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惠频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017 浏览:31953

摘 要:在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或穿插使用启发式,将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使课堂气氛活跃,双边活动协调,学生在教师的层层诱导启发下,思维得到拓宽,感性的知识上升为理性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并使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得以利用.

关 键 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学习效果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13-02

1.正确选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

1.1在地理教学中,正确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法方法,可促进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使所学的知识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巩固记忆,撑握技能,实现素质教育达到教学优化.

在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或穿插使用启发式,将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使课堂气氛活跃,双边活动协调,学生在教师的层层诱导启发下,思维得到拓宽,感性的知识上升为理性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并使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得以利用.

1.2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比较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比较记忆.如在讲授长江以后,讲授黄河就可采用比较法.比较黄河的发源地、入海、长度、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两河在治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通过以上内容的比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教学优化,实现素质教育.

2.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讲述课

讲述课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课型,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例如,讲授一个新的区域或国家),可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如除石油之外,海湾战争背后还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日本发展为今日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本国地理条件的?与日本相比美国的发展,恰又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什么呢?从发展中国家较成功的范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借鉴呢?等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很象推理小说中一个个悬念,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3.提问要留有余地

在课堂上,如果对某个你还算感兴趣的课题,当教师设置了2个问题时,你会饶有兴趣地去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然而当教师在屏幕上唰地闪出5个问题时,相信你会顿时失去探究下去的,这就是一种认知超载的表现.因此,我们提问一定要善于掌握好火候和分寸,做到恰到好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课堂提问现象:教师刚把问题公布出来,就立即指名某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学生就某一问题讨论刚进入状态,教师便宣布讨论完毕,急着让学生汇报成果;一个学生刚回答完,有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还跃跃欲试,教师已匆忙将自己早已备好的标准答案公布出来等这种节奏的提问把学生鲜活的思想、灵动的个性、生动的体验全然压缩掉了.所以,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要学生回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4.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动态地观察、分析问题,也是此次课程改革追求的价值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比如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钢铁工业的区位就出现了由煤炭区位向铁矿区位又向市场区位的变化,家具厂也出现了由市场区位向原料区位的转变,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案例,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应该重视地理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引导学生辩证地、从多元化的地理视角去思考、去分析方可获得清晰的思考力.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对任何一个地区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要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分析,找出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注意“有利”和“不利”的相对性,然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其优势产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给了老师一个专业发展的空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教法、改进学法,才能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以提高、热情得以激发、思维得以优化,也必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5.创设新颖的情境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等”,“同学们,现在老师讲等”,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等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6.运用多种电教手段,从各种感官诱发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受师资、教具的影响,形成了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初中学校的地理教师上课仅凭“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照本宣科的教学局面.久而久之,当然是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更无味.这种恶性循环,正是学生不愿学的真正原因.

即使条件稍微好点的学校,地理教学过程也基本上是教师口头讲授,利用板图、地图、模型、仪器等直观教具进行形声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来感知知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师的讲述无论如何生动、形象,也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怎么办?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办法——利用现代化电化教学手段,从全方位、多感官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电化教学能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电影、电视、录像、录音、幻灯、投影等),能把大量的抽象教材转化为形声影像,呈现在学生视野中,把学生心理状态调整到“身临其境”的境界,更富有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