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任务的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213 浏览:99574

【Abstract】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平台.通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从事主要工作岗位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构建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Keywords】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改革ThevocationalMachineryManufacturingandAutomationCurriculumReformbasedonjobtask

ZHUHong-bo

(1.Karamay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DushanziXinjiang833600)

【Abstract】Thesystem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coursesisanimportantguaranteeforHigherVocationalTrainingGoal.Mechanicalmanufacturingandautomationgraduatesinjobsresearchandanalysis,andbinedwiththeMechanicalManufacturingandAutomationofKaramay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automatedprofessionalconstruction,buildingasystembasedonthecourseofthejobtasktostrengthentheabilityofstudents'vocationaltraining.

【Keywords】Curriculumsystem,MechanicalManufacturingandAutomation,Personneltraining,Jobtask,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39-02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适应生产、管理、经营、怎么写作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传统的高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严重阻碍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培养目标的实现[1].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机械制造产业的复苏,培养能够在制造企业生产一线解决关键性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改革的目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技术工人岗位需求的变化促使传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发展作相应的改革与调整[2].

1课程体系改革背景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现造技术,掌握机械制造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普通及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能在机械制造生产一线从事加工技术应用、工艺工装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必须满足企业需求,主动与企业生产接轨,培养职业类综合人才.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机械制造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传统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体系要么设置成中职课程体系的扩展版本,要么设置成普通本科课程的压缩版本,不能充分体现当前高职教育的特色,

其次,课程体系总体上仍然重知识,轻技能.绝大部分课程都是纯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操作环节,

再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脱节,不能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设置课程内容.

以上问题的存在会导致专业课程设置单一、知识面和专业面窄、课程难以形成完整体系、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不足之处.为进一步适应当今社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机械制造人才,调整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势在必行.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其改革目标必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岗位能力要求,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就定位在专门性与实用性上,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2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课程建设始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技能教学,既要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又要考虑到专业的针对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构建专业课程体系[3].

按照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工学交融、能力递增”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总结归纳知识能力,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基础上,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构建基于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实现模块化,以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减课程内容[4].

3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题组通过对克拉玛依机械制造总公司、新疆昆玉钢铁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中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机械厂、新疆天力机械厂、新疆天业集团、新疆天山铝业有限公司、新疆华易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查发现,新疆地区特别是北疆地区机械制造类高技能人才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以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岗位为主的设备操作岗位,与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工艺设计与现场生产工艺管理岗位,以机械设备的安装、维护、维修、管理等岗位为主的维修岗位,以保证产品质量与加工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等岗位.对各调研企业对毕业生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分析,总结归纳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表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任务

序号岗位主要工作任务1设备操作普通加工设备操作,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其他设备操作.2工艺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文件编制,工艺装备设计,现场工艺实施.3设备安装、修理设备安装、调试,设备维护,设备检修,设备管理.4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检测设备管理.5生产管理生产计划编制,生产工艺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结合企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岗位任职要求的分析以及专业建设实际,构建如图1所示的专业课程体系.本课程体系由职业文化素质模块、职业通用技术模块、职业专门技术模块和职业综合能力拓展模块四部分组成,其中各部分课程分别对应学生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四部分职业技能的培养.图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整合,形成了一些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工学结合课程.传统的课程大多为本科压缩型的课程,内容上强调知识的前后衔接,理论多于实践,验证多于训练,针对性不强.例如原有课程体系中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及相关能力要求,将《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三门课程整合为一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源于企业实际生产任务.新建专业课程内容来自岗位工作任务,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非常明确.课程内容结构彻底打破传统章节结构,形成与机械制造过程相对应的“项目→任务结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职业性.因此,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由一个教师将全部课程承担下来的教学形式难以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为此,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都组建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专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实现课程目标.

4结束语

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与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能力需求相适应,不仅要突出机械工程技术教育的特点,还要面向企业需求,力求培养出能够体现行业特色、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