界中此起彼伏地存在着“复兴中国茶道”的声音,而且许多茶人、学者也纷纷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与渠道去找寻中国茶道“回家的路”.

出于对茶文化的熟稔与热爱,出于对茶文化的式微所引发的忧虑,作者心中的“茶文化”与“忧与爱”这个题目自然形成了碰撞,因此在审题立意上自然就多了几分大气,多了几分优雅,站到了一定的高度,才使得这篇文章与众不同.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骆冬青教授这样评价这篇佳作,“以轻灵的抒情文字述说一种文化的忧与爱,颇难驾驭.作者以精微的刻画,渗透深挚的情思,首尾呼应,神完气足,妙在‘过程’的展开曲折有致.能够将简单写得丰富、复杂,将感受变得微妙、绵长、强烈,正是文学的妙用.而概括、点醒处,要言不烦,则又是此文精思所在.”而很多考生的作文不缺华丽新鲜的词语,不缺优美动人的修辞,唯独缺少的是思想.

二.选材行文有力度.一篇文章的主旨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然而,有了灵魂而没有实体支撑和附着,写作目的是不能实现的.这篇文章在选材方面能紧扣文章主旨,运用丰富的想象,选择最典型的素材来表达对文化传承的“忧与爱”.这里可以听到“细长干硬的茶叶撞击白瓷的壶底”的声音——“如碎玉落进深涧”,也可以看见茶叶在壶内与开水融合的场面——茶叶“以近乎疯狂的姿态旋围、舞动”;可以体会“黝黑粗壮的汉子”大碗喝茶的粗犷,可以领略“禅居深寺的老道”品茶的悠闲,更可以看到作者精微的“刻画”、深挚的“情思”、精妙的“点醒”以及微妙绵长的“感受”.作者选材精当,行文自然有力.全文内容紧紧围绕“喝茶与思考”来展开,文中隐藏着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喝茶的过程,即“拂茶盖——撮茶叶——观茶情——端茶杯”;一条是思考的过程,即“茶水之缘——爱茶之深——忧茶之切——忧爱交错”.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磅礴的气势,给人一种强烈的力度感.

三.语言表达有深度.这篇文章的实际字数只有770余字,却能受得阅卷老师与专家的青睐,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语言表达功底深厚.首先,文中描写性的文字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特定环境下的真切意蕴.例如,写冲茶的情景,开水是“大口呼吸着涌进茶壶”的;写茶叶在杯中半沉半浮的情景,说“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沉沉的空气中冻结”等十分生动传神.其次,文中那些概括性、点醒性的文字写得要言不烦,恰到好处.这些精辟的句子,都是作者深度思考的结晶.其作用,要么开启下文,如“茶与水的相遇,实在是一种前世今生的缘分”;要么承上启下,如“既爱,又怎能不忧”;要么照应主题,如“爱茶,却也忧茶”等等.此外,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这篇文章充满迷人文学意蕴,一些典型动词选用也非常精彩,这些都体现了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

四.阅读积淀有厚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作基础,要写出好文章是难以想象的.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对于“三点一线”生活范围狭窄的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写作的源泉.所以,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田雪妮同学不仅阅读美文佳章,名著经典,还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她的课外阅读面很广,而且背诵的名句佳段也很多,因此她的作文一直比较有特色.她写作多为议论类的文化散文,知识丰富,语言凝练.市四模考试作文题为“已经拥有”,她写的是昆曲,引经据典,尽情挥洒,发挥自己丰厚的阅读积淀,彰显自己的文化底蕴,获得较好成绩.高考时,她厚积薄发,写出这样一篇满分作文,体现了她的写作积淀.作者喜欢茶文化,茶文化是她作文素材积累中的一块亮点,因此当考场上茶文化与“忧与爱”碰撞时,电光石火,文思泉涌,妙手偶得.“和、敬、清、寂”,日本茶道的精髓她颇有心得;“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对“茶”“酒”的描述,她烂熟于心.真正是“世事洞明皆学问”“腹有诗书气自华”.

客观地说,写出一篇满分作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然而,优美的文章是艳丽的花朵,她需要用智慧和心血去浇灌.鲁迅先生也有这样一句名言:“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没有捷径可走,全靠自己的努力.

附:忧与爱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10)班田雪妮

茶与水的相遇,实在是一种前世今生的缘分.

我拂开茶叶盒的盖子,用指腹撮了一把茶叶撒进圆滚滚的茶壶,细长干硬的茶叶撞击白瓷的壶底,如碎玉落进深涧.滚烫的开水大口呼吸着涌进茶壶,仿佛迫不及待去拥抱一个早已注定的誓言.茶叶以近乎疯狂的姿态旋围、舞动,一瞬间充斥了茶壶中的天地.


爱茶,不仅仅是喝茶.新茶,老茶,看似神圣虔诚无比的茶道,关乎茶的一切.

爱茶,大概源于茶的普适性.黝黑粗壮的汉子大碗喝茶,爽口解渴;相知多年的朋友聚在一起,共饮一壶,那些自不必说的情分或人生感怀,都沏进小小的杯里;与世无争的雅士,禅居深寺的老道,品茶,自得其味,一杯清茶,便氤氲了天地人.

我小心地挪开茶壶的盖子,茶叶已完全舒展,清绿的水面上浮着泡沫.一切归于寂静,我仿佛听到了一声细细的叹息.

谁在叹息?谁在手捧着温热的茶杯,满怀忧愁地叹息?

既爱,又怎能不忧?

不论是中国的茶道还是日本的茶道,都讲究四个字:和、敬、清、寂.只是在穿越了千百年古道茶韵的今天,谁又能褪去铅华,闭门喧嚣,再为自己沏一盏茶.

他们互相炫耀,自己茶叶的尊贵,茶具的精美.他们从冰箱里取出装在塑料瓶子里冒冷气的茶饮料.不由地担忧,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将如何保持其充满古意的纯粹?

想起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写:“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真的,“茶不求精”,只要“壶亦不燥”即可,品茶即是品人生,又怎能不令人担忧,虚夸和浮华污染了那一壶清茶,最终遮蔽了曾经向往真实的人生.

爱茶,却也忧茶.那份清澈澄明的热爱永远不变,那种沉甸甸的忧愁也真实存在.忧与爱不论如何交错,最终无言,就都化进杯中,啜饮,细品茶中的苦与甜.

我端起桌上的茶杯,茶已凉了,有半卷的茶叶半沉半浮在中间,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沉沉的空气中冻结,露着一半热爱,卷着一半忧愁.

莫立刚,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