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52 浏览:7202

教育关系到人的培养,因此教育始终是人的教育.其中,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以下简称为“幼小教育”)是开端和基础,是启蒙教育.启蒙就是开启蒙蔽.用光明照亮黑暗.启蒙是否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这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必须思考:用什么去启蒙?如何去启蒙?

现在的中国教育全民关注.幼小教育也不例外.人们批评现行幼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试图寻找新的教育模式,借鉴西方的或者是复制古人的,但这也往往招致了人们新的批评.目前的幼小教育包括了语言、知识、技能和品德等方面,我们在此不对一般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而是对近年来人们大力推广的国学教育和公民教育进行探讨.应该说,无论何种形式与内容的教育,都应当适应当前时怎么发表展潮流,培养现代公民.

国学目前是一个时尚的语词,像雪花一样漫天飞.到处可以看到国学的标签,如国学班、国学大师、国学学员等.但其实很少有人对于国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如果我们主张国学教育的时候,对于国学自身的意义还不明了的话,那么就逃脱不了误入歧途的厄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国学的语义进行简单的分析.

国学一词,简而言之就是国家之学.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如日本有日本学,美国有美国学,欧洲各国也有各国的国学.我们中国人讲国学,不言而喻是指中国学.如果这里的国学就是指中国的学问的话,那么这其中所包括的范围就非常广大了.可以说与中国相关的学问都是国学.不过,人们一般认为,国学主要是关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和文化.在这样的意义上,国学可称为中国的古典学.但一般的中国古典学的界限也是模糊的.事实上,中国的古典学就是经史子集.这大致相当于中国古典的哲学、历史和文学等.由于经是儒家的经典,因此中国古典学的核心也就是儒学.

其实,中国人一直在学习和研究国学.但人们并没有如同现在这般给自己所研习的学问贴上国学的标签.国学这一语词被广泛运用是在现怎么发表生的事情.现代以来,人们大力引入西学,主要指西方近代和现代的思想,如与科学、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与西学的兴起相对的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和文化的衰败.于是,一些人提出了建立国学的口号,希望通过国学的研习,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思想.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的国学带有浓厚的与西学对立的色彩.因此,它自身就打上了传统和保守的烙印.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就是西学和国学的争论了.但是长久以来,国学并没有取得主导的地位.这是由于现代的国学继承有余,创新不足,它的基本精神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

国学重建的呼声是近年来的事情.对于国学,政府在推广,学校在呼应,媒体在宣传,民间也在欢呼.国学的研习一下子变成了热潮.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的信心大增.这导致人们从过去的文化的自卑转向文化的自傲.人们认为,虽然近代百年以来中国不如西方,但现在中国强大了.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重新学习和估价自己的固有文化.其二,改革开放虽然带来了经济奇迹,但没有带来文化奇迹;带来了物质的富有,但没有带来道德的富有.于是人们考虑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推动文化建设,通过传统道德的学习推动道德建设.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对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继承和发扬国学的使命是当然的,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但是.对于国学的热情不能替代对于国学的冷静思考.我们必须弄清楚:国学包括了哪些方面?作为中国的古典学,国学不能包罗万象,否则就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一般而言,国学主要包括了两个层面.第一,道的层面.它是中国独特的智慧.这就是儒、道、禅所说的真理.儒家是关于社会的智慧,道家是关于自然的智慧,禅宗是关于心灵的智慧.这三者正好构成了生活世界的整体.儒家的经典文本是“四书五经”,道家的经典文本是《老子》、《庄子》,禅宗的经典文本是《坛经》等.第二,术的层面.它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和技术.如琴棋书画、工艺、武术、中医,等等.真正说来,国学作为中国的古典学应该是关于儒、道、禅的智慧的知识学.


当然,对于国学只是划定它的边界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批判和分辨的能力.把国学看成绝对的糟粕或者是绝对的精华都是一种偏激的表现.我们要区分其精华和糟粕,并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对于国学继承和发扬,并有所创新.

如果说国学有道有术,其根本是中国的智慧之学的话,那么我们看看现在的幼小国学教育是否是真正的国学教育?

目前的幼小国学教育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其他一些传统社会的蒙学读物.这也就是说,人们是在用旧时代的教材教育新时代的儿童.这是否不合时宜,我们姑且不讨论.我们首先检查一下这两部所谓的儿童经文的内容,看它们是否有益于当代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先看《三字经》.其内容虽然涵盖广泛,但大致可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强调教育的关键性;第二部分说明孝悌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介绍日常生活和世界的基本常识;第四部分列举了儒家的基本经典和先秦诸子的著作;第五部分讲述了中国朝代变迁的历史;第六部分凸显学习和实践的意义.《三字经》主要是关于儒家道德和文史知识的说明.

再看《弟子规》.其内容主要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该条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此基础上,《弟子规》分别言述了孝悌、行谨、言信、爱人和学文等.不同于《三字经》,《弟子规》主要给出了一个人作为弟子在家族社会的行为规范.

这两种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否可以代表国学?或者是否可以作为国学的入门的向导?这是大可怀疑的.

第一,国学作为中国的古典学包括了儒家、道家和禅宗三家.但这些蒙学读物基本上只是凸显了儒家,独尊了儒学.这不利于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古典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儒道禅共同形成了人们的精神支柱;在当今世界上,道家和禅宗思想在西方的影响远远超过儒家的思想.

第二,儒学的主要思想是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它们的思想博大和深厚.这些蒙学读物虽然以儒学思想为指导,但却是儒学思想的通俗化,也是儒学思想的变形和扭曲.如孔孟虽然推崇孝悌思想,但并没有如同这些蒙学读物一样将孝悌的行为极端地夸张.第三,这些蒙学读物的有些知识是陈旧的.由于时代原因,古人对于自然、社会和精神的认识有其限度,与现代知识相比已有较大的距离.如就自然而言,现代的天文、地理已改变了我们对于宇宙和地球的看法;就社会而言,国家已不是君臣社会,而是社会;就精神而言,世界文学的童话比起传统的文史知识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

第四,这些蒙学读物所倡导的有些道德是奴性的.由于受儒学的影响,蒙学读物主要是宣传道德,从事教化,其主导观念是忠孝.这就是说,在国家,人作为一个臣民要忠实于君主;在家族,人作为一个弟子要孝悌于父兄.在这种关系中,人始终是被动的,也就是被规定的、被控制的.

根据上述简单分析,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幼小国学教育并非真正的国学教育.它所讲的国学不是真国学,而是伪国学.它不是弘扬国学,而是亵渎国学.因此,幼小国学教育必须改变方向.它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它必须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需要.

那么,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幼小教育?其一,与其所处的时怎么发表展的步骤相适应.中国现在的儿童不再生活在古代,而是生活在现代;不再生活在宋明的中华帝国内,而是生活在全球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中国社会从一个传统的家族社会正转型为一个现代的公民社会.因此,中国的儿童不再只是一个家族社会的弟子.而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公民.在这样的意义上.儿童首先要学习的不是弟子规.而是“公民规”.现在的幼小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公民教育.其二,与其身心发育的阶段相适应.儿童作为人生开端的时期是天真的、游戏的和想象的时期.人们不要给他们灌输过多的文史知识,也不要让他们接受更多的道德教化.人们要让儿童的身心保持天真、游戏和想象的天性.

什么是公民教育?它是使人成为公民的教育.公民是一个人,但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不是过去所说的臣民,而是自由人.自由人并非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人或者是一个主张自由主义的人,而是一个能自己规定自己的人.公民的自由表现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权利是人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够做什么;义务是人必须做什么和不必须做什么.这实际上就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游戏规则.因此,公民教育就是关于现代社会的游戏规则的教育,关于人知道、遵守这个游戏规则去生存的教育.通过公民教育,人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

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法律、道德、信仰和文化等.但公民教育的核心始终围绕关于人的教化.这就是说,一切公民教育的知识都是关于人的知识.这些知识要么是关于人本身.要么是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根据这点,公民教育的知识就不同于一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

公民教育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面:

第一,个人.公民教育首先要传授关于个人的知识.这包括了个人的身体和心灵的结构和功能,个人生活的基本要素等.在个人的教育中,特别要强调生命教育.这也就是要求人们学习关爱生命,重视死亡.

第二,社会.人不是一个人孤立生活的,而是与他人一起生活的.这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首先生活在家庭,然后进入学校,最后参与工作,并和不同的社会组织打交道.个人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关键是遵守游戏规则.各种不同的法律、法规、契约和制度等就是各种不同的社会游戏规则.

第三.国家.公民和国家之间构成了政治关系.在此,公民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如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等.此外,公民还有其他权利.但公民权利必须建基于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没有歧视的情况下受到法律保障”是一大主要原则.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还必须承担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宪法义务,基本义务的核心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四,世界.现代公民不仅生活在民族国家内,也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因此,人也是一个世界公民.于是,公民教育还要包括世界地理、历史、文化、政治、法律、宗教等.

上述四个方面可以构成现代公民教育系统的主干.在目前的语言、知识、技能、道德教育的同时,应强化公民教育.在学校的所有教育中.公民教育应成为最根本的教育.

当然,幼小公民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特点.在内容上,要简单明了,切忌复杂晦涩;在形式上,要生动活泼,切忌死记硬背.学校可以采用故事、图像、动漫、游戏、讨论等多种手段教育儿童一些公民的道理,让他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就开始明白一些简单的现代社会的游戏规则.

(责任编辑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