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教育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56 浏览:13314

【摘 要】本文阐述了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着重阐述了中学德育教育面临的任务,具体分析了当前中学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分析了中学德育教育有效的路径选择.

【关 键 词】中学;德育教育;任务;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87-01

引言: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这表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接受健康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和方向,通过学校德育教育使他们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至关重要.

1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从近代教育学产生之日起,强调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与教育学家们对教育的内在价值属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康德在他的《教育论》中曾经指出,教育是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通过养护、管教、教导等环节,最终发展青少年的向善倾向,使之成为道德的存在为目的.赫尔巴特更是明确指出: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无论是古今中外的先贤大儒还是今天的教育名家,道德教育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全世界的教育家们都一致肯定教育的内在价值,因而都承认道德教育在全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正因为这一点,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着重强调“我们有足够的理由重新强调教育的道德和文化因素”.

2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1培养学生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奠定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基础.在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中,许多教育学家对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予以明确肯定,巴班斯基主编的《教育学》在谈到劳动教育时就曾指出:“共产主义的起点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承认他的劳动的伟大价值.人必须从青少年起就从自己的经验中深刻的认识到,由于参加社会的生产劳动,他才获得满足自己需要的道德上的权利.培养学生远大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道德观念,使学生理解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树立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在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培养上,要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年轻一代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培养学生具备道德评价能力.培养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道德准则进行判断.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初步具有识别和抵制不正确道德观念侵蚀的能力,使他(她)们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能独立分辨是非、美丑、善恶,使他(她)们健康成长,做一个有道德、有觉悟、有理想的人.

2.3培养学生具备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在道德规范的指导下,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改正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一个人能自觉地提高自我思想品德修养的目标和方法.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德育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学校的德育教育应教育学生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准则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控,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中学德育教育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3.1德育教育没有摆在突出的位置.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存在认识不足,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与教学、智育分创和对立起来,错误认为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在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和评价上,只强调和注意其学业成绩、考试分数和名次升降,而忽略其它.即使也有领导觉得德育重要,但因为应试教育还大有市场且具有短期效益,种种原因致使许多常规性的德育工作不能落实,一些好的思路和想法也无法尝试和实施,最终只能使德育工作停留在口头上,反映在文件上,不能付诸实施.

3.2德育教育缺乏创新,不能与时俱进.当前很多学校在德育教育上缺乏创新,在内容上表现为:将学校德育内容狭义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或陈旧,不能解释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脱离实际,实用主义色彩浓厚,许多解释显得牵强附会,苍白无力,难以服人.在形式上表现为:部分德育教师不注意联系当前的现实,手段单一,不灵活多样,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渠道狭窄、形式单调、方法简单,没有针对性,因而也就没有多大的实效性.

3.3德育师资队伍薄弱、评价机制滞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部分学校领导却不重视德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很多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却存在着德育老师能不增加尽量不增加的错误思想.德育教师由于常感到不像其他专业那样受到学校的重视,因此存在一定的转专业、转部门的现象.

4中学德育教育有效的路径选择

4.1明确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充分认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中学阶段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本着为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真正确立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4.2改革德育模式与方法,增强德育教学实效.德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要随时代的发展做调整和创新,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忽视了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大多停留在书本、课堂和口头上,灌输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强调“管”和“灌”,而疏于“放”和“导”,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中学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善于将理论教育与德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老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有目的地设计模拟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的场景,将包办替代的家长式改为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

4.3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德育教育方法.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保障.与此同时,德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师生间的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师不再单纯是教材知识的讲解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合作者,建立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多注意他们的闪光点,以赞赏、鼓励为主,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处事原则.

总而言之,学校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牢固树立“德育为先,各育并举”的教育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科学地运用德育教育方法,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才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