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模式的实证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451 浏览:71334

[摘 要]文章对广西某高校本科生进行了大学生感恩教育对象的调查,分析了感恩对象受关注程度的年级分布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以学生工作团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辅的模式,该模式分主题选定、活动设计和活动开展三个模块.分析此模式的特点及问题所在,并指出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 键 词]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艾军(1968-),男,湖北武汉人,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057-02

一、引言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从现有资料看,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主要遵循以下三条路径:第一,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其重要性的探讨;第二,对大学生感恩缺失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第三,对大学生感恩教育方式方法的思考建构.目前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总体呈现出数量较多,但内容交叉重复,模式化和系统化研究相对较少的特点,以此而建的教育方法和长效机制显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苍白与无力.

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是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对以高校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研究较少,还没有针对模式和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更没涉及其系统性和规范性.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主要是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利用班级的团体特征,采用团体辅导与咨询的技术,以求实现大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以大学生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是一种可以做到时间的“全程化”、空间的“立体式”、内容的“系统性”、校内与校外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新模式,旨在增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由于具备新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实现以情动情和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情感教育和人性教育,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不仅可以扩展大学生主题班会形式和内容的空间,而且能为感恩教育更好地深入大学生群体提供新的平台.本文旨在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证研究,提出符合该主题的实用模式.

二、研究过程和结果

(一)研究过程

以广西某高校10、09、08、07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每年级挑选3个专业(文科、理科和工科),每年级3个班级,共计712人(男性320人,占45%;女性392人,占55%).本研究设计了《大学生感恩教育对象调查问卷》,让同学们对自己的感恩对象进行描述.

(二)研究结果

1.感恩对象的总体分布.统计结果表明,涉及大学生关注的具体感恩对象总共有23种,经过整理,可以将大学生感恩对象分为国家、社会、自然、集体、师长、父母、他人、生命8类.就总样本712人而言,感恩对象分布情况为:父母406人(57%)、师长348人(48%)、国家301人(42%)、社会279人(39%)、集体179人(25%)、生命122人(17%)、自然100人(14%)、他人80人(11%).

2.感恩对象受关注程度的年级分布.父母、师长和国家是大学生们比较关注的感恩对象;对社会和集体的关注度的年级分别趋于正常;生命和自然可能比较抽象,很少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大学生很少将他人作为感恩对象(如下表).

3.感恩对象受关注程度的年级趋势.父母和师长在大一关注度最高,大二、大三降低,并渐趋平缓,大四关注程度又逐步上升;国家、社会、集体、生命、自然和他人,大一到大四的关注程度逐步上升.可见,针对感恩对象年级关注程度趋势而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应该在大一和大四多涉及父母和师长方面的内容,国家、社会、集体、生命、自然和他人等方面的内容应该随着年级逐渐增加.

4.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基本活动形式.本研究以张锐在《主题班会形式综述》中提出的主题班会十二种形式为基础,按照团体心理辅导的要求进行整理和修正,提出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四种基本活动形式:模拟表演、咨询答疑、专题辩论、社会实践.一年内,各年级团队按照上述四种基本活动形式进行主题活动设计,开展活动共计122次(其中大一52次,大二37次,大三22次,大四11次).结果表明,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以模拟表演的方式开展主题活动,到了高年级就偏好需要深层次思考的形式,如专题讨论;大二和大三比较侧重咨询答疑的形式,可见学生比较关注个性问题的解决;从大一到大四,学生逐渐开始关注社会实践类的活动形式,显然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有关.

5.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特点.本研究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即以各班级的学习委员为基础,通过志愿参与原则组成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工作团队.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工作团队采取了正规社团的管理模式,无论哪个年级的工作团队,都有具体的工作章程、职责和范围.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其活动形式有如下特点:(1)大一学生的工作团队以年级为单位,即整个大一年级只有一个工作团队,人员来自各个班级,大家团队协作,统一部署相关活动;大二学生以年级为主,但是有分散的班级独立活动;大三学生根据具体活动的主题不同,活动有集中,但更多的是分散;大四学生的工作团队以班级为单位,只在班级内部开展.(2)大一学生的主题班会基本在校内举办,从大二开始能逐步走出校园.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模式创新探究

建立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模式

就主题班会的模式而言,有学者曾提出过“班会设计—导入—认知、体验、分享—总结”的形式,但目前还没有针对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模式研究.本研究尝试提出以学生工作团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辅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实施模式.模式共分三个模块,即主题选定、活动设计和活动开展(如下图).主题选定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在年级特征的基础上,甄选出对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具有针对性及积极指导意义的感恩教育主题.目前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内容和方式显得相对滞后,主题班会的针对性不强,并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倾向和忽视学生需求、联系学生个体实际不足的现象.这些薄弱环节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主题班会的效果大打折扣.

主题确立之后,应着手设计方案.活动设计是将选定的主题在相关的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及心理辅导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兴趣来设计符合不同的年级、不同专业和取向的活动方案,并追求独特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同时逐步建立专门的活动主题数据库.

活动开展主要是将活动方案在个别班级进行示范.结束后,对活动效果做出评价.传统的班会点评往往由辅导员(班主任)唱独角戏,对班会的意义、过程、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按照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要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与点评,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反应与价值升华,并通过相互交流取得成长的经验.最后将修改和完善的活动方案推广到其他班级.

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模式特点

1.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运行模式.所谓学生为主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主题班会以学生自愿组成工作团队,参与主题班会的策划、实施和推广等全过程,也就是全程的主体性.全程的主体性保证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和动力,使活动无论从需要、过程还是效果都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活动形式,要考虑到不同年级需要,即遵循年级的主体性.运用该模式进行大学生感恩教育可以构建针对性强、适用性高的感恩教育活动方案数据库,同时也可以形成系列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便于在高校中推广和使用.

2.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模式仍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学习,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较低,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相关理论和技能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各高校也存在从事感恩教育研究的教师人数不足的现实问题;(2)学生工作团队的指导和延续性问题.大学生在工作团队中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存在相关知识和技能薄弱的问题.加强指导和帮助,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方法是保证活动延续性的关键;(3)活动效果评价的问题.在感恩教育的干预活动中,评价相关工作和活动效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评价体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相关工作的展望.政府对大学生感恩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务院专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其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基点.以大学生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必然是贯彻政府文件精神的有效举措,是深化文件要求的科学尝试.虽然关于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是其所具备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扩展了大学生主题班会形式和内容的空间,而且为感恩教育更好地深入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平台,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解决效果评价问题、主题活动的延续性和衔接性问题,还要考虑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整体需要性、整体适应性和整体内在动力性问题.同时,就感恩教育活动发展而言,无论是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推广,最终还是要逐步从校内走向校外.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就是以感恩教育为目标,将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和技术深入到大学生群体中,其研究成果和经验可以为其他主题的班会进行有效怎么写作和借鉴.就大学生主题班会整体而言,其研究和发展必然向模式化、常态化、结构化、年级化、时代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崔雪娇.学会施恩懂得感恩[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