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重视惩罚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061 浏览:153002

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固然应该多表扬,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但是惩罚与批评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学生犯了错,固然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有时惩罚也是一种有效手段,所以还应加上惩之以度.我们在许多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杜威、魏书生等)的论述中,都会发现有关惩罚与批评的内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是培育人的,如果不分是非地肯定与表扬,学生都失去了是与非,还谈何培养?当然,惩罚绝不是打骂学生,而是以合适有度的惩戒手段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改正.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惩罚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惩罚学生千万不能受个人情绪影响或被个人好恶左右.而是应该有着明确的纠正目的性.我最近接手了一个班级,第一天上课发现班内的不少学生缺少倾听意识.同学发言,其他人总是有窃窃私语的现象.教师讲话,不少人心不在焉.所以,我从抓学生的倾听意识着手.首先,我让班委做了一个标语贴在教师的前墙上,只有两个字:倾听.让学生每天都有意无意地看到这两个字,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其次,进行有意识地倾听练习.教师布置一项任务,然后让学生完成.这样的练习得以持久,便会有明显的效果.只有具备明确目的的惩戒才可能真正成为教育的手段.

二、要消除学生的对立

一名学生被惩罚总不会是件高兴的事,还有可能和教师闹情绪、搞对立,甚至出现冲突.因此,惩罚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首先,教师要有耐心,讲明学生行为的性质以及所依相关的规定、制度.其次,应就事论事,不能因为一件事就否定一个人,或者就一件事进行联想来对学生“新旧账一起算”.还有,给学生讲清惩罚的必要性.一是对其个人,为了个人改正和完善;二是对集体,给其他学生带来启示;三是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另外,还可以由教师陪同.总之,惩戒背后应该让学生看到的是一颗爱护之心、培育之心.这样,学生自会减少或消除对立情绪,也有助于“惩戒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有些时候,学生并不是对自己受惩罚有意见,是对教师的不公正有意见.所以,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切记“一碗水端平”,不能拿有色眼光看人.比如有些教师总是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他们出现的问题总是视而不见或者处理得轻描淡写.而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总是充满质疑,缺少信任.一旦他们犯了错,总是处理得“煞有介事”,甚至有时候“小事化大”.教师应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的天性不同,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学习的成绩不同,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绝不能成为教师惩罚时不同对待的理由.

四、要注意跟踪的效果

有时,学生对惩罚的认识是带有一定滞后性的.所以,教师不能对学生惩罚之后就万事大吉.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并及时疏导和校正.如有学生想不通,教师就要主动与其交流.有的学生暂时不理解,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要耐心下来,慢慢处理.总之,惩罚是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目的.教师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关系,不能因小失大.尤其对经常犯错的学生,更应进行跟踪教育,最好建立教育档案,不断促进他们提高自我.

五、要敢于承认错误

教师要弄清事实真相,慎重惩罚学生.如果处理不当,一定要及时弥补,并向学生真诚地道歉.一般通过很好的沟通,学生是能谅解教师的.比如有一次上早读,一位学生迟到了,而恰好是昨天迟到的那位学生.当时,我严肃地批评了他.课下,我发现这位学生眼圈红红的,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我耐心地问明真实情况后,原来今天真的是他的自行车在半路坏了,我向他道了歉.教师不是圣贤,总有犯错的时候.尤其遇到学生做法不当或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有时情绪容易激动,容易想当然,这就害了学生.因此,教师一是要注意惩罚的谨慎性,二是要多与学生沟通,如自身有误,应主动承认错误.教师要放下所谓的“教师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敢于指出,自身的错误也要勇于承认,尽力改正.这本身也是教师对自己的“惩戒”,也是“惩戒教育”的示范及延伸.


总之,惩罚教育可增强青少年的组织纪律,从而使他们增强责任心,学会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教师既不能滥罚,也不能不罚,应把好度、依好规,客观公正,灵活应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