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旅游地理”内容教学建议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232 浏览:46571

高中地理知识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知识组成,通过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宇宙、大气、海洋和陆地地理环境要素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则是将地理问题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内容联系在一起,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地理选修是在必修基础上,针对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及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地理问题为学生所作的相关知识补充,以期在必修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拓宽社会视角,站在已掌握相关地理知识的立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用更专业的地理学知识研究解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提高专业素养.旅游地理是高中地理选修课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把握旅游活动并学会与其它地理学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是高中旅游地理内容教学的一大重点内容.将旅游地理与必修知识融合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旅游地理与人文地理必修知识的融合

在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相似度检测绍有关旅游的概念和背景,使学生对旅游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类型的多样化已经成为其特点之一,在传统的观光、度检测、商务旅游的基础上发展了以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为目的的乡村旅游,以及以参观工业场所了解产品生产和制造过程为主的工业旅游等.在高中地理必修2中,涉及农业和工业区位选择的内容,通过学习可掌握农业和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以及相关具有特色的区域,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此种生产模式所具有的独特性,结合旅游业的多种形式启发学生主动提出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发展点,最后以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这两个概念做总结,达到“启下”的目的.

二、旅游地理与自然地理必修知识的融合

在自然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地域性,启发学生思考发展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教学中突出地域性与综合性的融合.在学生学习旅游地理之前,已经学习了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以及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等基本知识,了解了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等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基本掌握了全球不同区域的气候类型,学会利用掌握的综合知识分析旅游地理中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域特色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在这些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产生不一样的自然风貌,一旦被开发就形成独特的自然风景区,可以在教学中着重各个区域的地域差异,为旅游区开发和形成做铺垫.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旅游景区的形成所具备的综合条件,使其能够更好地从各个角度欣赏旅游资源.

三、旅游地理与区域地理必修知识的融合

在旅游地理的教学中,将旅游资源的介绍及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与农业和工业区位的选择等章节相联系.在了解旅游资源内涵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型,帮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不仅是“天生丽质”,同时人类也可以创造条件,发展旅游.并且随着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带动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旅游地理》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以“旅游扶贫”为例,通过发展旅游改善当地经济条件,是旅游促增长的有力体现.在这个基础上联系必修2农业区位选择中“桑基鱼塘”的农业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南部丘陵地区林业的发展,启发学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利用自己扩大的知识面对农业开发模式产生新的认识.同样,给学生介绍“德国鲁尔工业区旅游业开发”这一内容,引导他们对相关知识,如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窘境提出发展思路,对新兴的类似美国硅谷的南京软件园的旅游业开发提出对策,拓展学生思路以达到“承上”目的.


四、旅游地理教学应以必修地理知识为基础

旅游资源的开发建立在地理环境以及地理资源的基础上,因此对其分析离不开之前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知识的掌握.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其产生与发展绝不仅仅依靠行业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完成.虽然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的特点,但是建立在独特地理环境基础上,对游客有吸引力的资源绝对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加之旅游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意保护当地原有的自然风貌与地理环境,使自然和社会关系相互协调,在享受旅游业给人类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利用学过的相关地理知识,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实现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此外,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也是旅游资源开发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结合必修2中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对提出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分析旅游目的地兴衰的原因及发展趋势也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旅游地理虽然是选修课本,但是在旅游业地位日益提升的今天,使旅游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的考试命题也逐渐增加.将这些知识与必修课本的相关知识结合,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