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信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

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37 浏览:16334

摘 要:通信技术专业是我院的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本文在明确专业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现状的分析,明确我院对通信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内容,力求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关 键 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通信技术专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我院高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切实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专业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脱离社会的需求,甚至严重滞后,出现了失业与空缺并存的状态,这凸显了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紧迫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1)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从目前所谓的失业与空缺并存的状态来看,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而质量工程的最终价值追求则是高等教育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实施特色专业建设意义深远,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2)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

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诸多影响因素中,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特色专业建设的双重目标:一是优化结构与布局;二是示范和带动专业建设.可见,特色专业的专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从这个层面来看,特色专业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尤其是作为基层的各个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上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


(3)特色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模糊化.

“特色专业建设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是一个急需解答的问题.要回答此问题,就要弄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区别.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构成要素不同,最终结果不同.从构成要素看,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研课题、研究仪器设备、学科建设管理人员等;而专业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师、课程、教材、实验与教学管理人员等.从最终结果看,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学术性的行为;而专业建设主要是围绕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内容来展开,最终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更多的具有市场性特征.

2.课程建设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案例.

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课程方案,原意是针对职业岗位规范进行就业技能培训的模块课程组合方案,其着眼点是通过一个模块单元的学习,使受训者获得社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一种实际技能,每个模块都是可以灵活组合的、技能及其所需知识相统一的教学单元.虽然模块式课程开发具有易于组合、直观实用且培训时间灵活的特点.但是,其出发点和培训目标是单纯的技能培训,如操作技能的培养,模块组合的任意性过大,学生很难接受到系统、完整的职业教育,严格来说,还没有达到综合从业能力培养的层次.

CBE(CompemnceBasedEducatlon)是起源于美国、后在北美和澳洲等地得以推广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模式.CBE的专业课程开发是一个完全基于能力要求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CBE课程开发以职业分析为起点,并把职业能力看做职业教育的基础,相对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开发来讲,已经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与MES模式相比,CBE不仅仅强调单纯的操作技能及专业技能培训,其从业能力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包括知识、工作态度、职业实践经验和信息反馈等四个方面,属于综合从业能力培养层次.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课程模式经历了三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改革和创新.第一次改革,主要是我国学者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和高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如“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第二次改革,是在教育部和劳动部的指导下,引进了世界劳工组织的MES模式、北美的CBE课程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进行了本土化的课程模式研究,如多元整合课程、VOCSCUM2004等,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得到推广,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次改革是从2004年开始,我国积极地学习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关于特色专业一体化课程的研究目前都在探索阶段.

3.我院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

(1)开展理论研究.

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商用网络的项目教学法.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逐渐形成了与行业相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体系.经过与企业专家讨论决定,以学校现有条件为基础,以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了互通和上网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以建设3G网络系统为平台的岗位综合能力培养的先进的课程体系.

(2)改革教学实践.

依靠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发展资金项目完善3G网络实验室,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岗位能力出发,依靠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发展资金对现有实验室优化整合、扩建完善,新建急缺实验室,建立以实践课程建设为中心,开发建立完善的专业综合+多岗位能力课程模块的教学实践体系平台.实验室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以行业和企业为主导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和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上岗前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完成学生向员工的实际角色转换,在数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方面满足社会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3)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评价体系.

全面客观的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及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既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又是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健全全面客观的评价机制,就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

(4)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课程一体化教学必须具有一支素质精良、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最好的办法是要求教师达到“双师”型,即理论知识方面达到讲师水平,实习操作达到中、高级水平,迫使教师不断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己专业水平.

4.结语

我院通信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在稳步的进行和完善中,重点是把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师资队伍、教学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特色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目前学生的就业率有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等方面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