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性学习”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274 浏览:55577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1)自主性.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和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全由学生自己做主,教师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给学生做指导,提看法,学生完全不受老师的兴趣、爱好、视野的限制.(2)过程性.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从过程中培养思维方法和提高思维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了具体指示和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3)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了解语文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发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开放性.学生应该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种开放性改变的还不仅仅是学习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二、如何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一)筛选问题,确立课题从课题本身的价值看,衡量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的主要依据是这一课题学生能不能占有详细的资料,切不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符不符合和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学生一般不宜选择一个规模大、涉及的因素多、周期性长的复杂课题,而适宜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二)研究文献,搜集整理资料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积累了大量的各类文献资料,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是以一定的文献为基础,以了解前人和同时代其他成果为起点,广泛的吸收和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获得进展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收集、整理、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文献,意在通过对文献的查阅鉴别、整理、分析,从而找出研究的课题,明确到底要研究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三)设计方案,分步实施课题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推进.一份好的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课题的提出.B、开展研究采用的方法;C、开展课题研究的活动安排,具体到每一节课具体做什么;D、研究成果的结题方式.设计方案重点要考虑的是选择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总是怎么写作于特定的研究目的的”,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学事实,且对象又是活动形态,就应该选择观察、调查、实验等类方法;如果研究对象是文献形态的,就应该选择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四)总结分析,形成小论文写小论文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训练,也是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所以指导学生写好小论文,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写论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懂得怎样入题,怎样展开,怎样阐述,怎样归纳.学生写好小论文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修改.写好小论文能巧妙的将“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激发广大学生的思维潜能,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的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三、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评价方式:(一)更重视过程评价学生研究成果的价值取向重点是学生参与研究过程,诸如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知识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二)更重视应用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把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去,关注诸如社会的文化问题、环保问题、科技发展问题、人文精神问题等等,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既促进学生对知识价值的反思,又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知识的结构和网络.(三)更重视体验学生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既发展了语言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又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因此它的评价十分强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体验,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精神内涵、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发展.(四)更具有灵活性评价要有弹性、是灵活的,是更多的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它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探索促进学习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