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毕业文指导略

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689 浏览:67594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所以,指导研究生写好毕业论文是导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

选题应注意这么几个问题:(1)题目从哪里来?(2)什么样的题目有价值?(3)能不能完成?

有些导师将自己课题的子课题交给学生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学生带进了学术的前沿,毕业后成果容易发表,容易被学界承认.由于论文题目本来就是导师课题的一部分,导师指导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更加到位.缺点是,由于课题不是研究生自己所选,不是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从而研究生选题能力得不到培养.是先有课题,再根据课题的需要去读书,去搜寻资料,去思考,还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才提出选题,然后再根据题目的需要去扩大阅读面,去搜寻资料,去深度思考,这两种方法对研究生培养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前一种方法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面,学生的选题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同时,导师的课题未必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研究方向与兴趣不一致,是人生的一大憾事,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工作和研究中得不到快乐,就难以达到较高的境界,也就难以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后一种方法,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选题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对象,所选题目与学生的兴趣结合得较紧,从而避免了研究方向与兴趣不一致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主张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选题.

由学生自己选题,并不是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导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把关.(1)是否进入了学术前沿?(2)值不值得做?(3)能做多久?

导师的重要责任就是将学生带进学术前沿,在顶峰论道,去华山论剑.所谓前沿,就是学界关注的大问题、新问题.现在强调课题设计要是“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讲“世界一流”,没有问题,“世界一流”,当然是学术前沿,然而将“国家急需”作为选题标准,则未必恰当.作为科研工作者,去解决国家急需的问题,当然责无旁贷,但国家急需未必都是学术前沿,在本国是前沿,在世界未必就是前沿.目前国家不急需,未来国家未必不需要.学术自有学术的逻辑,自有学术发展的规律,一切以“急需”为衡量标准,太实用,太短平快,不是长远之计.如果是应用研究,没有问题,如果是基础研究,则以为不可.微积分的创立,未必就是英国(牛顿)、德国(莱布尼茨)的急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产生,也不是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海森堡等科学家所在国家的急需,所以“国家急需”的选题标准是有条件的.

值不值得做,解决价值问题.科学研究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上.能否推动科学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推进科学的发展?一篇博士论文如果在这方面起不到任何作用,则选题是失败的.一个对科学发展起不到推动作用的选题,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这要求导师必须站在学术前沿,具有学术眼光.学生的选题折射了导师的学术水平,反映了导师的思想高度和对学术动态的把握程度.有价值的、处于学术前沿的选题的完成,将在一定程度上奠定学生在学界的基础地位,也决定学生以后的研究方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一生的学术成就.作为导师,可不慎乎?

能做多久,决定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如果一个课题能做上十年八年,那么这个学生就有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那么这个学科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形成自己的学派.中国的人文科学研究之所以没有学派,是因为中国的学科没有特色,没有实力.方向散、方法陈旧、成果平庸、没有创见,是中国人文学界的普遍现象.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还不在选题,而在于学者哲学思想的贫乏、理论水平的低下.这就非论文选题这个问题所能解决的了.

能否完成实际上是对选题难度和学生研究能力的评估,即课题难度和研究能力是否匹配.难度太大,学生无法完成,或完成得不好,等于浪费了一个好选题;学生研究能力强,题目难度太小,(下转封三)

则学生的能力受到限制,难以尽情发挥,白白浪费了潜在的研究力.所以,这就要求导师既要评估课题,又要评估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二、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

写作过程的指导首先是查新,查新解决国内外研究状况问题.是否有人做过?做到什么程度?可不可以再做?这是导师必须问学生的问题.如果没人做过,得问为什么没人做,是不值得做,还是人们没有发现它的价值,抑或是出现了新材料、有了新方法而产生了新的情况?如果有人做过,得问做得怎么样,可否改进?改进后会达到什么效果?是修正前人的研究还是颠覆前人的成果,所谓“创造性破坏”?如果是前者,只能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如果是后者,则可以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其次是收集资料和数据.查新的过程本身也是收集资料的过程,但仅有查新是不够的,还得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范围进行广泛、细致的资料收集,既要收集有利面的资料,也要收集不利面的资料.同是资料,还可分为典型资料和非典型资料.典型资料指能充分说明问题的资料,这类资料一字千金,要全面收集,不能有丝毫遗漏;非典型资料指同类资料很多,虽然能说明问题,但随手都可拈来,不需费力搜寻的资料.如《朱子语类》的语气词“也”,成千上万个,都例举出来,举不胜举,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所以得根据“也”字的句能,分类收集一定数量即可.

再次是研究资料、提炼观点.观点来自对资料的研究而不是相反.有些人在未充分掌握资料的情况下,借助于学界的某一理论,用一二条可以证明理论的例证,进行演绎,进行生发,敷写出逻辑性似乎很强的论文,由于基础不牢,在大量资料面前,显得苍白,如果出现大量反证,就会大厦倾覆.所以研究资料,既要研究有利面的资料,并从中得出自己的观点,也要研究不利面的资料,并加以合理的解释.用不利面的资料来挑战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善,犹如一位严师在督查自己,何乐而不为?为什么不利用不利面的材料来完善自己呢?当然,也可以在理论观点的指引下来收集资料,一概反对“论在史先”,也未必完全正确.用事实来印证理论,是论文写作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既然是要印证理论,这种理论是早已存在了,从创新角度来说,已落入“第二义”了.我们的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不应只是论证别人的理论,而应是创新理论,至少是能用别人的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创新理论就必须“论从史出”,真正做到新材料出新观点,但新材料有限,因而要学会旧材料也能出新观点.要做到旧材料也能出新观点,就必须具有不同于前人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学生能从正反侧诸方面思考问题,学会立体思考,重新审视现有观点.不为前人所囿,不为前辈大家所囿,敢于怀疑前辈,敢于突破前辈.学术是思想的绞杀场,当仁不让于师,学术上无须谦虚.

研究资料以后还有一个使用资料的问题.使用资料时应注意:(1)切忌将同一资料反复使用,反复使用同一资料,表明作者所掌握的典型材料有限,能够支持作者观点的事实不够,从一个方面说明作者所持观点的底气不足.(2)例不十,法不立.中国的学术研究历来讲究“例不十,法不立”,这是长期使用归纳法的必然结果.归纳法是一种最能产生新观点、新思想的方法,是最具创新性的方法,但也是很危险的方法.说它危险,是因为事实无法穷尽,只要有一事实与你归纳出来的结论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释,你的观点就无法立足.此外,归纳法只能锻炼人们寻找相同、相似点的能力,而对人们演绎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只有“例不十,法不立”是不够的.

又次是论文的写作.论文写作的指导,要注意:(1)结构是否合理,比例是否恰当,不能头重脚轻,也不能腹大腿小;(2)逻辑是否严密.章节之间的逻辑,段落之间的逻辑,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论述的逻辑,要丝丝入扣,无懈可击;(3)语言是否精练,行文是否规范,引用和借鉴的地方是否作了说明.

最后是论文的修改.导师必须花20~30天的时间审读博士生的论文,一是对学生负责,二是审读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生花2年时间对一专题进行研究,论文的观点,论文所涉及的知识点,并非导师所具知,通过审读论文,导师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知识结构也会得到一定的优化,为什么不仔细研读学生的论文呢?在审读过程中,应注意:(1)提出的观点有无创新?如果有创新,对不对?能否站得住脚?如果没有创新,怎样才能使他有所创新?没有创新的论文不能通过.(2)提出的观点好不好?可不可以再改善,再提高?(3)逻辑上有无问题.(4)语言是否精练,真正做到“惟陈言之务去”.要敢于删,舍得删,可说可不说的不说,留下必需的,留下最精彩的.(5)语言是否通顺?错别字、标点、脚注、参考文献,这些细节均要把关.(6)最后交学生修改.修改后要检查:提出的意见是否采纳了,如果没有采纳,为什么不采纳?是学生的对还是老师的对.如果是学生的对,就同意、支持学生的坚持.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可贵的学术品质,切莫因为师道尊严而打杀了.师道的尊严在于对真理的服从和追求,离开真理谈师道尊严,没有意义,而且适得其反.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论文范文