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689 浏览:107900

摘 要: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一直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这一话题,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人为本,营造氛围;以文为本,突出诵读感悟;巧设问题,培养灵活思维;随文动笔,提升阅读能力.

关 键 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以人为本,营造氛围

翻阅《语文新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其在“前言”和“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以人为本”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着重关注学生的发展.对于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来说,要想让学生能以一种主动的、生动活泼的状态开展阅读学习,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者的首要前提是以人为本,营造的阅读课堂氛围.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课堂教学中,作为教者应充分扮演好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外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在阅读课堂中表现出的学习热情,教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与保护,促其热情更加高涨,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

二、以文为本,突出诵读感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然而,在当前个别语文教师的阅读课堂上,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二是自主发现少,“牵”“引”求同多;三是阅读训练不完整.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教者应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紧扣教材文本,把朗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积极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具体可采用的朗读形式有:范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小组读、自由读、开火车读等.具体可采用的朗读方法有:速读、跳读、精读、略读、赏读等.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生诵读的教者应重视两点.(1)领读与范读.在阅读课堂中,领读与范读的运用更为适合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因为在低年级的文本中生字较多,孩子读书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加强领读与范读显得尤为必要.在中高年级的课文中,对于一些句式较长,学生难以把握其逻辑停顿、难以表达情感的句子,仍需要教者的指导.(2)自由朗读.在阅读的课堂中,教者还应为学生留设自由朗读的时间,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以读促情,在读中感悟.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要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感受对和平的向往;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描写阮恒献血时细节的语句”,从而体会阮恒的内心世界.

三、巧设问题,培养灵活思维

实践表明,通过创设有效问题,引发学生阅读思维与兴趣,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发散思维是一种开阔思路,可以克服思维的单一指向性,让学生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新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寻求多种答案.例,教学《骑牛比赛》一文时,教者主要设计了三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读了有关“写那位技艺高超的骑手的句子”,你有什么想法?(2)听了那位骑手的话,你想对他说什么?(3)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向骑手学习些什么?你准备怎么做?再如,教学《狐检测虎威》一文时,教者设计了一个富有启发性、争辩性的问题,在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各抒己见,充分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且看具体过程.

问题: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往森林深处走去,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吗?为什么呢?

生1:狐狸在前,老虎在后.我是从课文中的插图上看出来的.

生2:课文中不是写道“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等”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生3:我也是从课文的句子中看出来的.课文里有这样的句子: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着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从狐狸说“带着”老虎,可以看出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生4:我是从许多动物的眼神中看出“狐狸在前,老虎在后”的.大家是先看到狐狸时并没有害怕,但看到身后的老虎时害怕了.

四、随文动笔,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中的“写”不同于作文教学中的“写”,它是一个宽泛的定义,不仅包括随文练笔,还包括“学会批注”等阅读习惯的培养.(1)学会批注.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者还要适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随时圈、点、画、批,标出文章中的重难点和不理解的地方;对相关语句的理解和感悟,可在其旁边写下来.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写批注要给其充分的阅读自主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批注就怎么批,不必强求统一.(2)随文练笔.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等”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一些文质兼美、选材精当、构思奇特、立意深刻、流光溢彩的典范之作.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者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穿插一些随文练笔.例,一位老师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抓住“水等,它好像等”的句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续写“水还有哪些特点”.如此练笔,深化了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同时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阅读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