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心育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003 浏览:56453

摘 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有序推进,初中体育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也更凸显“心育”,这同时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目标.结合生动的初中体育教学案例,系统阐述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注重、强化心育的方法.

关 键 词:心育;初中学生;体育教学;课堂渗透;身心健康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就有关于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所采用的完整标准的提法,当年将其表述为躯体、心理、身体、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几项都健康的人,才能称其为“健康”.而初中体育教学在倡导全民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其他方面,尤其是精神层面.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心育是培养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立足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论述了加强心育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初中体育教学开展心育的基本要求

众所周知,体育是初中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学科.在当前新课改不断得以强化的影响和感召下,体育教学的一大重要目标便是对学生开展系统、生动、充实、有效的心育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符合新课程初中体育大纲中规定的“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推进学生学业和心理同步、协调、有序的发展.

心育,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育,具体说来,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不能仅把强健体魄作为体育教学的全部目标与任务,而是要将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接受心理教育、提升心理素养作为体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视角来看,初中体育教学应尽量同步包含“心育”,以便稳健地落实素质教育和“生本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这也是体育教学中加强心育的本质要求.

初中体育教学绝大多数情形下都在室外开展,相较于其他学科,更能体现出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心理素质.教师需在教学中发现每一个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就体育教学开展的现实状况来说,初中规定男、女生要能通过1000米和800米的长跑测试,可往往出现这种情况:有个别学生明明身体素质能达到,可顺利地跑完全程,然而他们在感到疲惫时,便会不自觉地放弃,意志力相当薄弱,害怕劳累、不愿意流汗的现象更加凸显,最终导致差一点时间就合乎标准规定.在体育教学中出现这样的场景,归根结底是因学生心理素养不达标、缺乏心育教育的结果.这也给体育教学的心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切实彻底转换学生惯有的思维模式和心理习惯,在学生的头脑中构筑起不怕苦、不服输、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而才能取得可观的体育教学成效,同时,学生们在体育教学中获得了良好心育的体验,能终生受益.

二、初中体育教学注重心育的基本形式

心育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是灵活多样的,然而,体育教学既有体力劳动、又有必要的脑力劳动.从本源看,心育便是始终围绕着体育教学中的“两种劳动”有序展开的.


心育的基本形式,一般有两种,其一是在教学中搞活心育.毋庸置疑,体育教学中每一项运动要领的学习与训练均离不开体力、脑力的同步配合,有效发挥应有的效能.简单地说,学生在做每一个体育运动时,要领是否到位、表现能否完美,均要靠心理的支配与指引.比如在跳远时,有学生担心跳到沙堆里后,会把衣服、手弄脏,因而不那么用力用心去配合训练工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必须细致入微地加以心育教育,先分析这类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紧随其后的是合理、科学地点拨,找到心灵共通点,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促其尽快改正.另一种形式便是初中体育教学整套环节的高标准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若发现学生由于心育方面的欠缺所致的令人不满意的表现,教师则必须第一时间对学生的作风、纪律、组织和遵规守矩等方面加大管理与监督的力度.

三、初中体育教学注重心育的对策

1.师生之间将心比心,构筑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试想一下,如若在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运动做得不到位便严厉训斥,那么初中生是很难树立健全的心理素养的.基于此,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当学生没有达到体育规范标准时,教师要弄清是由于哪方面原因导致的,并心平气和地给予学生必备的运动指导.

例如,训练“俯卧撑”时,教师在要求学生做5分钟时,大家会感到力不从心,倦怠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心理薄弱点,在学生做40次后,要勉励和鞭策学生坚持下去,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让学生通过这项运动锻造自身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战斗力.学生们完成运动后,教师要大力表扬每一位“健儿”的毅力,并让他们继续发扬下去,以崇高的“体育精神”战胜心理阴暗面和惰性,摆脱心理阴影对自身进步的干扰,从而在教学中真切地重视心育.

2.教师要精心选取有助于直接培养学生过硬心理素质的运动项目

教师要树立大局意识,以前瞻性的眼光和视野为学生精心策划、编排丰富有趣的体育运动,以便于对学生的心理各方面均施加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渡过心理难关,尽善尽美地完成每一节体育课堂的任务.

例如,在学习“三步跨篮”时,教师可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便于构建团队协作学习的阵容.现阶段的初中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年龄段又难免会有一些心理缺陷及顽疾,尤其是过于“以我为中心”,不顾及其他人的情感,更不善于协作共事.教师对于学生的这些弊端,要通过传接球的运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更能为大家提供一个互动、交流与借鉴的良机.这样大家会互助互爱、团结奋进,促使整个体育运动团队拧成一股绳,克服心理缺点,在学会投篮运动的同时,提升了精神境界,明确了体育运动的内涵,实现了心育培养的目标.

3.在教学实践中要对学生开展“抗压”教育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磕磕绊绊,不可能一帆风顺,而唯有接受过心育教育、具有高尚心理素质的人,才会承受住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抵达人生的目的地.在体育测验时,教师要对少数不过关的学生从心理上给予勉励,使他们努力提高心理承受和抗挫折能力,“败不馁”,及时查明原因,平时刻苦锻炼,终究会合格.

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育的培养,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教师要以心育的基本形式和培养目标为着力点,正视学生的心理障碍,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克服、解决,进而造就体魄强健、心理高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