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与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029 浏览:32223

【摘 要】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最适时期.在这个时期,要想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出发,对初中数学进行正确的引导.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详尽的探讨.

【关 键 词】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多样性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是从初级数学到高级数学中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数学思维逻辑的必经阶段.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教,有定则;教,无定法”,教有定则是说:能让学生通过既定的规则去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教无定法则是在说教学的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初中数学就是这样一门具备多样性教学任务与性质的课程,而这种特点恰恰给初中数学知识的传授带来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指导方式.下面就对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进行具体的解析.

一、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来源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说:以学生为课堂知识学习的主体在与课本内容接触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创造性、自主积极性以及独立能动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由教师的被动灌输得来的,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以要学知识来做导向,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对新知识看法的基础上构造适合自己学习体系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只记住教师所讲就可以,还需要用新的思维观点去纠正之前的错误观点,让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相辅相成,达到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多样性的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

数学是一门考察学生逻辑思维的课程,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实践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只有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主动去思考才可能真正的学会数学、学好数学.所以,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每一位学生都当做学习的主体,并尊重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将教师讲解题目的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将教师攻克难点的过程变成由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当做演员真正的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来.

2.以学生的内心体验为依据,引导学生领悟数学

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制主要是以初中学生的思维逻辑走向、心理规律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初中数学的教材特点是过于形式化、整体内容较为抽象,这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作为教师来说,如果不能正确的处理学生的这种心态则会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造成对数学的厌倦.因此,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心体验,做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让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学习数学、思考数学、解析数学.

3.发现学生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去发掘学生中的闪光思维,并鼓励学生去大胆思考、大胆表达.比如,在大多数课堂上,如果某一同学对老师提出问题的答案有点出入,老师就会立即叫别的学生回答或者马上就将正确答案说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深入了解数学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还会打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我们现在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方式大庭相径.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亮点思维的培养,并进行相应的鼓励,让学生在成就感十足的状态下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二、教学方式应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依据

初中数学的教学意义就是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要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基础来进行.下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1.数学内容的设置要由容易向高难度上升.

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会产生不同教学成果.运用不同的内容情境设置,也会体现出不同思维逻辑.因此,数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由易到难,一层一层的剥开数学问题的谜底,让学生的逻辑思维一步一步的培养起来.

2.提问问题是数学课堂的精髓之处.

只有进行适度的提问,学生才能真正的做到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可以有选择的去提问,比如:教师可以先选择较大的问题去提问学生,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交流互动,将大问题化成小问题,再将小问题一一去解决;再如:教师可以先对问题提出错误的解法,让学生去寻找其中的差错,首先要提问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如果出现思维偏差,教师就要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引导,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错在哪里,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水平才会真正提高.

3.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在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保证他们数学思维的活跃性.当学生的思维火花燃起时,我们要积极的去鼓励他们:当学生的思维逻辑不畅通时,我们要慢慢的去启发他们重新建立思维机制:而当学生思维逻辑偏离正确轨道时,我们要积极的去引导: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太过活跃时,我们要适度的去疏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教学方式应以培养学生创造潜力为依据

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历程上的过渡性阶段,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要依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依据.

1.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养成

数学知识的传授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机会,对学生进行探索精神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去参与活动,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抽象成数学问题,再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这种培养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意志得到积极的锻炼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索精神的养成.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位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学习指导.以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为原则,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他们原有基础上取得最大的进步,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创造更高的条件.其中尤其是对较差学生的鼓励,有些教师对差学生歧视,在课堂上只对优秀的学生提问而忽略差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使差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反感还激化了学生对教师的厌恶.


综上所述,数学教育提倡的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下,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事半功倍,真正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