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句子闹长短

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98 浏览:14689

语文世界里有两个小对头,一个叫扩句,一个叫缩句,它们一碰到一起,就互不服气,常常争个不休.

扩句常常拍着胸脯说自己能耐大,能把没出息的短句子变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磅礴长句,而这正是表达意义所需要的.缩句轻蔑地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它能把复杂冗长修饰太多的句子,删繁就简变成一朵二月花呢!

它们争来争去没有结果,最后就一同去请语文法官给个公断.

扩句气壮如牛地说:“句子是为表达意思怎么写作的.如果一个句子表达意思不详,那还有什么意思?因此,我认为缩句是毫无意义的.”缩句不以为然地说:“文贵简约.如果一个句子啰里啰唆,谁又能弄清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因此,我认为扩句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有害的.”

语文法官听完两人的话,点头微笑道:“原来如此.你们都各执一词,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想!”

语文法官郑重指出:扩句和缩句是对一个句子的两种分析方法和方向.通常对一个句子进行扩句,被扩的句子相对于扩句就是缩句.反过来,如果对一个句子进行缩句,被缩的句子相对于缩句就是扩句.扩句和缩句,二者没有优劣之分.在需要扩句的时候,如果用了缩句形式,那么就会造成语义不详.例如《绿色的办公室》一文的开头一段:1917年十月革命以前,有好几个月,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隐蔽在圣彼得堡西北的拉兹里夫湖畔.如果改为“列宁在湖畔”,那么就是语义不详.相反,如果把该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天亮了”扩为“圣彼得堡西北的拉兹里夫湖畔的天,在人们焦急的等待中,渐渐地渐渐地亮了”,那么就显得啰唆累赘了.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语文法官接着说,因为第一自然段如果改为“列宁在湖畔”,那么以下几个方面将要给以交代:(1)什么时候、待多长时间?(2)以什么身份、采取什么方式?(3)在什么方位、哪个湖畔?很显然,如果用至少三个句子去交代,将会显得更加零碎,反而不及一个长句子层次分明、交代清楚.同样,如果将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扩为如前所述,那么,这将因为过多介绍与文章主题无关的内容而使文章不再精练、扎实.

最后语文法官温和地询问道:“现在你们还自夸长短吗?”扩句和缩句两个都羞得满面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