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知识同行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706 浏览:42933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90-01

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时每刻,所以,在课堂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首先应在课堂中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会取得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

课堂教学观,将直接影响到长远目标的实现.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只是教师教得有多么精彩、学到了多少知识.而要从多元化的角度,从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来评判.我们的教师应该认识到:一堂好课,除了知识的传授与被掌握的程度、多少外,还应包括师生在课中积极情绪体验的状况,包括由此获得的在生活中的启示以及进一步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包括在这堂课中心理健康发展的习惯培养与问题的纠正,以及其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参与意识、思想等各方面都有所体现.教师应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努力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溶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2在备课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点,备普通的环节,更要围绕多元化的课堂效果,不能只考虑教师应该怎样做,把学生看成配角.而要以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反应,需要什么为中心来设计,同时联系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挖掘出各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结合点、切入点.实现这一点,就等于为“心理健康在教学中的溶入”打下了坚实可行的基础.那么如何挖掘与心理健康的切入点呢心理健康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因此,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带着新的眼光和思路认真研读教材,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出现的心理问题,便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心理健康内容.如我们在工作总量、时间和效率的关系时,学习中出现的懒惰问题,可选用自己每天做作业的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实例,可加入对不同人一天工作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从而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改变做事拖拉的心理健康.在讲授元、角、分时,针对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可通过聚少成多的事例,进行节约意识的教学等.

3在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1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聋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氛围主要决定于人际关系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善于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有些教师善于进行之间的比较,并认为此举可以带来积极的竞争和压力,促进的进步.殊不知,这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竞争压力,学生被这种压力层层包围,压得喘不过气来,以致患上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甚至厌学、逃学.其次,同时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不只是指导者,应与学生平等相待,做学生的朋友,而不应该高高在上.此外,教师还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因为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紧张,将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同时也将影响到家长看待教师的眼光.


3.2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1、在课堂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适当增加提问和演板的次数.许多自卑、胆小、耐挫力差、害怕回答问题的,教师应让此类学生多回答问题,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同时,逐步训练他们的自信心、耐挫力,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2、多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小组讨论中,没有恐惧心理,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训练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克服了自我封闭的心理毛病.3、让学生自主充分地活动.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先让预习、提问.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作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不仅节约了讲授的时间,同时也充分训练了的思维能力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3.3针对聋生心理特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聋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结合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如有的基础差、自卑,教师应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步训练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兴趣.有的基础好,但存在自满、骄傲的情绪,教师则应适当增加他们所答问题的难度,使他们暂时受挫,认识到自己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从而使他们逐步纠正自满、骄傲的不良倾向,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3.4在课外辅导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外辅导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渗透到课外辅导中去.如有些成绩差的聋生,自信心不够,兴趣不强,出现厌学、逃学、焦虑、抑郁等心理行为问题.教师应通过课外辅导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纠正他们不良的心理倾向.又如有些自控能力差,不爱做课外作业,教师应采取教师监督和同学结对帮助相结合的方法,多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同时训练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3.5在评价方法上注重心理健康许多厌学、逃学的孩子,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了批评与指责,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